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徙,第1张

工作以前,我是一个几乎不用微信聊天的人,微信好友零零总总只有十几人。那时候,韩寒的“ONE一个”App刚上线不久,还是文艺青年与普通青年的界定依据,我每天必看,意犹未尽。

大学的时光悠哉惬意,为了打发时间,仅靠一个每天只有一句话一篇文章的App当然不够。空闲之余,我接触到了微信的公众号功能,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世相”、“利维坦”、“单读”、“黑蓝”、“楚尘文化”……它们都各有特点。对一个爱好文学和心理学的外行人来说,能看到这些公众号里观点新颖、知识丰富、语言优美的文章,实属幸福。

慢慢地,我不怎么看“ONE一个”了,偶尔翻看也是快速略过,都不怎么记得内容写了什么。某天,我惊讶地发现网络上居然有作家批判它,陆陆续续批评的声音越来越多,我也将它卸载了。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如今“ONE一个”App的用户数量远比当年多得多得多。

几乎所有越来越大众的艺术类创作都无可避免会走到被人们谈论“初心”的地步。文艺青年极易因艺术作品的独特价值观聚集起来;普通青年却不受此诱惑,吸引他们的是聚集起来的人群。当文艺青年聚集的领地有越来越多的普通青年加入,为了划清界限,文艺青年们只好抽身开辟下一处领地。这时候,创作者只好做出选择,是与文艺青年一同离开,还是留在原地等待更多的普通青年加入?答案一直都很简单。

作为一个文艺青年(可能是吧),在我看来,这里面没有那么多值得讨论、批判的必要。不管是普通青年加入领地,还是创作者不愿离开,都不是我们有权力阻止或要求的事情。人的细胞每隔七年就会全部更新一次,七年后,“我”是不是“我”都说不准。“初心”这种东西,说到底,在时间的波涛长河中,早已更改了形状也未可知。

我只是难过,那些振奋与共鸣只留在了记忆中。

记得当年看“世相”的时候,几乎每天都是守着更新第一时间将文章看完,因为说不准过几分钟文章就被封了。那种紧张刺激的感觉与文章传递的新颖观点相辅相成,着实让我深刻地感觉到文艺青年集体的心理满足感。

果不其然,“世相”被封了。

再开的时候,“世相”更名为“新世相”,我很开心。自然,它越做越好,只是再没有给我振奋的感觉。

可能这就是文艺青年的现状,一边迁徙,一边试图建造村落。

然而俗世的村落总那么庞大,我唯一的担忧,也只是害怕我们再也找不到彼此罢了。


如果你觉得文章还不错,请向朋友推荐一下,或者转发至朋友圈,有更多的人支持,我们才更有动力迁徙,第2张。也欢迎你提出意见或者建议,更欢迎共同交流对文章的看法和评论。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迁徙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