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施治撮要,第1张

面瘫者,西医谓之面周围神经麻痹症,或称“面神经炎”,俗称“歪嘴巴"、“吊线风”等,典型症状是(多在晨起)突发口眼歪斜或伴口角流涎,患者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中医认为是风中经络,病机为内津因耗散过甚或素体不足而遇外风(常兼带状疱疹病毒)侵袭,络脉失养受损而致。其治,内服为主,外治为辅。

一、内服药物有
①解语汤,出自《医学心悟》,从孙一奎《赤水玄珠》及王肯堂《证治准绳》化裁而来,方剂组成:当归、丹参各20,白附子、菖蒲、胆星、远志、天麻、赤芍、地龙各15,羌活、全虫、甘草各10,木香7。
②牵正散,出自《杨氏家藏方》,方剂组成:白附子、僵蚕、全蝎各等份,研末为散,每服1~3克。
该两方有的放矢,速治其标,半月内速愈为理想,延至三个月为缓图。


而固本之治,仍宜培建中州,生化有源,方为上治。
培建中州,从调和营卫(桂枝汤法)入手,或建中或理中或直补津液。

标本同治者,汤剂速固其本,丸散缓治其标,寓攻于补,邪去正复。


当然,不可胶柱鼓瑟,整体仍应遵六经施治

二、外治宜针法,按摩等,短期疗效称佳。


针法备略如下:

①轻症:

针取人中、承浆,及未歪之面侧,取地仓、颊车、颧髎、阳白、四白、大迎,辅针,手部合谷、四缝。

②重症:

阳白透鱼腰,四白透承泣,太阳透颧髎,攒竹透丝竹空,地仓透颊车,口禾髎透巨髎。辅针:曲池,合谷,列缺。

取穴同身寸及详解针法

人中:督脉穴,人中沟上1/3与中1/3处。

承浆:任脉穴,在面部,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地仓:胃经(手足阳明与阳跷交会)穴,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斜刺或平刺五至八分。

颊车:胃经穴,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当咀嚼肌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直刺三至五分,平刺五分至一寸。

太阳:经外奇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上方。

颧髎:手太阳穴,在面部颧骨最高点下缘,目外眦直下凹陷中。

阳白:胆经(胆与阳维交会)穴,在头部眉上1寸,瞳孔直上,正坐,眼向前平视,自眉中直上一横指处。

鱼腰:经外奇穴,在额部,正坐或仰卧位,目正视瞳孔直上,眉毛中央,按压有痛感处。

四白:胃经穴,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不可深,直刺或斜刺三至五分。

承泣:胃经(胃经与阳跷、任脉交会)穴,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眶与眶下缘之间。以左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紧靠眶缘缓慢直刺五分至一寸半,不宜提插,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

大迎:胃经穴,在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前缘,当面动脉搏动处。避开动脉,斜刺或平刺三至五分。

合谷:手阳明原穴,又名虎口,在手背第1、2掌骨之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攒竹:足太阳穴,在面部,眉头凹陷中,皱眉,眉毛内侧端有一隆起处。

丝竹空:手少阳穴,在面部,眉梢凹陷中。

口禾髎:手阳明穴,在面部,横平人中沟上1/3与下2/3交点,鼻孔外缘直下,平鼻唇沟上1/3处。

巨髎:胃经穴(胃与阳跷交会穴),在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当鼻唇沟外侧。斜刺或平刺三至五分。

曲池:手阳明合穴,又名阳泽,鬼臣,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直刺5分至1寸。

列缺:手太阴络穴,八脉交会,通任脉,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横纹肌与拇展肌腱之间,向上斜刺0.3一0.5寸。

附:带状疱疹(蛇盘疮、缠腰火丹)施治

一、外治:

①二味拔毒散(明矾、雄黄)或外搽利福平眼药水。

②另有蚯蚓粪隔筛灸秘法,必愈。另单方用杠板归煎水外洗。

二、内服:

①湿热为患,用龙胆泻肝汤;

②瓜蒌15至60克,生草5至10克,红花5克,亦可酌加板兰根10克增效。

附:带状疱疹后遗症施治

1、疼痛

①全蝎30g为末,早晚各服3g。

②丁香9g,郁金9g,柴胡9g,枳壳9g,川芎9g,赤芍9g,板蓝根30g,甘草9g(疼痛严重者可加五灵脂、蒲黄、冰片,共为细末,每次3~5g,温水送服)。

2、患处久留色素沉着

可配桃仁、红花、赤芍等药;若病发于头面者,可配菊花、蔓荆子、钩藤等药。

特别提示和警告:不可在缺乏学术体系支撑或无中医师指导的情况下,乱试针药。

关注我,敝人更新文章时会有提示。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面瘫施治撮要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