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清吉林市一商店是怎么来的,却说不清吉林市华联商场是怎么没的

说得清吉林市一商店是怎么来的,却说不清吉林市华联商场是怎么没的,第1张

在如今,许多年轻人对计划经济时期的吉林市大多不甚了解,对一些老商业企业,能知道二商店、三商店、四商店等知名商场的名称和掌故,就足以令人欣慰了。至于南京街上的吉林市一商店,由于早已成为历史,如今知晓其变迁始末者则很少了。

吉林市一商店成立较早。据相关史料记载:1951年12月,吉林市百货公司第一商店在繁华热闹的吉林市南京街中段开业。而后,先于一商店成立的吉林百货公司营业部改名为二商店(当时位于河南街和兴隆旧址),百货公司第一门市部改名为三商店(伪满拓殖株式会社旧址),河南街义顺盛百货商店旧址又开设了四商店。也许是“一”字蕴含了太多竞争情愫,在一商店初设时期,各项工作皆踊跃争先。1952年,一商店营业员孙义芝被评为东北地区劳动模范,1955年时,又被评为全国商业系统先进工作者、团中央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在五十年代初,获得这种荣誉,在行业内无疑是具有标杆意义的。

然而影响一个集体不断壮大的因素绝非踊跃争先就能实现。在随后的发展中,因地缘因素,一商店前进的速度远不及迁往江北的二商店,以及站上昌邑、船营两区商业制高点的三商店和四商店。一商店更多地有了一种向专业商店发展的倾向。1971年,为了支持地方工业生产,一商店改名为吉林市地方产品商店,1973年才又恢复了原来的名字。另外,在一商店还设有涉外商店“吉林市友谊商店”(1981年迁往百货大楼五楼)。不过在几十年前,一商店所在的南京街上,不仅有吉林市最大的百货批发行业企业——吉林百货站,还在附近以交电站车辆商场为核心,发展形成了吉林市自行车销售市场。密集的客流、特殊的消费倾向,使得一商店所在的大东门地区,商圈效应不容小觑。

到了1984年9月,“为了搞活大中型企业,本着'划细、简政、放权’的原则”,吉林市商业系统的批零单位进行了一次重要整合。其中一商店由吉林市百货公司划出,与百货公司纺服科的服装部合并成立一家专业公司——吉林市服装针织品批发公司,公司设在光华路百货公司,一商店则作为批发公司的零售窗口,更名为吉林市服装百货商店。不过这次改革并未让一商店踏上发展坦途,反倒是后来商店发生的火灾,使得商店有了原址重建新营业楼的机会。

1989年4月,南京街上,一商店新建营业大楼开始使用,商店名称也随后为华联商场。据当年的宣传资料显示,那时候华联商场有职工210人,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由3层营业楼、1层办公楼组成,营业楼安装柜台近400节,经营品种近万种,主要有针织纺织、服装鞋帽、大小百货、五金家电、办公用品、烟酒糖茶等。

遗憾的是这个华联商场并没有在上世纪末的市场经济大潮中闯出新天地,反倒是在各种内因外因下逐步消沉,最终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解体。营业楼曾一度兴办过“跳蚤市场”,后来也未能坚持下去,楼房也归由吉林市公安局用作服务大厅。随着吉林市公安街迁出,该楼除门市药店外,目前为封闭状态。

曾和友人聊到一商店的没落,听到多种种说法,其中既有捕风捉影的风花雪月,也有时不利兮的扼腕叹息。选择略靠谱的说法如下:一是解放路改建后,原有的南京街商圈因道路的切割而不再完整,加之后来路中间隔离带的设置,一商店位置预发缺发商业价值。二是从九十年代末开始,吉林市传统商业扩容太快,市场供给大于市场需求的大环境下,由于一商店自身规模不大,经营品种分散且门槛不高,在规模更大的同业竞争下,最终被淘汰。三是在南京街百货站以及红极一时的自行车销售行业先后步入下坡路后,附近新兴医药行业不断壮大,对传统百货业形成挤压。当然这些,只是一商店及华联商场衰落的客观原因。

在一商店——华联商场消失多年后的今天,吉林市的经济现状已非昔日可比,甚至在今时,单纯追溯传统商业的没落亦不合时宜,毕竟在当下,如何抵御虚拟经济的打压,振兴范围更宽泛的实体经济,似乎才更有现实意义……

说得清吉林市一商店是怎么来的,却说不清吉林市华联商场是怎么没的,第2张说得清吉林市一商店是怎么来的,却说不清吉林市华联商场是怎么没的,第3张

说得清吉林市一商店是怎么来的,却说不清吉林市华联商场是怎么没的,第4张

另:本有一张老一商店门前的黑白照,近日确认遗失,只能将一些后来的彩色图片奉上。

更多相关内容,请点击下方链接阅读

八十年代吉林市国营百货商店的演变
吉林市三商店的历史记忆

寻找吉林市东方商厦的历史影像

吉林市六商店的最后商事

本文为优雅的胡子原创文章,其他自媒体转载须经作者同意。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说得清吉林市一商店是怎么来的,却说不清吉林市华联商场是怎么没的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