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逢乱世终成一代医圣,一文带你了解张仲景与巨著《伤寒杂病论》
《三国演义》中神医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而处于同一时期与华佗并称建安神医的张仲景虽然名气略逊一筹,但对后世的贡献却不分伯仲,一位是外科圣手,一位是内科宗师,曾担任长沙太守的张仲景经常在衙署大堂问诊,因此'坐堂'一词流传至今,并撰写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以传后人,被后世尊称为'医圣',那么《伤寒杂病论》为何能成为后世从医者人人必读的重要医籍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张仲景与他的《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画像
乱世立志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生活年代约在公元二世纪中叶至公元三世纪初,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自幼酷爱医学并博览医书,汉灵帝时期被举为孝廉,任长沙太守,他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曾对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及著述原因进行过详细叙述。
《伤寒论》
东汉末年战乱四起,瘟疫肆虐,生灵涂炭。张仲景的家族中原有二百余人,自建安元年(196年)起,十年之内有三分之二的人去世,其中竟有七成死于伤寒病,人们迫切需要有效的医疗手段,但当时的官员多为利禄之辈,忙于争权夺利,庸医们各承家技,终始顺旧,不愿钻研医术,只知趁火打劫,这样的现状促使张仲景下决心钻研医学,“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通过对古代医书的研究,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吸取民间有益的医学经验,最终著成《伤寒杂病论》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传世巨著,这是继《黄帝内经》之后又一部影响后世的医学典籍,也是我国首部临床医学方面的著作。
《伤寒论》
古代一般将疾病分为外感病和内伤杂病两类,外感病是指外邪入侵人体引起的急性病症,主要表现为发热,其发病原因主要是“伤寒”,杂病是指除外感病之外的其他内伤病症,包括内科、外科、妇科等多科疾病,历代医家对两类病症都有不同程度的研究,提出过不少独到见解,但尚未有人进行过系统性的理论总结并提出适用于各种疾病的指导原则,直到东汉末年《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才解决了这个问题,书中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伤寒论》
《伤寒杂病论》原书共十六卷,成书后不久便散失于战火,西晋名医王叔和经过重新搜集整理才让此书得以保存,但直到宋朝之前并未广泛流传,北宋时期林亿等人重新整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前者专论伤寒,后者专论杂病,两书虽并非张仲景原著,但大部分内容都是张仲景的遗文,从书中内容来看,张仲景在传统中医理论方面取得了众多突破,代表汉朝医学的最高成就。
六经辨证
张仲景明确提出了“六经辨证”的理论,“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始见于《黄帝内经》,伤寒一曰太阳受病,二曰阳明受病,三曰少阳受病,四曰太阴受病,五曰少阴受病,六曰厥阴受病,应通过热病的发生与经络循行部位的临床表现来判断病属何经。
六经示意图
《伤寒论》虽以《黄帝内经》为基础,但在六经的辨证方法上有了较大发展,三阳三阴不再单指六条经络,还包括与之相关的脏腑。张仲景创造性的根据外感热病的各种症状将病情归纳为六大症候群,即: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前三种称为三阳病,后三种称为三阴病,每个症候群都以一系列明显的临床表现、体征、脉象为基本辨证依据,并对病症的转化过程进行研究,以准确辨认病理的变化。
《黄帝内经》
张仲景突破了《黄帝内经》中的相关论述,提出传经不拘时日,传受既可以顺经传,也可以越经传、逆经传,还可以两经合病,判断病属何经必须以临床表现为准,这一结论为准确掌握病候实质、分清病情的轻重缓急并做出切合实际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因此《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理论至今仍然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运用。
八纲辨证
张仲景还将临床表现出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症状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以此判定病症属性、部位深浅、抗病能力的不同表现,对疾病的诊治具备了纲领性的认识,这就是所谓的“八纲”。
八纲辨证示意图
张仲景将脉象分为阴阳两类,浮、数、洪、大、滑、灵等属于阳,沉、退、细、微、涩、弱等属于阴,“证”分为阴阳两类,“发热恶寒”为阳,“无热恶寒”为阴,“治”法也分阴阳两类以确定处方,如三阳多见阳脉,病机向表,属热属实,表者以麻黄汤发汗,上者以瓜蒂散催吐,热者以白虎汤清理,实者以承气汤发泻。反之,病在三阴多为阴症,病机向里,属寒属虚,应使用不同的处方治疗,“八纲”的提出为准确判断疾病部位、确定疾病性质提供了科学依据。
《伤寒论》
张仲景对特定疾病的治疗也突破了前人的理论,大胆提出新的观点,如《黄帝内经》记载:“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意思是初病三日,病在三阳,用汗法治疗;三日之后,病入三阴,转用下法,这在临床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伤寒论》
张仲景对此提出了自己的治疗原则:三阳病以消除病邪为主,三阴病以恢复机体抗病能力为主,在实际操作中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强调“随症施治”,后世把他的各种疗法总结为“八法”:邪在肌表用汗法、邪壅于上用吐法、邪实于里用下法、邪在半表半里用和法、寒症用温法、热症用清法、虚症用补法、积滞肿块类的病症用消法,根据不同情况可以多种方法配合使用。另外,张仲景还对针刺、灸、烙、温熨、药摩、润导、浸足、灌耳、吹耳、舌下含药等疗法进行了全面总结,使中医的治疗手段更加完善。
杂病与方剂
《金匮要略》是《伤寒杂病论》中的杂病部分,论述了内科、外科、妇科等疑难杂症的治疗方法,以中医整体思想为指导,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认为疾病都是整体功能失调、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体现,提出了脏腑经络病机与“八纲”相结合的辨证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方剂,《伤寒论》记载处方一百一十三个,《金匮要略》记载处方二百六十二个,除去重复,两书共收方剂二百六十九个,基本涵盖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
《金匮要略》
这些方剂均有严密精妙的配伍,例如桂枝与芍药配伍,若用量相同即为桂枝汤,若倍芍药即成治疗腹中急痛的小建中汤,桂枝汤加附子、葛根、人参、大黄、茯苓等可衍化出几十个方剂,其变化之妙与疗效之佳令人叹服,许多著名方剂时至今日仍然被广泛使用。
桂枝汤
在剂型上张仲景亦大胆创新,其种类之多大大超越了之前的各种方书,包括汤剂、丸剂、散剂、膏剂、酒剂、洗剂、浴剂、熏剂、滴耳剂、灌鼻剂、吹鼻剂、灌肠剂等。此外,书中对各种剂型的制法记载甚详,对汤剂的煎法、服法也交代颇细,因此后世称《伤寒杂病论》为“方书之祖”,称该书所列方剂为“经方”。
《伤寒论》
《伤寒杂病论》中还有大量中医辨证施治的成功范例,张仲景对黄疸、肠痈、肿痈、痢疾等病的治疗,至今仍然具有实用价值。例如黄疸病,根据病因和症候特点可分为酒疸、谷疸、黑疸等,其病机多与湿热相关,主张以清热利湿为治疗原则,偏热者以清热为主,用茵陈蒿汤与栀子柏皮汤;偏湿者以利尿为主,用五苓散;湿热并重者则清热利湿,用茵陈五苓散,时至今日中医对黄疸的治疗依然遵循以上原则,又如对肠痈(类似阑尾炎),选用的代表性方剂是“大黄牡丹皮汤”和“薏苡附子败酱散”,这也是目前治疗阑尾炎的基本方法之一。
《伤寒论》
在外科疾病方面,张仲景发明了猪胆汁灌汤法,将患肢抬高以治疗大腿肿痛,坚硬如石等,在妇科疾病方面,他对癔病、妊娠恶阻、产后病、瘤肿等均有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伤寒杂病论》中还收集了许多急救方法,例如对自缢、食物中毒等的救治就颇有成效,其中自缢的解救方法近似现代的人工呼吸。
医圣祠
综上所述,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不但提出了一套以“六经”、“八纲”、“八法”为主的中医辨证施治理论,并且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大量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与成功范例,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专著的科学价值越来越突显,成为后世从医者人人必读的重要医籍,其影响力远超国界,张仲景也因在医学方面的杰出贡献被后人称为“医圣”,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世不断探索。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