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执业护士指导血液病之淋巴瘤护理二
临床表现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发病高峰年龄为31 ~ 40岁,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高峰略向前。男女比例为2 ~ 3: 1。
第一,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发病
浅表淋巴结发病居多,HD多于NHL。颈部是最受影响的淋巴结,其次是腋窝和腹股沟。一般无痛,进行性肿胀,硬度适中。早期可移动,晚期粘连、多个肿大淋巴结融合成块。有些HD患者的淋巴结肿大在一定时间可以暂时停止,甚至缩小,以至于误诊为淋巴结炎或淋巴结肿大。
深部淋巴结尤其是纵隔淋巴结的发病,可压迫上腔静脉,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还可压迫气管、食管、喉返神经,导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纵隔NHL并发淋巴肉瘤细胞白血病较为常见。而年轻女性纵隔第一HD多为结节性硬化,往往对治疗反应不满意。
腹膜后淋巴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尤其是NHL,可引起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临床诊断困难。
淋巴瘤起源于咽淋巴环,多见于NHL,常伴有膈下侵犯。症状包括喉咙痛、异物感、呼吸困难和声音嘶哑。
起源于脾、肝的淋巴瘤少见,但在病程中侵犯脾、肝较为常见,尤其是脾脏受累。肝脏的病变是从脾通过静脉传播的。肝肿大和黄疸是常见症状。少数病人有类似肝硬化的门脉高压。
第二,结外疾病的发作
除淋巴组织外,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其中以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最为常见。胃和高位肠道淋巴瘤可出现上腹痛和呕吐等症状。小肠淋巴瘤好发于回盲部,常伴有慢性腹泻、脂肪性腹泻、肠梗阻。
原发性皮肤病较为罕见(称为蕈样肉芽肿),但淋巴瘤的皮肤体征较为常见,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表现。具体表现有肿块、结节、浸润性斑块、溃疡、丘疹等。非特异性表现包括瘙痒、带状疱疹、获得性鱼鳞病、干皮病、剥脱性红皮病、结节性红斑、皮肤异色症等。
此外,还有少数病例原发肺、骨、泌尿道和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各种症状。
第三,全身症状
全身无力、消瘦、食欲不振、盗汗和不规则发热是常见的。少数HD患者可能出现周期性发热(称为Pel-Ebstein热)。
位律师回复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