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闽景:高质量的学习流程再造,我有10个方向性建议

倪闽景:高质量的学习流程再造,我有10个方向性建议,第1张

倪闽景:高质量的学习流程再造,我有10个方向性建议,图片,第2张  


01

质量问题,

其实是价值判断问题


前几年我去南非出访,在机场看到了一张图。

倪闽景:高质量的学习流程再造,我有10个方向性建议,图片,第3张

Some things become more valuable over time. Just look at the piece of coal on the left.(有些东西时间越久远就越有价值,请看左边的一块碳。)

这图让我突然领悟了组织的强大力量,同样是碳原子,如果杂乱无章,可能就是一块木炭;如果是层状结构,它就是石墨;如果是金字塔型,它就是钻石;如果是60个碳原子形成一个足球形状,它就是巴基球;如果能形成一层薄薄的膜,它就是石墨烯。

倪闽景:高质量的学习流程再造,我有10个方向性建议,图片,第4张

从左往右依次为:石墨、钻石、巴基球、石墨烯的碳原子组织结构

这里有必要强调,我们不能说巴基球、钻石、石墨烯就是高质量,木炭、石墨就是低质量。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石墨和木炭,在做可燃物的时候,木炭就是高质量的,在做铅笔和电极的时候,石墨就是高质量的。

因此,质量问题实际上是个价值判断的问题

对教育来说,同样的教师、学生,同样的教学要求和内容,通过不同的学习组织方式和流程,也会有很不一样的质量。但我们不能说,培养出出类拔萃的人才就是教育高质量,而让普通孩子有一个幸福健康的未来,就质量不高。

因此,学习的组织同样要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如果教育者认为教育高质量仅仅是名校的升学率,那么学校所有的资源就会围绕着应试展开。这所学校有可能是一所名校,但不见得是一所高质量的学校。


02

办学质量高低,

在于教育价值空间大小


学校的办学质量不是物质空间的差异,更不是升学率的高低,而是教育价值空间大小的差异。所谓的教育价值空间,就是教育者能为学生发展提供多少的可能性。

今天的话题是:“学习的组织:学习流程变革,一场多样态的一线探索”。学习的组织,翻译过来就是学校课程、学习流程,从教师角度来看就是指教学,因此这实际上是有关课程和教学变革的话题。

学习组织和学习流程再造,只有按照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和多样化的学习者,提供多样态的学习体验,培育丰富多样的人才群体,才是真正的教育高质量

通过学习的组织来实现教育高质量,来自于三个方面:

一是校内外教育资源转化为教育实际效能的空间;二是人和人之间发生教育关系的空间;三是每一个人内在的心灵思想空间。

这三个空间和学校是否在大城市没有关系,甚至在海岛上也有可能拥有巨大的价值空间。而对价值空间来说,大家都是公平的,差别只在于校长、老师和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执行力。

抗战时期,浙江大学西迁到遵义湄潭,就在一座小小的破庙里办学,但浙大达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培养了大量栋梁之才。主要原因就是,那时的老师天天和学生朝夕相处,师生在恶劣的环境下都在为报效国家而努力学习。这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就是一所好学校价值空间巨大的真实体现。

浙江大学在遵义湄潭的校园


03

高质量的学习流程再造,

我有10个方向性建议


教育高质量从何而来?我认为有两个渠道:一个是通过文化积累;二是通过创新性变革。文化积累实际上是前人有价值的创新留存下来的经典,因此学校的价值空间,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创新

我曾经非常仔细地观察不同学校的创新策略,把能收集到的各种各样有趣的创新汇集在一起,希望可以破解学校创新变革的密码。

虽然我对这些学校的创新由衷地赞叹,但结论十分残酷,真正有价值的学校创新性变革根本没有规律可循。也许正是因为没有规律,才称得上创新,才为学校变革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当然,对于“学习的组织”,还是可以给校长们、老师们提供10项建设性建议。

第一,用大概念提升学校办学境界

什么是大概念?就是要把学校的发展目标融合到时代发展的命题当中,有前瞻性、有超前性,能够提升大家的境界,大家会回到目标把学校提升起来,学习的组织也是如此。

马斯克在美国建了一所为未来在火星上生存的人而创立的学校,把它称为火星人学校。我认为,这就是属于用大概念提升学校办学境界的一个办法。

第二,用价值认同凝聚家校力量

现代社会的特点就是价值观多元,如果能够通过各种办法让家长甚至社会力量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学校价值空间就打开了。

善用家长力量,是现代学校的标志之一。现在,北京和成都开设了一些小微学校,比如成都好奇学校,它的期末考试是一场演出,它还开设了情书课、死亡课、吹牛课、飞盘课、常识课、自治课、工程课,会举办通宵节、阅读联赛等活动,这样的学校就大量地利用了家长资源,而这些课程从名称开始对孩子们就充满了吸引力。

第三,用信息化促进多样化

多样化代表的是创造力,但信息技术在技术层面有两面性,信息化十分容易让教育教学演变为大一统的力量,使学校和学生变成一个样子。

同样,信息化也有强大的力量,可以让每个老师教得不一样,让每个孩子学得不一样,让每一所学校变得更不一样。而教育多样化,才是良好教育生态的特征。

从学习的流程变革来看,基于信息化至少可以有以下10种新的学习方式

  • 线索构建学习

  • 自组织学习

  • 多路径学习

  • 生产者学习

  • 自适应学习

  • 互动游戏学习

  • 数形结合学习

  • 视界转换增强现实学习(元宇宙)

  • 探究建模学习

  • 跨时空协作学习


第四,用系统的课程思维凸显学校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需要通过每个细微的环节体现,否则它永远只是理念。

我曾经拜访过新加坡榜鹅小学,他们的办学理念是“合作”。如何在学习的组织当中体现?这所学校的做法是,每一个墙面,都由班级所有孩子自己制作不同的陶艺小品来拼成一幅主题壁画。

新加坡榜鹅小学的一幅“池塘”主题壁画

上图中的墙面是池塘主题,孩子们有个做个小鱼,有的做个贝壳等等,烧制好以后再将它们拼成壁画。这就是合作的体现。

他们的美术课上,每个孩子画一幅小小的画,下课后老师也会把每个孩子的作品拼成一幅大的作品来呈现。

第五,用开放的态度整合校外资源

利用周边资源,地处乡村的九渡河小学成为当地最受关注的学校


每所学校都有周边环境,环境实际上就是学校生长的根。北京九渡河小学,是地处北京远郊怀柔区的一所山村学校。孩子们可以在社团课上做木工、捏陶泥、晒果干,极具乡土气息。学校立足周边乡土资源,通过招募有一技之长的乡村教育合伙人(很多是非遗传承人),在乡下迅速扩大了学校的价值空间,实现了“脚下有根、胸中有志、眼里有光”的育人目标。

第六,用积累形成学校和教师自身的特色
常州前黄高级中学自然博物馆内景

江苏常州前黄高级中学,建设有很多专业标本馆,鸟类、蝴蝶等,很多省级自然博物馆可能都比不上。上图馆藏中,左边是一个骆驼标本,右边是全球最长的中华鲟标本。中华鲟标本怎么来的?是因为这所学校40多年前的一位生物老师特别爱制作标本,这位老师在那个年代花钱把它买过来自己制作而成。

随着时间累积,学校渐渐形成了博物馆藏特色。而有了特色,全体校友和其他社会资源汇集,又加速了这一特色的形成。比如,当地一位区领导从美国访问归来,带回一只白头海雕(美国国徽上的动物)标本,也捐给了学校博物馆。

第七,用评价杠杆让教育增值

教育活动不是线性的,而是在关键点上发挥作用。评价如果在关键点上能够起到杠杆作用的话,往往可以撬动孩子们学习的热情。

孩子有学习困难,不应嫌弃,这正是教育的机会空间。有句话叫“生命有缝,阳光才能照进来”,只要教育者明白教育的力量是提升人而非选拔人,教育的评价空间就打开了。

所谓评价,就是一个教育价值判断的问题。平时测验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学生学习当中的问题,然后让孩子也发现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改进它,形成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当学生考了59分,为什么需要流程再造?

我曾多次分享“59分的学习流程再造”的案例,还引起了一些争议,今天索性一次讲清楚。
我做校长的时候,学校有规定,学生如果平时考试考了59分,老师必须找这个孩子谈话,不能视而不见,这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环节,就是流程再造。
老师可以面批,“这道题目你好好做应该没问题的,是不是粗心了……”之类。面批后孩子会觉得老师很关心他,回去会更加努力学习。老师还可以和学生商量,这次可多给1分到60分,但下次考试要还2分回来,等等。

当孩子考了59分,灵活地流程再造,会使得考试的评价杠杆发挥出正向作用。如果老师对59分不做任何处理,学生可能会恨老师甚至严重到放弃这个学科。这时,考试评价所起的就是反作用。
第八,用低结构设计让学生有自由的表达空间

可供孩子们自由创作的墙壁

什么叫低结构?就是给孩子一个门槛较低的平台,让他们可以方便地、积极地参与。上海一所学校把教室墙壁刷成了可以用水、布轻易擦掉的白板漆。因为这样一个小改变,孩子们可以用水笔在墙上随时画画、打草稿,一下子就让教室里充满趣味。

第九,让学生们在真实世界中持续发现真问题

新课标最大的导向是核心素养培育,怎么实现?具体实施路径包含增加学科实践和综合活动,其实质就是让孩子们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在真实世界当中发现问题。让学生学到的学科知识,能在学科实践和综合活动中得到应用的机会,并由此体验到知识的力量和学习的意义。

上海徐汇区康健外国语实验小学,有一个“4+1”的课程架构,每周5天里有4天是分学科的课程教学模式,有1天是教师包班开展跨学科项目学习。

上海小学是五年制的,学校每个年级刚好可以拿出一天来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类场馆,让学生跑出教室,开展各种各样系列化的实践活动。比如有一天是“野外生存”,学生们可以到周边公园里去学习钻木取火、搭帐篷,自己搭灶头、烤火、做饭,把平时学到的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第十,我认为也是最重要的,在学习的组织过程中,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来解决问题

实事求是,就是直面学校教育中真实的困难,而不是为改革而改革。云南华坪女中的张桂梅校长,我们最崇敬她的地方,就是她实事求是的办学态度。她也尝试过用艺术教育等方式,进行学校组织变革等,但是效果不好。最后,她选择了让山里的女孩子们从认命变为不认命,从柔弱变为强大,用刻苦学习来改变命运,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这种实事求是的做法,也是教育多样化的、多样态的一种呈现方式。

今天,我用这10种学习的组织方式,给学习流程再造提供方向性的指引,希望大家有所受益。


技术是圆的,稍微给一点推动力它就会滚滚向前,但教育是方的,教育变革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人的头是圆的,但人的思维却是方的,所以才叫思维方法、思维方式。思维方式不会自然发生改变,它需要推动力。只有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坚韧不拔,我们才有可能实现学习的组织流程变革,最终促进教育的发展。


作者 倪闽景(上海市教委副主任

来源 | 文章据作者在第九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主论坛主题演讲整理

责编 | 三石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倪闽景:高质量的学习流程再造,我有10个方向性建议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