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孩子记忆的敏感期

抓住孩子记忆的敏感期,第1张

新中国建国几十年为什么没有培养出杰出的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再看看民国时期:1917年北京大学教授名录中,梁漱溟,25岁;刘半农,27岁;胡适,27岁;刘文典,27岁;周作人,33岁;徐悲鸿,23岁。当时的大师年龄都比较小,而且是比较正常比较普遍的,不是仅仅是个例。再看看古代:孔子在二十岁的时候,就已经是鲁国六艺的专家了,司马迁在二十岁的时候,就称为汉朝最博学的学者了,苏东坡在二十岁就考中进士了。这也不是个例。

为什么我们今天的教育培养不出这么年轻的大师?原因就是教育方法不对,尤其是孩子没有童子功,没有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中对孩子的记忆培养不到位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抓住孩子记忆的敏感期,文章图片1,第2张

培养孩子一定要按照孩子成长的规律来进行。13岁之前,孩子逻辑能力没有形成,形象思维发达,对文字图案感兴趣,记忆力非常敏感,一篇文章,诵读几十遍就能背诵下来,而且不容易忘记,甚至终生不忘。所以,一定要抓住孩子这个敏感期进行教育,进行集中记忆训练。

记忆力对于一个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记忆力不强的人,很难在学习上有突出的表现。上面列举的那些民国期间的大师,都是小时候在私塾教育中有诵读背书的经历,一方面锻炼开发出了记忆力,一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传统经典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视野的开阔,童年开发出的能力不断被释放,引领着他们走向卓越。

孩子的记忆方式与成人的记忆方式不一样,孩子是拷贝式的记忆,只需要不断地重复,就记忆下来了,根本感觉不到困难和累。成人记忆东西需要先理解,否则是记不住的。成人记忆东西就感觉很累。所以,我们的老师和家长一说到孩子记忆的时候,就让孩子背,孩子既感觉到有压力,又感觉困难,还非常的累,其实多诵读几遍就可以了。没有掌握孩子记忆的特点,简单的事情做复杂了。

抓住孩子记忆的敏感期,文章图片2,第3张

培养孩子记忆力,传统教育就是让孩子从小进行经典诵读,通过大量的诵读,孩子的记忆力就培养出来了。大部分人对于从小培养孩子记忆力认可,但是对于培养孩子记忆力的方式感到费解,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他也不理解什么意思,怎么记忆下来啊。这就是不明白孩子的成长特点,拿成人的思维去看待孩子。对于孩子,他背诵“天玄地黄,宇宙洪荒”与背诵“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难度是一样的,因为他们都不理解。

我的孩子从小就诵读,记忆力到底如何,我始终没有检查过。有一天,她与我说,老师留作业要求背诵,她忘了,没有做。第二天课堂上老师检查的时候,她才想起来。怎么办?趁老师检查别人的时候,她只读了两遍就背下来了。

孩子在13岁前,年龄越小记忆力越强,理解力越差。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个时间差,该记忆的年龄一定要给他记忆。到了能理解的年龄再充分地给他理解。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情,才会事半功倍。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有智慧的妈妈,是在孩子重要的时期,做对重要的事情”。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抓住孩子记忆的敏感期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