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复习精华

2008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复习精华,第1张

2008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复习精华,第2张

第一部分
  一、标准差、标准离差率、相关系数、协方差、β系数的概念及指标。

  主要从两方面来把握:(1)如何计算;(2)如何应用及相互间的关系。

  (一)标准差和标准离差率

  1.这两个指标是用来衡量风险的。

  对于单个项目而言,标准差和标准离差离越大,就意味着未来的收益率的波动幅度就越大,风险程度就越大。

  2.这两个指标是衡量整体风险的。

  整体风险包括系统性风险(市场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企业特有风险)。

  3.计算

  (1)标准差(σ)

  ① 已知概率时

  首先计算期望值:以概率为权数,计算未来各种情况下收益率的加权平均数。

  ② 未知概率时

  也是首先计算期望值,没有告给概率的前提条件下,给出的所有历史资料不管给出几期,每期资料所占的重要程度(或者说权数)都是一样的,都占1/n,即P1=P2=……Pn=1/n,期望值就是把n种情况下的收益率加起来除以期数n。

  σ=

  ※标准差的计算必须掌握。

  注意:标准差如果用于不同项目风险程度比较,前提条件是期望值相同。如果期望值不相同,就要使用标准离差率。

  (2)标准离差率(V)

  标准离差率越大,说明波动程度越大,风险就越大。

  标准离率用于不同项目风险程度比较时,不受期望值是否相同的影响。

  (二)相关系数、协方差

  这两个指标是反映两项资产收益率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是同方向变动,还是反方向变动,还是不相关的。

  (三)β系数

  只能衡量系统风险(市场风险)。

  对期望值、标准差、标准离差率、β系数这几个公式要非常熟悉,同时要熟悉投资的总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Rf)+风险价值系数(b)×标准离差率(V)。

  二、风险偏好(新增内容)

  风险偏好是反映投资者对待风险的态度,是偏好风险,还是厌恶风险,还是对风险表现的无所谓。

  比如,投资者面对两个投资机会:甲方案和乙方案。

  三、证券市场线与市场均衡

  证券市场线(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就是基于市场均衡的前提条件下提出的理论。市场均衡理解为在证券市场上买方和卖方达成的共识,所有的买方和卖方都有相同的预期收益率,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所计算出来的收益率是必要收益率,是以整个证券市场为参照基础的。如果市场是均衡的,那么,预期收益率=必要收益率。

  在做题时,如果题目中说市场是均衡的,或者说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成立的,那么某一项资产的收益率的期望值(期望收益率)一定与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出的必要收益率相等。如果知道无风险收益率和市场组合的收益率,那么代入公式R= 就可以计算出该项资产的β系数,如果知道该项资产的标准差和市场组合的标准差,那么代入公式 就可以计算出该项资产与市场组合的相关系数。

  证券市场线就是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放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已知公式

  中Rf和市场风险溢酬 ,那么公式中的未知数就是β系数和该项资产的必要收益率R,有一个β系数,代入公式就可以计算出一个对应的必要收益率R,那么,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以看成是直线方程(y=a+bx),横坐标是β系数,纵坐标是必要收益率R,这条线表示资产的必要收益率与其β系数之间的直线关系,斜率是 ,其大小体现证券市场上所有投资者对风险的态度。

  如果市场上所有的投资者都偏好风险,大家都愿意承担风险,那么,整个证券市场的风险程度就会得到一个彻底地分散,风险程度就降低了就变小了,斜率就小了,这条直线就变得比较平滑;如果风险厌恶程度越高,要求的补偿就越高, 的数值就越大,那么证券市场线的斜率就越大,证券市场线会比较陡。

  四、普通年金求现值与年资本回收额的关系、普通年金求终值与偿债基金的关系、预付年金求现值

  (一)普通年金求现值与年资本回收额的关系

  普通年金的现值,就是指把未来每一期期末所发生的年金A都统一地折合成现值,然后再求和。如果已知年金现值,求年金A,此时求出的年金A就称作资本回收额,也称投资回收额。

  比如,投资一个项目,现在需要投入100万元,预计该项目当年完工投产,预计使用年限5年,要求的投资回报率是10%,那么现在投资的100万元在未来的5年当中每年年末分期等额的收回多少投资额才能确保在第5年年末把投资该项目的100万元本金全部收回。实际就是要求计算年金,知道普通年金的现值,计算年金,这个年金就是资本回收额(投资回收额)的概念。

  (二)普通年金求终值与偿债基金的关系

  普通年金的终值:就是指把每一期期末发生的年金都统一折合到第n期期末,然后求和,就称作普通年金的终值。

  比如,某人准备在20年后将其孩子送往国外学习,20年后留学费用需要人民币200万元,那么想在20年后从银行借出200万元。这种情况下,假设银行存贷款年利率是6%,从孩子一出生,每年满周岁时分期等额归还银行贷款,那么,每年年末分期等额的偿还多少钱能在20年后一次性取出200万元,那么,每年年末分期等额偿还额就是年金,就是偿债基金,偿债基金就是普通年金终值的逆运算。

  (三)预付年金求现值

  预付年金是在每期期初发生,也就是从第一期期初就开始了,而普通年金是从第一期期末开始发生的,那么,可看作预付年金比普通年金早发生一期。

  预付年金现值=(1+i)普通年金的现值。

  预付年金终值=(1+i)普通年金的终值。

  预付年金现值系数=(1+i)普通年金的现值系数

  预付年金终值系数=(1+i)普通年金的终值系数

  ◆重点是把握递延年金求现值:

  (1)递延年金的现值=年金A×(n期总的年金现值系数-递延期的年金现值系数)

  (2)递延年金的现值=年金A×年金现值系数×复利现值系数

  五、股票价值的计算

  教材中的例题都是两阶段模型:(1)股利高速增长阶段:(2)固定增长阶段

  例:某公司的股票目前每股股利1元,前3年股利预计增长率是20%,3年后的股利有两种情况:(1)保持第三年股利额固定不变;(2)保持10%的固定增长率不变,假设该股票的必要收益率是24%,分别就两种不同情况计算该股票的价值

  解析:

  1.第一种情况

  (1)前3年高增长,第3年保持第3年的股利不变,那么3年后的股利就变成固定股利,就是零成长,所以,前一阶段高速增长,后一个阶段零增长。

  第1年的股利=1×(1+20%)=1.2

  第2年的股利=1.2×(1+20%)=1.44

  第3年的股利=1.44×(1+20%)

  前3年的股利用复利求现值。

  (2)第二段的股利折现分两步:

  第一步,按固定股利股票价值的计算公式,折成第3年年末的价值;

  第二步,进一步折合成0时点的现值 。

  两部分加起来就是第一种情况下的股票的价值

2.第二种情况
  第一阶段,股利调整增长阶段也是用复利求现值将前3年的股利额折合成现值,第二阶段的股利折现,站在第3年年末,未来的股利是固定增长,固定增长率是10%,按照固定增长股票价值的计算公式可以将3年后的股利额折合成第3年年末的现值,即D3×(1+10%)/(24%-10%)。然后进一步将其折成现值。

  类型题:有甲、乙、丙、丁四家公司的股票:

  甲公司的股票:固定股利股票;

  乙公司的股票:固定增长股票;

  丙公司的股票:高速增长后的零增长股票;

  丁公司的股票:高速增长后的固定增长股票。

  第一步:根据有关资料分别计算甲、乙、丙、丁四家公司股票的价值,如果题目告知甲、乙、丙、丁四家公司的股票价格,计算结果如果是价值高于价格,那么可以投资股票。

  第二步:投资者分别按20%,30%,25%,25%的比例购买四家公司的股票构成投资组合,假设题里条件已知四家公司股票的β系数为,无风险报酬率 ,市场组合的收益率 ,要求计算该投资组合的加权平均β系数及该投资组合的必要收益率。这就可以与第二章的内容结合,加权平均β系数就是以各个股票的β系数以投资比例为权数计算加权平均数,然后将加权平均β系数代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就可以计算投资组合的必要收益率。

  六、公允价值计量在应付职工薪酬中的体现

  应付职工薪酬涉及到辞退福利和企业发放非货币性福利的问题。

  企业以其自产的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根据受益对象,按照产品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请看教材P187【例10-1】。

  七、公允价值计量在债务重组中的体现

  债权人在债务重组中可能收到现金、非现金资产、股权和应收款项等。如果债权人收到的是非现金资产,应当以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入账,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债权的账面余额两者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支出)。

  例如:A企业应收B企业的100万元的款项,计提了5万的坏账准备。B企业拿一套房屋偿债,房屋原值100万,已计提折旧40万,账面价值60万,该房屋的公允价值是90万。A企业将收到的房屋作为一项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90

  坏账准备 5

  营业外支出 5

  贷:应收账款 100

  债务人将债务转为资本金的,债务人应当将债权人放弃债权而享有股份的面值总额确认为股本(非股份有限公司为实收资本),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与股本(或者实收资本)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承上例,A企业的100万的应收款项,收不回来当作其对B企业的股权投资,双方协商,A企业占B企业20万股,每股面值1元,价格3元/每股,A企业要确定对B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A企业的会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 60

  坏账准备 5

  营业外支出 35

  贷:应收账款 100

  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债务人应当将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务的公允价值作为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债务的公允价值是指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认可的价格。

  承上例,A企业和B企业协商,两年后收回88万的应收款项。

  八、公允价值计量在收

  入中的体现

  如果采用的是递延方式销售的,实际上具有融资性质,应该按照应收合同或者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销售收入。举例:销售一批产品,如果现在付款800万,如果分5年支付,每年需要支付200,5年一共支付1000万。确认收入按照800万入账。

  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按照最低租赁付款额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孰低来确定固定资产入账价值。

  第二部分

  会计专题二 谨慎性原则及其应用

  在考试过程中,谨慎性原则实际上是在准则中变化比较大的内容。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尺度有了很大的变化,也就导致在会计核算中,与原来所要求的内容有了很大区别。

  我国在1992年出台基本会计准则时,提出谨慎性原则,从1993年执行新会计准则之后,谨慎性原则受到了愈来愈大的关注。2000年在新颁布的准则中继续加以应用,在应用的过程,要求应用要适度。因此,在之后的会计核算中,为了满足应用适度的要求,原来的很多观念多被否定了。变化之后,会计处理的思路,方法还是有一个基本思路的。同学们应该按照这种基本的思想来进行学习。

  谨慎性原则,是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和计量时,以及在报告时,应该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不应低估负债或费用。

  在这个问题的应用过程中,这个原则在很多地方都要加以应用。

 1.在存货中,关于捐赠存货(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处理,过去作为企业的资本公积,现在应该作为企业的营业外收入。同理,因债务人无法确定导致应付款项无法支付的,应把无法支付的款项转作营业外收入,而不是资本公积。
  2.在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确定中:

  (1)某固定资产属于特种行业的固定资产,如果此固定资产在处置时,会有大额的处置或弃置的费用很可能发生,那么现在此固定资产的入账时,应该把处置或弃置的费用进行折现,计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例如,建造油田耗资10亿,十年以后废弃此油田时,会有1亿的支出。比如1亿的现值未80000000,则此油田的入账价值为十亿八千万。

  借:固定资产 10800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0000

  预计负债 80000000

  (2)除处置或弃置的费用外,还有自创无形资产。过去自创无形资产,在创造过程中发生的支出全部予以费用化;在新会计准则中,无形资产在自创过程中,把创造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一个是研究阶段,一个是开发阶段。在研究阶段发生的支出,予以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期末结转。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银行存款(等)

  在开发阶段,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允许资本化。在期末并不结转,而是在开发成功以后,转入无形资产账户。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贷:银行存款(等)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3)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在新准则中规定,不再进行摊销,而过去要求进行摊销。

  例如:企业有一项非专利技术,如果保密的好,很长时间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项非专利技术,在过去核算时按十年进行摊销,如果十年后,此非专利技术还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账面余额也只能为零。在新准则中,如果这项非专利技术是使用寿命不确定的,则不进行摊销,而是在期末进行减值测试。如果减值,则计提减值准备;如果没减值,不做任何会计处理。

  3.投资性房地产也是一个新的内容。

  (1)投资性房地产在进行核算时,对于满足有活跃的交易市场,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两个条件的投资性房地产,应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价;假如,两个条件不能同时满足或者都不能满足时,按账面价值进行计价。

  (2)对于投资性房地产有转换的问题。比如,过去是自用的房地产,现在转换成投资性房地产。

  自用房地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应该按照转换当日的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入账价值。公允价值如果比原来的账面价值高的,差额作为所有者权益的利得(资本公积),如果之后处置了此房地产,把资本公积也应确认为收益。公允价值如果比原来的账面价值低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处理是不一样的。

  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不论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还是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差额都计入当期损益。因为,自开始此房地产就是投资目的的,盈利或损失都应该加以确认。

  4.金融资产中谨慎性原则的应用。

  金融资产中包括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准备持有至到期的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四类。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期末计价时,在资产负债表日时,对于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如果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则: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贷:资本公积

  相反时:

  借:资本公积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此时,不计入当期损益。因为,不是为了交易目的的。

5.长期股权投资的问题

  本次讲到的长期股权投资的问题比原来要简单。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可以分为非合并时形成的股权投资,及合并时形成的股权投资。合并时形成的股权投资,又可以分成,同一控制下形成的,和非同一控制下形成的。

  (1)在合并时形成的股权投资情况下

  在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投资企业所占的份额,作为投资企业投资的入账价值。投资的入账价值和转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甚至调整留存收益。

  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我们占被投资方的份额,投资方投资的资产,形成负债或者发行权益性证券,全部按照公允价值入账。此时确定的投资的入账价值,按照转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形成负债的公允价值和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进行确定投资的入账价值。

  (2)在非合并时形成的股权投资的情况下

  如果不是合并中形成的,也是按照转出资产,形成负债,及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投资的入账价值。这时会出现,投资的数额与企业所占的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份额并不相等,投资的数额可能大于所占的份额。

  例如:投资25万元,占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100万的20%,则,把投资的25万元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不再进行调整。

  续上例,如果,25万元占被投资企业的30%(30万元的份额),多的5万元相当于被投资企业赠与的,可以看作为利得,需要确认为营业外收入,调整长期股权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 250000

  贷:银行存款 250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 50000

  贷:营业为收入 50000

  其实每一项资产都有期末计价的问题,每一项资产都需要考虑减值的问题。只不过有一些资产,在单独的章节里进行了说明,而有一些资产在第九章资产减值里单独的进行说明。

  在1992年之前,没有考虑资产减值的问题,实际上,存货可能早已过时。但在账面上还计有若干万元的存货。在1993年执行的基本会计准则中,要求对资产反映其真实的价值,看其资产是否减值。1993年之后,陆续对存货,应收账款,考虑存货的跌价准备,应收账款的坏帐准备,后来还要求对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计提减值准备。

  2000年之后,在这里又提出了八大准备的问题,在四项准备的基础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现在的减值问题,不仅仅包括这八大准备,数量很多,比如,投资性房地产的准备金问题,商誉准备的问题,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问题,生物资产准备的问题等等。

  现在遵从的谨慎性原则,强调适度谨慎。

  1.对于存货

  (1)存货计提跌价准备,是将存货的账面价值与可变现净值进行比较,存货可变现净值=存货的售价—进一步加工成本—相关的税费。如果账面价值高于可变现净值,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果存货跌价的因素消失了价值有所回升,可以把原来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转销掉,应通过资产减值损失账户。

  计提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等)

  转回准备时: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2)不是任何资产减值准备都可以转回的。如果存货这项减值,减值的因素消失了,造成存货的可收回金额回升了,此时可以把计提的准备金转回来。但是对于存货等流动资产以外,有很多非流动的资产,像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商誉和长期股权投资等。对于这些长期资产,一旦计提减值准备之后,这个资产减值损失就不允许转回来了。之所以不能转回,对于非流动资产一般来说,如果减值的因素形成以后,通常的情鱿潞苣鸦指础?br> 例如:一项无形资产专利权,现在已经发明了新的专利,部分取代或替代了现有专利,此无形资产已发生减值。如果计提了减值准备,不得转回。

  以上所讲为成本模式进行计价,如用公允价值进行计价,不涉及到资产减值的问题。因为,期末时,公允价值上涨,确认收益,增加投资性房地产,如公允价值下降,则确认损失,减少投资性房地产。不进行减值测试,直接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2.对于金融资产

  在金融资产中,很多也是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减值比较特殊。如果其资产价值降低,比如,过去买的股票80元,降低到79元。

  借:资本公积 1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

  如,已经下降到5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30

  贷:资本公积 1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9

3.对于债务重组
  在第十一章债务重组中,谨慎性体现的比较明显。

  债务重组,是指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做出的让步的事项。债务人所得到的好处,过去计入资本公积,现在全部确认为营业外收入。

  演变过程:

  在第一版准则中,计入营业外收入;(弊端:例如母公司免除子公司债务,不便于报表使用者真实了解企业状况)

  在第二版准则中,计入资本公积;(不合国际惯例)

  在第三版准则中,计入营业外收入。(从其他途径进行监管,并进行单独反映)

  4.对于或有事项

  在或有事项里,谨慎性原则体现也比较明显。

  在满足三个条件下,或有事项可以确认为预计负债:

  (1)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2)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该义务的金额能可靠地计量

  注意:或有的条件不能确认为预计资产。

  例如:a企业起诉b企业,b企业又向c企业进行追偿。如果是过去交易事项形成的,很可能带来经济利益流出的(发生的概率在50%--95%),金额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B企业应确认为一项预计负债。由于c企业才导致b企业被起诉,只有在基本确定的情况下(发生的概率在95%--100%),才能确认为一项或有资产。

  在报表附注中披露时,如果或有负债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该在表外进行披露;如果是或有资产指有在很可能的情况下,才需要在表外进行披露。

  第三部分

  十一、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复合杠杆的计算与意义

  1.用来衡量风险

  2.并非风险产生的根源。

  经营风险产生的根源是市场的需求和企业成本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引起的息税前利润(EBIT)的波动。

  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负债筹资。

  3.定义的计算公式

  经营杠杆系数(DOL)=

  财务杠杆系数(DFL)= 复合杠杆系数=(DCL)

  4.简化计算公式

  经营杠杆系数(DOL)= 财务杠杆系数(DFL)= 复合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

 5.影响因素
  影响经营杠杆系数的主要因素有:

  6.杠杆原理分析

  根据 可知,DOL≥1,

  (1)如果a=0,则DOL=1,表示不存在经营杠杆效应,但依然存在经营风险;

  (2)如果a不等于0,则DOL大于1,表示存在经营杠杆的放大效应。

  根据

  (1)如果I=0,则DFL=1,表示不存在财务杠杆效应。但并不表明企业没有财务风险。

  (2)如果I不等于0,则DFL大于1,表示存在财务杠杆的放大效应。

  7.财务杠杆系数与已获利息倍数(第十二章)的计算有一定联系。

  十二、资本结构理论

  十三、股利理论

  十四、现金预算

  1.现金预算表的四个主要项目:

  (1)可供使用的现金

  本期可供使用的现金=期初的现金余额+本期的现金流入

  (2)预计的现金流出

  (3)现金余缺

  可供使用的现金-预计的现金流出

  (4)现金的筹措及使用

  现金余缺与现金最低控制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可得知企业的现金是多余的还是不足的。

  2.现金预算是以日常业务预算和特种决策预算为基础所编制的反映现金收支情况的预算。

  3.经营性现金流入可以在销售预算的基础上结合收账政策进行测算;购买材料所引起的现金流出,根据材料采购测算和相应的付款政策测算。

  相应地也要把握资产负债表上的“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计算

  4.现金的筹措及使用,考试主要是考查如何通过银行借款来进行资金调整。

  5.日常业务预算中主要是看一下销售预算,直接材料采购预算。

  另:第二节财务预算的编制方法要注意从大纲的角度来理解和把握

  第四部分

  十五、成本差异的计算

  成本差异的计算是今年教材第十一章新增加的内容,应该从主观题的角度加以把握。

  (一)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原理与思路是相同的。

  1.计算总差异:实际产量下的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的标准成本

  2.将总差异分成量差和价差。

  (1)首先,假设价格不变,计算量的差异。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人工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工时)×标准工资率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2)在量的变动的基础上,计算价差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产量下实际用量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产量下实际人工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

  (二)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分析方法通常分为两差异法和三差异法。

  1.两差异法

  两差异法是将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分解为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两部分。

  耗费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能量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2.三差异法
  三差异法,是将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为耗费差异、能力差异(又称产量差异)和效率差异三部分。

  能力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见教材352页例【11-15】

  十六、财务指标分析

  第十二章是重点章,通常从主观题角度把握。主要涉及两方面问题。

  1.基本的财务指标分析

  分别从债权人、经营者、所有者、政府及社会公众的角度进行评价,有哪些指标用于衡量企业的偿债能力、资产的运营能力、获利能力、发展能力,在此基础上重点把握每方面能力分析中经常会涉及的重点指标,必须掌握其计算及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2.杜邦分析体系

  掌握核心指标及三个因素指标的计算,同时结合因素分析法的差额分析法计算每个因素指标的变动对总变动的影响。

  第十七章与第七章所讲的用销售额比率法预测企业的资金需求量容易结合出题,在结合的基础上测算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的主要数据,进而计算有关指标。

  主要掌握以下指标:

  一、偿债能力指标

  (一)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注意:

  1.这些指标值越大,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好,但并不是越大越好,因为这些指标值越大,短期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例高,长期资产所占比例相对就降低了,那么就会从整体上降低资产的获利能力。

  2.速动比率小于1,只能说明速动资产不能全额偿还流动负债,其余部分的流动负债可以用存货等资产进行偿还。

  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越大,短期偿债能力越好,但是该指标太大,说明企业持有过多现金,持有的现金就有较高的机会成本,资产的获利能力就降低了。

  4.类型题:题目给出目前的流动比率大于1或者小于1,发生了一项经济业务后,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营运资金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变化怎么变化。

  这种类型题业务发生后对指标的分子分母都有影响,增加相同的数额,关键看分子分母哪个基数小,基数小的变动率就大,进而就能判断出指标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该指标越大,企业还本付息的压力越大,财务风险越大,长期偿债能力越差。

 二、运营能力指标

  1.应收账款周转率

  周转天数越大,周转次数就越少,周转速度就越慢,说明该项资产的运营能力就越差。

  2.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

  3.资产现金回收率

  资产现金回收率=

  三、获利能力指标

  1.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对企业收益的质量进行评价。盈余现金保障倍数越大,说明企业收益的质量越好。

  2. 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 ×100%

  3. 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 ×100%(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指标)

  4. 每股收益(重点)

  基本每股收益=

  稀释性潜在普通股,主要包括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和股票期权等。(多选题)

  5. 市盈率

  市盈率=

  6. 每股净资产

  每股净资产=

  四、发展能力指标

  1.资本保值增值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 ×100%

  2.资本积累率

  资本积累率= ×100%

  资本积累率=资本保值增值率-1

  五、杜邦分析体系

  1.杜邦分析体系的框架结构

  杜邦分析体系的框架结构,其核心指标为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2.权益乘数与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之间的关系。

  3.如果计算核心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时涉及到资产负债表的数据用的是年末数,那么三个因素指标中凡是涉及到资产负债表的数据必须统一用年末数;如果计算核心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时涉及到资产负债表的数据用的是平均数,那么三个因素指标中凡是涉及到资产负债表的数据必须统一用平均数。

  4.结合因素分析法会进行简单计算

  关键是注意题目中所要求的分析顺序。

  假设按如下顺序分析:

  (1)分析营业净利率的变动:

  (报告期营业净利率-基期营业净利率)×基期总资产周转率×基期权益乘数

  (2)分析总资产周转率的变动:

  报告期营业净利率×(报告期总资产周转率-基期总资产周转率)×基期权益乘数

  (3)分析权益乘数的变动:

  报告期营业净利率×报告期总资产周转率×(报告期权益乘数-基期权益乘数)

  把各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综合起来,就是总变动,即报告期净资产收益率与基期净资产收益率的差额。

  重、难、新点专题讲座到此结束。

位律师回复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2008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复习精华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