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铁路:铁路医院曾经的医疗巡诊

吉林铁路:铁路医院曾经的医疗巡诊,第1张

作者:优雅的胡子(吴永刚-Max)

冠状肺炎疫情袭来,医疗卫生一下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一解燃眉的防疫诊疗自不在话下,从防微杜渐的角度审视,涉及医疗卫生的每个环节又何尝不该受到重视?事实上,自解放后,无论公立医院还是企业下辖的医疗单位,为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诊疗需求,推行过很多因地制宜的举措——有新创的办法,也有继承、发展的老传统。在吉林市,铁路系统医院的医疗巡诊制,就因其具有鲜明的特点而在医疗卫生历史上留下闪光的一笔。回眸过往,即便是在医疗资源布局日益优化的今天,这种巡诊制度仍有值得借鉴之处。

吉林铁路:铁路医院曾经的医疗巡诊,第2张

满铁医院旧影,取自《吉林旧影》

吉林城以西医为核心的现代医疗体系萌芽于晚清。1896年英国基督教会神甫高积善(James Greig)在经过数年准备后,正式创办教会医疗机构——吉林施医院,开吉林西医诊疗先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吉林城建立了“吉林官医院”,这是一所具有政府背景,以“广济贫困,保护健康”为宗旨的公共医疗机构,只不过这所医院的规模、诊疗条件有限,还无法满足全社会对现代医疗卫生的需求。为此,吉林城先后出现了许多中国人和外籍侨民设立的私立医院,如郭路加先生在粮米行街(今北京路)设立的路加医院,孙宗尧先生在三道码头街(今珲春街)设立的希天医院等。

宣统元年(1909年)日本医学士石桥三郎在二道码头(今和龙街)创办了“东洋医院”。这所医院的规模不大,收治病人也不多,经营得并不红火。平淡经营至1914年,这所医院却迎来了转机。这一年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地方部设置卫生科,收回了一直由满铁大连医院负责的医疗行政领导权。为向员工提供诊疗服务,满铁随着渗透触手所及的地区,接收了很多地方医院。由于当时吉林城修筑完毕的铁路已被日本势力染指,且日本帝国主义也对未来途经吉林的规划路线有了非分打算,因而在1914年9月,满铁——日本侵略中国的急先锋出面接管了私立的吉林东洋医院,变为满铁卫生体系内的企业医院,以这家医院作为之后鲸吞中国铁路权益时的医疗卫生保障。医院的名称医院也更名为满铁医院。1923年11月,满铁医院迁址吉林大马路(今重庆街)新建的院址。新落成的医院增加了诊疗科目,添置医疗器械,规模较之前有了一定程度的扩大。

随着吉林周边新的铁路线路的不断修筑,加之与铁路配套的相关产业增多,铁路职工人数与日俱增。铁路系统自身有着许多特点:点多线长,许多职工工作地点处于动态变化,许多职工及家属住所分散偏僻,静态的医疗集中点无法满足铁路职工对医疗的需求。特别是吉敦铁路及其延伸线路修筑后,诸如窝集口、窝瓜站等许多火车站身处尚未完全开发的原始森林之中,人烟稀少,居住分散。不要说西医,就是患病后看看中医都很难困难。一些支线小站,铁路职员配备更少,一旦生重病,对火车正常运行势必产生不利影响。

为保障铁路运营顺畅,向铁路沿线满铁职员,特别是偏远地区的满铁职员提供医疗服务,从1923年开始,满铁每年会利用暑假空闲,组织当时的满洲医科大学学生成立巡回医疗团,到偏远地区巡回医疗。1926年开始,每年又安排吉林的满铁医院利用冬季该医院病人少的季节,到“东满”和“间岛”地区进行巡回医疗。此即医疗巡诊制度的开端。

吉林铁路:铁路医院曾经的医疗巡诊,第3张

《满洲开发四十年史》中附表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侵略者在东北的殖民掠夺愈发肆无忌惮。在几近疯狂的修筑铁路过程中,他们也在偏远地区设置了一些便利的医疗设施。到1932年时,由于医疗保健设施布局日渐完备,满铁医院医疗巡诊制度才告一段落。

仅从制度设置看,医疗巡诊制度是在医疗布局不完备时,比较科学有效的举措。其相对及时地对沿线职工进行诊疗处置,满足了满铁职员的医疗卫生需求,保障了铁路生产运营的正常。然而此项巡诊制度从设置那天起,就是主要针对满铁员工的一项福利,铁路沿线大多数居民百姓与这项制度基本无缘。

非但沿途百姓如此,在吉林城内普通中国籍员工甚至不能随便在满铁医院就诊。1942年秋,吉林铁道局吉林医院(1937年由满铁医院更名)不仅有了传染、内科、外科等病房,还添置了放射线、药房,化验、妇科,手术室副楼也已落成,诊疗条件很好。可是能进入这家医院就诊的主要是日本人和伪满铁路局的五、六个高级职员,大部分中国铁路职工却被委托给大东门的“宽仁医院”进行诊疗!

吉林铁路:铁路医院曾经的医疗巡诊,第4张

吉林铁路中心医院旧办公楼

吉林市解放后,由于历史原因及铁路系统的运营特点,铁路医院仍在铁路系统内得以保留。五十年代,吉林铁路医院一方面克服种种不利因素,加大基层卫生组织建设,另一方面也积极组织医疗力量,深入吉林铁路局下辖的站段车间和住宅区,积极防治各种传染病。特别是吉林地区1954年流感爆发和1955年小儿猩红热流行,凸显出在高水平的医生带领下开展诊疗救治的优势。

随着吉林铁路局的不断发展,为提高铁路沿线医疗救治水平,真正为边远地区的铁路职工服务,巡诊传统逐渐超出了传染病的界限,形成了一种机制。从1965年4月开始,受吉林铁路局委派,吉林铁路医院先后组织4批医疗队深入铁路沿线车站工区开展医疗服务。其中深入通化、梅河口、图们、敦化医院的医疗小分队,在救治泉阳等地流行性出血热和浑江(今白山市)、蛟河等地防止伤寒病等“战斗”中,均发挥了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吉林铁路:铁路医院曾经的医疗巡诊,第5张

1984年参加卫生列车活动的巡诊医护人员合影

1983年,吉林铁路局与沈阳铁路局合并,吉林铁路医院更名为“沈阳铁路局吉林中心医院”。原来巡诊的医疗小分队被赋予了更高的使命——1984年1月,受沈阳铁路局委托,沈铁吉林中心医院第一次组织参与了“卫生列车”巡诊活动。卫生列车由当时医院的副院长李介仁带队,成员包括儿科主任李首春、外科主任马骧、内一科副主任黄一鸣、内三科副主任王瑞生、妇产科副主任陈凤岐、耳鼻喉科副主任张学礼、护理部主任孙桂香、眼科副主任徐兴中,以及检验、放射、药剂、护理等各科室精兵强将——在当时可谓阵容强大、实力不俗。此次卫生列车主要在吉林分局和通化分局等地巡回诊疗,为一线铁路职工和家属送医送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社会的医疗水平较改革开放前有了极大的提高,企业办社会以补充社会服务不足的基础已经发生了改变。2004年7月1日,顺应发展需要,沈铁吉林中心医院整体移交吉林市卫生局管理,其所拥有的医疗资源被融入整体配置的大体系中。伴随着新时期以社区医疗为核心的基层医疗组织布局的不断完善,巡回诊疗逐步淡出,成为一段值得缅怀的历史。

吉林铁路:铁路医院曾经的医疗巡诊,第6张

卫生列车在偏远地区诊疗,图片取自互联网

时光荏苒,无论解放前还是解放后,铁路系统内的医疗巡诊的潮起潮落,似乎都是针对医疗资源匮乏和配置不均而与时代发展产生共振的结果。当我们冷静审视这一制度与医疗水平发展实际时,不难发现,临床经验的强弱、诊疗水平的参差,也一直默默存在。从这个角度讲,尽管当下高水平医生自身工作已然负任蒙劳,但很多被疑难杂症折磨的病患仍在偏远之处求医无门。因而曾经的巡诊制度,似乎不该被轻易摒弃。

本文为优雅的胡子原创文章,其他自媒体转载须经作者同意。参考资料《吉林市昌邑区志》、《满洲开发四十年史》、《吉林市铁路中心医院院志》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吉林铁路:铁路医院曾经的医疗巡诊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