肝胆病证护理-黄疸
黄疸表现为眼黄、身黄、尿黄,其中眼黄是本病的特征。西医根据黄疸的发生机制,将黄疸分为溶血性黄疸、梗阻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三类,常见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胆结石、胆囊炎、消化系统肿瘤。来源:考试大学
病机黄疸的病理因素主要是湿。《金匮要略》记载:“黄家所得,是从湿中得。”因为湿阻中焦,脾胃功能异常,影响肝胆的排泄,使胆汁不循常道溢出皮肤,产生黄疸。来源:
(1)外感湿热疫毒:夏秋季节,湿气当令,或湿热邪盛时,由表入里,含中焦。湿邪是滞蒸的,所以逃不掉。或因湿热挟邪、疫毒,具有感染的特点,表现为热毒过盛的严重现象,预后较差,又称急性黄。
(2)饮食不当伤脾胃:暴饮暴食,肥腻,寒凉,或饥饱,饮酒过度,劳累过度,均可伤脾胃,使脾失健运,湿浊内生,郁热,熏蒸于肝胆,胆汁不循正常之道,溢于皮肤,灌入膀胱,从而出现目黄皮肤。由于致病因素和个体素质不同,表现为湿热和寒湿两个方面。若为湿热所伤,或体胃热盛,湿由热转热,湿热相交,脾胃熏蒸肝胆,胆热津液排出,呈阳黄之证。人若受寒湿之伤,或脾胃虚寒,则湿邪由寒变,寒湿郁结于中焦,导致中阳虚弱,脾气郁滞,利胆为湿,表现为阴黄证。
(3)日积月累:胆汁溢出时出现黄疸,是因为血瘀堵塞了胆道。
(4)内伤不足,脾虚气虚,血虚,均可出现黄疸。来源:考试大学
健康指导来源:大考
(1)如果黄疸是传染病引起的,在完全治愈之前,还是要和家人隔离,避免传染他人。
(2)如果黄疸是由慢性病引起的,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3)注意生活规律,饮食卫生,饮食调理,不要过度劳累,仍需保证休息。
(4)保持好心情,不要生气,不要担心。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