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病人的观察与心理护理
近年来,脑血栓形成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发病急,死亡率高,后遗症多。患者往往会有恐惧和自怜。在这种病态的心理刺激下,病情可轻可重,甚至脑出血死亡。因此,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和心理变化,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是防止患者病情恶化,争取早日康复的手段之一。
1.临床资料
自2000年至2002年,共治疗脑血栓患者37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4例,年龄76岁,最小46岁,平均年龄64岁。
2.临床和心理表现
1病变和病态心理脑血栓是指脑动脉内膜病变,特别是高血压和动脉硬化。脑动脉内膜病变引起的狭窄或闭塞,导致血流缓慢,血液粘度增加,血流可见成分凝固异常增加,导致血栓形成。并引起脑组织的一系列病理改变或功能丧失。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肢体偏瘫、嘶叫、吞咽困难、感觉障碍和共济失调。意识清醒的患者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心理负担加重,表现为恐惧和自我悲伤。
2.害怕脑血栓的患者从自由活动、语言流畅的状态突然发病,导致瘫痪、失语,治疗过程中肢体功能恢复缓慢。患者求医心切,非常紧张,焦虑痛苦,精神压力过大,可导致血压急剧升高,引起出血、昏迷甚至死亡。
自悲精神脑血栓患者由于肢体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出现口角、进食困难等诸多不便。同时,他们认为自己可能再也无法站起来,像以前一样生活。强烈的反差感使患者更加痛苦,悲观失望,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绝望。
3.心理护理措施
1 .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在护理过程中,要充满爱心,关心,爱护,理解,取得患者的信任。达到心理沟通,古人说:一句好话暖三冬,一句坏话伤人寒六月。一句亲切的话可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一句冷冰冰的话会让患者失去信心,甚至病情加重。护士的语言、态度、行为、外表都影响着病人的情绪。比如大小便失禁患者,不仅要关心,还要不怕脏不怕累,及时换药擦洗,防止褥疮,语言要更亲切。
老年人的心理变化及护理细心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病理变化,及时提供心理护理。例如,患者是一名67岁的男性,因高血压入院。早上突然出现头晕,语言不畅,左肢麻木,肌力下降,患者非常害怕。我们及时发现患者没有经济来源。如果生活不能自理,怕给家人带来麻烦,所以整天郁郁寡欢,拒绝进食,放弃治疗,要求出院。经过耐心的解释和安慰,得到家属的配合,解决患者的后顾之忧,告诉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积极配合治疗,是非常有希望的。心态不好,情绪低落,身体抵抗力下降,对疾病不利。使患者得到心理安慰,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和药物治疗,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减轻。同时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经验
通过对37例脑血栓患者的心理护理,未出现因情绪波动或血压急剧升高而导致脑出血等严重后果。与以往其他脑血栓患者相比,患者情绪稳定,乐观面对疾病,使我们认识到,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更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去理解、关心、激励、诱导患者,灵活运用心理学和护理知识,鼓励和调动患者的内在潜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位律师回复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