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全草类中药——广藿香的鉴别
[字符识别]
①全长约30cm~60cm,分支较多。
②幼茎略呈方圆柱形,分枝略曲折,直径0.2cm~0.7cm,表面具柔毛,质脆易断,切面有髓,老茎近圆柱形,直径1cm~1.3cm,上覆灰褐色栓子,质地坚实,不易折断。
③叶片对生,下部常脱落,叶片缩成一团。展平后呈卵圆形或椭圆形,长4cm~9cm,宽3cm~7cm。顶端短或钝,基部楔形或近心形,边缘不规则呈钝锯齿状,两侧模糊。
④特殊香气,味微苦。
广藿香枝条较细,表面皱缩,灰黄色或灰褐色,节间长3cm~7cm,叶痕大而突出,中部布满栓子,纵向皱纹深,横切面渐圆,叶小而厚,暗绿褐色或灰褐色。
海南广藿香枝粗,表面扁平,灰褐色至浅紫褐色,节间长5厘米至13厘米,叶痕小,无明显隆起,枝下部有栓子,皱缩浅,横断面钝方形。叶子大而薄,浅褐色或浅黄褐色。茎叶粗壮,无须根,香气浓郁为佳。
[显微鉴定]
阀杆的纵向截面:
①表皮是一排排列不规则、无腺毛的细胞,由1 ~ 5个细胞组成。下表皮由3 ~ 5排木栓细胞组成。
②皮质外层有4 ~ 10排厚角朊细胞,内层为薄壁细胞,具有较大的检查。大网站收集带有间质腺毛的细胞间隙。腺毛常纵向排列,腺头单细胞,长圆形或类圆形,长25μ m ~ 195μ m,含黄色至黄绿色挥发油,薄壁细胞含草酸钙针状结晶,长约15μm .
(3)纤维聚束,断续成环。
④韧皮部狭窄。
⑤木质部四角发达。木头。
⑥髓细胞、针状晶束和含有草酸钙、稀有淀粉粒的片状晶体的微木质素化。
叶粉:
①叶表皮细胞不规则,薄而弯曲,轮廓常模糊,毛口蘑基部表皮细胞清晰;直轴气孔。
②非腺毛的1 ~ 6细胞组成。或直而弯,长90μ m ~ 590μ m,壁上有疣状突起,部分细胞含棕黄色物质。
③腺鳞头部扁圆形,由8个细胞组成,直径37微米~ 70微米,单柄,极短。
④间隙中的腺毛为不规则囊状,存在于栅栏组织或薄壁组织间隙中。头部单细胞直径13微米~ 50微米,长34微米~ 120微米,短茎,单细胞。
⑤草酸钙针状晶体细小,散在叶肉细胞中,长约27cm。
[成分]
干草中含有2% ~ 2.8%的挥发油,干叶中含有4.5%的挥发油,油中的主要成分是白鲜皮醇,占油的52% ~ 57%。主要抗真菌成分为广藿香酮,以及少量的苯甲醛、丁香酚、肉桂醛、α-和β-广藿香萜类、石竹烯等。还报道了从广藿香油中分离出两种生物碱:广藿香吡啶和表胍吡啶。
近年来有报道称海南岛产广藿香挥发油含量高于石牌岛。海南岛产广藿香叶含挥发油3% ~ 6%,石牌岛产广藿香茎含挥发油0.3% ~ 0.4%,石牌岛产广藿香茎含挥发油0.1% ~ 0.15%。石牌岛产油的主要成分是广藿香酮,而海南岛产油的成分很少。
[物理和化学鉴定]
取本品粗粉适量,所得挥发油按挥发油测定方法分次,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1滴挥发油,加入0.5ml氯仿,加入几滴5%溴氯仿溶液。拿石头牌广考,大网站上收藏的藿香会先褪色后显绿;海南产的广藿香先褪色,后呈紫色。
②取挥发油1滴,加入苯0.5ml,加入少量5%醋酸铜,充分混匀,分层放置,吸取上层苯溶液,点于载玻片上。苯挥发后,在残渣中加入1 ~ 2滴乙醇,放置显微镜下观察。广藿香中可见许多灰蓝色针状晶体。海南广藿香中可见少量灰蓝色晶体和绿色无定形物质。
薄层色谱法取挥发油适量,用乙酸乙酯稀释1 ~ 2倍,用于取样。吸附剂:硅胶G(青岛),湿板,105℃活化2小时,展开剂:石油醚(沸程30℃~ 60℃)-乙酸乙酯-冰醋酸(95: 5: 0.2),跨度13cm,展开剂:5% FeCl3乙醇溶液,广藿香酮喷洒后会出现橘黄色斑点。105℃加热,逐渐显示其他紫色斑点。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