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逻辑》读后感,第1张

近两年,我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我已经习惯性的多次将“底层逻辑”这个概念运用在与同行,与合作方高管或是老板在业务攀谈过程当中。而在这一过程当中,我似乎都能快速的洞察到每一个问题背后的本质,就连我自己都好惊讶,自己的思维模式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但话说回来,其实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在整个商业世界里,只是刚开始......

“底层逻辑” 究竟怎么理解,才更通透一些呢?

“底层逻辑”就是,这个社会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它的发展规律,而在规律的背后有一个永远都不变的东西,这个东西就叫做底层逻辑。

说起“底层逻辑” 这个概念,我一定要感谢一个人,这个人是刘润先生。大家都习惯性的称之为“润总”,我更愿意称之为“先生”,因为先生输出的内容,已不仅仅是帮我们疏理多元的商业思维和解决商业世界运转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了,而更多的是在做教书育人的事情。

刘润先生的这本书,售价69元,会让我觉得“赚到了,”因为它让我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了一种如李清照与赵明诚之间的“赌书泼茶”般的幸福感,而这样的幸福感又为我带来了具有交互价值的意境美,让我如痴如醉,意犹未尽......

所以,别说是69元了,就是6900元,我也一定会买,一定会读,并且会高频次的记读,因为刘润先生不但帮助我深刻认识且理解了商业世界的底层逻辑,而且在往后的职场道路上还会继续帮助我收获更多超过6900元的价值。你说它值不值得呢?

接下来,我想具体谈谈我认为这本书中对大家最受用的几个概念。

01

是非对错的底层逻辑 —— 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要有三种“对错观”

①法学家的对错观:谁证据确凿,就是谁的错;

②经济学家的对错观:谁付出的社会总成本高,就是谁的错; 

③商人的对错观:谁的损失大,就是谁的错;

书中举了个例子:坏人A诱骗好人B进入没有锁门的工地C,结果B失足摔死了。请问,谁的错?

这时候,法学家会说:“这当然是A的错,这就是蓄意谋杀,还有什么好讨论的!”  判A的错,没有问题,可是呢,这不一定就能避免类似案件再度发生。法学家做不到的事情,经济学家也许能做到。

经济学家会说:“这当然是C的错,因为整个社会为避免B被A诱骗进工地C付出的成本远比将工地C的门锁上的成本要高得多。” 虽然惩罚C会让其觉得好冤枉,但以后所有的工地的拥有者就都会把门锁上,于是这样的事情就会大量减少。所以,谁付出的“社会总成本”高,就是谁的错。

这个时候,商人会跳出来说:“不管是A的错还是C的错,B已经死了,不管让谁来承担责任,都无法起死回生——从个体利益最大化的角度看,B只能怪自己,不该被诱骗。”

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两年前我经历过的一件小事,而在彼时,我想我大概已有了一些思维觉醒的影子。

有一次搭乘早高峰的地铁去上班,身旁突然有位大叔莫名其妙的就一脚踩到我的鞋面上,当天我穿的还是一双白鞋子,那一刻我看着我的白鞋上有一个乌黑的大脚印,我的内心是很生气的,但奇怪的是,我的嘴巴里却说出了“对不起,对不起,” 我内心里生气的情绪也奇怪的消散了,我的大脑给我的反馈是,我已经被踩了,就算生气,埋怨,我白鞋子上的大脚印也不会立马就恢复原貌。

很多人也许很不理解,自己被踩了,为什么不要求对方给自己道歉呢?根本咽不下这口气,必须得为自己讨个公道。可是呢,对方要是不道歉呢?自己是不是还得花时间去争论,这多浪费自己的时间呢。再如果,对方耍无赖呢,说你是凑上去让人家踩到了,自己是不是还得花更多的时间浪费在这个事情上?甚至下了车,还需要车站的工作人员来协助解决这个事情的纠纷......

所以,这一定是我的错,因为我的时间更值钱。

02

个体进化的底层逻辑 —— 如何做好时间管理(时间颗粒度)

时间颗粒度——一个人安排时间的基本单位;

怎么理解呢?

大家经常会半开玩笑的说道:“但凡能把事儿做成功的人,大多都拥有自己的一套时间管理系统,我们称之为:“时间管理大师。” 并且其时间颗粒度一定很细。” 

具体有多细呢?

比如说,曾国藩先生,每天要完成12件事情,刨去8小时睡觉的时间,刨去8小时处理公务的时间,余下8个小时的时间要做完这么多的事情,我粗略算算,曾国藩先生的时间颗粒度大概是30分钟。

在网络上流传了很久的王健林的一天的行程单,安排的密密麻麻,以行程单上的时间安排来看,他的时间颗粒度非常细,大概是15分钟。

有一次,一位央视的主持人采访王健林,不小心迟到了3分钟,于是王健林当着主持人的面,坐车绝尘而去。这位主持人感慨说:“一分钟都不等吗?老王就是霸气。”

换个角度来看,其实并不是王健林霸气,而是时间颗粒度为1小时的主持人,根本无法理解对一个时间颗粒度为15分钟的人来说,3分钟意味着什么?

如果我们真正理解了“时间颗粒度”的概念,我想我们就会明白,恪守时间就是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时间颗粒度。

1、理解别人的时间颗粒度

怎么理解呢?

比如说,时间颗粒度为一天的人,会跟你说:“我出差到上海了, 我顺便去杭州看看你?” 

时间颗粒度为半天的人,会跟你说:“下午得空吗?我去你那找你聊聊业务?”

时间颗粒度为一小时的人,会跟你说:“去你那的路上太堵了,你得稍等我一些时间,可以吗?”

时间颗粒度为半小时的人,会跟你说:“咱们业务对接打字说不太清楚,我给你打电话说可以吗?”

如果对方拒绝你去杭州看望对方,拒绝你的到访,拒绝你的迟到,拒绝你的电话,请一定要理解,对方的时间颗粒度跟你不同。

2、细化自己的时间颗粒度

怎么界定自己的时间颗粒度?

比如说,你约企业内部的电话会议,是以半天为单位,那你的时间颗粒度就是半天。

你约合作方的电话会议,是以1小时为单位,那你的时间颗粒度就是1小时。

我的时间颗粒度是怎样呢?

我每一天的时间颗粒度是以1-1.5小时为单位,因此我会节省出小部分时间用来做看书,学习,运动,及总结的事情。这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持续的做,持续精炼我的时间颗粒度。

所以,当我们要和别人打交道时,如果我们想成为一个职业素养高的职场人士,一定要懂得,至少要以30分钟为单位来安排时间,以1分钟为单位去信守时间。

3、时间管理分3个层次

(1)以年为单位,规划今年的行动计划

职业计划/生活目标(罗列职场上要完成哪些规划,生活上达到哪些标准?需要赚多少?需要还多少贷款?)

我的强项/弱项(罗列自己擅长做的事情和不擅长做的事情,针对不擅长做的事情,制定年度学习计划——买几本书?读完几本书?写几篇读后感?)

需要做的活动(罗列年度旅行行程安排......)

只有这么规划,我才能真切的认识到我的时间是多么的宝贵,自然也就知道工作上该怎么做最有效率,生活上该拒绝哪些聚会,该拒绝追没有营养的剧,该买多少书,该读多少书来聚焦做持续性成长这一件事情。

(2)以天为单位,规划每一天的行动计划

每一天是由3个8小时构成的,第1个8小时,大家都在睡觉。第2个8小时,大家都在工作。第3个8小时,就是用来创造人和人之间的差异的。

我上班的路途往返时间大约需要用掉3小时(在地铁上我一般会打开抖音,学习多元的碎片化知识,刷的内容并不多,但我会把讲经济学,讲金融学,讲社会学,讲心理学,讲儒学和道学的内容,进行反复的听,反复的记在我的手机备忘录上,直到我完全理解,并且能快速举一反三为止......);

早,中,晚的用餐时间大约需要用掉2个小时;

剩下3个小时的时间,非常的宝贵,我一般会用来看书和运动。

(3)以小时为单位,规划每个小时的行动计划

这里一定要注意擅长使用备忘录,我会用手机自带的“提醒事项”,我会把当天需要做的事情按照轻重缓急4个层级来安排时间。而且,一定要学会&掌握在各种事物当中快速切换,并保持好的状态的能力。

时间管理真的是一种好习惯,以前我总觉得我只有躺在床上的时候,才叫做休息。但现在我会觉得我每天花3-4小时的时间用来看书,学习,运动就是属于我的休息时间,做这些事情,我不但不觉得累,反而能让我全身心放松,因为它已成为了我的习惯,并且我是乐在其中的。

史蒂芬-科维说过:“想法产生行为,行为产生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我想我们需要养成一些好的习惯,剩下的交给命运了,因为之后的事情,就不归我们自己能掌控的了的。

03

思考问题的底层逻辑 —— 如何快速的洞察本质,培养系统化思维

怎么理解洞察本质?

本质——每一个表象的背后,都有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就是所有规律产生的原因。

也可以换句话说,就是透过现象看系统。

书中列举了一个公式:

系统=要素✖️连接关系

“要素”怎么定义呢?

以机械手表为例,表盘,表冠,表针以及表盘背后的几百个零件,齿轮,就是机械手表这个系统的“要素”。

“连接关系”怎么定义呢?

还是以机械手表为例,在表盘的背后,这几百个零件和齿轮是如何衔接,如何咬合的,就是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

洞察力,就是透过表象,看清这个系统里的各个要素以及它们之间连接关系的能力。

这让我想起了我曾在工作当中遇到的困惑。

纵观我整个职业生涯,任职过三个大的工作板块,销售板块、市场板块、运营板块;

这些年来,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这三个板块的人,总是相互掐架,相互内耗,销售部埋怨市场部拉新的质量;市场部埋怨销售部销售转化的能力;运营部,市场部和销售部之间,总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仇恨”......内耗战打的久了,大家都解决不了根本上的矛盾,于是大家都开始混日子,最终,项目大多以失败告终。

我的老板曾做过各部门KPI的调整,也对各部门做过激励政策,可到头来还是解决不了根上的问题。

我在想,倘若我当时能以现在的系统化思维去看待彼时的那个系统,兴许我们曾做的那些个项目,总有1-2个能做成吧。

也许可以这样操作,改变销售板块,市场板块,运营板块背后的连接关系,彻底改变这个系统的模型,将这三者以OKR管理工具做强关联,各部门每一步过程需要做考核关联,比如说市场的拉新,运营的用户策略和销售的转化放到同一个管理维度考核,这样是不是就可以让我们更聚焦于对每一个用户的用心程度,把每一个有质量的用户都当做是我们企业的好朋友来服务,将运营“人”的思维贯彻始终。

就如刘润先生所说,我们要真正的养成洞察力,真的非常的不容易,这需要我们日复一日的思考和练习。

普通的人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改变原因,顶级优秀的人改变模型。

怎么改变系统的模型呢?

要养成“刨根问底”的思维习惯,永远不要相信你看到的,你听到的,你感受到的,而一定要透过事物的表象,一层又一层的去刨本质,直到刨到这个人或事最原本的那个真相。

就像我此生最敬重的,我的再生父母——王阳明先生,先生就是依托于知行合一的哲学理念,悟得和习得了系统化思维的人。

我亦将继先生之绝学,点亮自己,照亮他人。

04-重中之重

思考问题的底层逻辑 —— 数学思维(用动态的眼光看问题)

对于一个语言专业出身的我,一提起数学,我一定是愁容满面。我宁可多记读几篇英语课文,宁可多记读一些唐诗宋词,也不愿解稍微有些难度的数学题。

可我在刘润先生的这本书里看到了不一样的数学,让我对数学有了新的认识。

刘润先生说道:“你可以不会解数学题,但你一定要懂数学思维。”

因为,经济学的尽头,是数学;物理学的尽头,是数学;数学是所有自然学科的终点。

数学,是理解这个世界的底层逻辑,一定也是理解商业世界的底层逻辑。

在商业世界里,有5种数学思维

(1)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源于概率论;

(2)用动态的眼光看问题-源于微积分;

(3)公理体系-源于几何学;

(4)数字的方向性-源于代数;

(5)全局最优和达成共赢-源于博弈论;

这里着重跟大家分享这本书中第2种数学思维——用动态的眼光看问题

我们先来理解,什么是微积分?

举个例子,一个物体静止不动,当你推它一把,瞬间会产生一个加速度。但有了加速度,并不会瞬间产生速度。当加速度累积一段时间后,才会产生速度。 而有了速度,并不会瞬间产生位移。当速度累积一段时间后,才会有位移。

加速度累积,变成速度;速度累积,变成位移——这就是积分。

微积分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有什么关系呢?

在生活当中,你决定了要做自我提升,要买一本好书读上一读,于是你兴致勃勃的读了一晚上,可到第二天你就开始烦了,因为你发现读了一晚上,并没觉得自己有能力上的提升,可如果你坚持每天都读一点,持续努力做半年到一年,你的努力才会转变成你的能力。

在职场亦同理,你学到的工作上的知识,并不会很快就转变成你的技能,因为你需要把你学到的知识通过“刻意练习”转变为你的技能,技能再转变为能力。 当你拥有了能力,并不能很快就做出成绩,因为你需要在项目里不断地历练,在历练一定的时间后,你才能做出成绩。当你做出了成绩,老板并不会立刻就赏识你,因为老板要透过一定的时间周期来衡量你是不是可以可持续的做出成绩,这样老板才会真正的重视你,才会把你列为重点提拔的对象。

从努力到能力,从成绩到赏识,都需要过程,这个过程就叫做积分效应。

如果我们都能真正理解微积分的思维方式,明白了做任何事情的努力需要很长时间才会得到认可,我们自然就会拥有一个平衡的心态。

微积分的思维方式,从本质上来看,就是用动态的眼光去看问题。任何一件事情的结果,并不是瞬间产生的,而是长期以来的累积效应造成的,只有养成了从宏观追溯到微观的的思维习惯,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

这本书里有趣的内容实在太多了,在文章的尾端,再给大家分享一则有趣的事儿。

在你的面前有2个按钮

1、按下红色按钮,你将有100%的概率得到100w

2、按下蓝色按钮,你将有50%的概率得到1个亿

请问,你会选择按下红色的按钮,还是蓝色的按钮呢?

你对这两个选项背后的答案好奇吗?如果好奇的话,一定记得买刘润先生的《底层逻辑1&2》来读上一读。

我想,当你读完它后,你一定会恍然大悟。

我祝福自己能习得一套属于自己的“系统化思维”

我也祝福我的朋友们都能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系统化思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底层逻辑》读后感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