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升华七律诗 不忝,第1张

不忝

惯以吟讴循格律,裁每戒有方圆。

涂笺屡法三年碧,走笔常求七日鲜。

可诩能为鉴前影,唯羞不是枕中编。

忝然启请伯牙意,得否谐声五十弦?

【注释】读三华集《樱桃》诗,依韵而咏他事。原诗云:“江南四月樱桃熟,压树骈枝个个圆。色比丹砂饶莹泽,味方崖宻更甘鲜。退朝擎出从霄汉,入药甞来记简编。却笑明光空自种,文园病渇巳经年。”依韵诗作于2023年3月30日。

这首诗的意思是:已经习惯了总是以自己的吟讴去遵循格律,裁诗之时每每警戒有一个可鉴的方圆。在吟笺上涂抹屡屡师法三年化碧,辛勤走笔常常寻求七日之鲜。值得夸许的是这些诗都可以作为鉴前之影,只是很羞愧没有能力写成枕中之编。不揣冒昧地请问伯牙之意,能否和谐地声扣五十琴弦?

首联中的“方圆”,指方法、准则。见唐代诗人李华的《咏史》之四:“得罪因怀璧,防身辄控弦。三军求裂土,万里讵闻天。魏阙心犹在,旗门首已悬。如何得良吏,一为制方圆。”又见唐代诗人张乔的《咏棋子赠弈僧》诗:“黑白谁能用入玄,千回生死体方圆。空门说得恒沙劫,应笑终年为一先。”还见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偶吟》诗:“人生变改故无穷,昔是朝官今野翁。久寄形于朱紫内,渐抽身入蕙荷中。无情水任方圆器,不系舟随去住风。犹有鲈鱼莼菜兴,来春或拟往江东。”

颔联中的“三年碧”,指忠心不泯,这里借指痴心不改。见元代诗人陈樵的《北山别业三十八咏其十二·翻经台》:“石函朱机曙云中,云散台高万象空。枝重有时来白鸟,雨残无处著晴虹。血书贝叶三年碧,秋入萝衣半袂红。几度山人同听法,翠微深处石池龙。”又见清代诗人曾国藩的《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十六首》其一:“山县寒儒守一经,出山姓字各芳馨。要令天下消兵气,争说湘中聚德星。旧雨三年精化碧,孤灯五夜眼常青。书生自有平成量,地脉何曾独效灵!”还见连横的《锦秋墩》诗:“憔悴城南白日昏,踏青又上锦秋墩。三年碧化苌弘血,一夜红啼杜宇魂。从古文人多狡狯,祗今士女恸温存。蘼芜欲采还谁赠,手撷寒香拭泪痕。”

这一联中的“七日鲜”,指制作周期短的作品。

颈联中的“枕中编”,指放在枕边的珍贵书籍。见明代诗人张居正的《赠贞庵王孙》诗其一:“白昼果能生羽翼,淮南何羡枕中编。”又见李升华七律诗《耽迷》:“耽迷瓦盏瓮间眠,一醉方能求释然。再起人前陆云癖,重经梦里艳阳年。唯欣索取汗牛栋,不屑思攀群蚁膻。我借微醺三白酒,孤中独觅枕中编。”

尾联中的“忝然”,意思是不知羞。见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筹笔驿》诗:“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这一联中的“伯牙”,是古代传说人物,春秋时民间琴师,善奏《高山流水》。《荀子·劝学篇》有“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之句。据《吕氏春秋》记载,伯牙演奏的音乐形象,均为钟子期所理解。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再弹琴,后世传为“知音”佳话。见宋代诗人方岳的《池亭即事》诗:“春风恰恰破桃李,池馆无人一径深。鸥刷断翎翻水面,蝶抛残粉出花心。诗怀搅我丹心破,节物催人白发侵。流水伯牙今已矣,世间那复有知音。”

这一联中的“谐声”,指声韵和谐。见唐代诗人李绅的《皋桥》诗:“伯鸾憔悴甘飘寓,非向嚣尘隐姓名。鸿鹄羽毛终有志,素丝琴瑟自谐声。故桥秋月无家照,古井寒泉见底清。犹有馀风未磨灭,至今乡里重和鸣。”

这一联中的“启请”,意思是开口询问,请教。见唐代诗人颜真卿的《天台智者大师画赞》诗:“炀皇启请回法船,非禅不智求弘宣。”

这一联中的“五十弦”,是典故名,典出《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后常用以称瑟,亦指悲哀的乐曲、音乐。用典见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锦瑟》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李升华七律诗 不忝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