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可能更轻松,但卷自己性价比绝对更高!

鸡娃可能更轻松,但卷自己性价比绝对更高!,第1张

和同事聊起孩子的教育,我问了一个问题:如果做一个选择题,你是希望孩子是一个被严加管教、自驱力很差、自学能力也很差的985高材生,还是希望孩子是一个积极上进、自学能力很强但因为种种原因只是专科生呢?

多数人都能在选择题中做出正确的选择,但在现实中就难了,无论是对自己的人生,还是对孩子的人生。

这其中暗含的是关于人生核心竞争力的认识。

教育孩子的目标

如果是父母,我们教育孩子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答案必然涉及到三个要素:方向、动力、能力。这三要素都如字面意义一样好理解。

希望孩子更好,至少是在我们的视角来看更好,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这应该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答案。

该答案用父母的方向代替孩子的方向,同时大幅削弱了孩子的动力,并用填鸭的方式将孩子的某些特定能力短期拔高。

这样的目标在根儿上就有问题,无视孩子的自由意志首先就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同时摧毁了孩子的自我驱动力,仅仅收获一些局限性很大的能力,就算实现了短期目标,剩下的人生怎么办呢?

烂泥扶不上墙未必是烂泥的问题,也有可能是总有人去扶他的原因。

我理想的答案是:

1、提供充足的爱和物质;

2、让孩子自己寻找方向;

3、锻炼孩子动力的坚韧;

4、培养孩子通用的能力。

自己寻找的方向就是热爱,可以最大化初始动力;坚韧这一品性可以在长期的挫折中尽量大地保护初始动力;通用的能力包括阅读、思考、实践、反思,是实现目标的工具。

提供爱和物质,非常好理解,也好去做到,但剩下三个如何实现呢?

鸡娃可能更轻松,但卷自己性价比绝对更高!,第2张

从模仿中学习

在《园丁与木匠》中,大量的社会实验和观察都反映:孩子的学习是在模仿的过程中进行的,模仿是孩子学习最有效的方式!

孩子会通过模仿来弄清楚工具是如何使用和工作的。他们只模仿有效的行为,不会模仿无效的行为。但他们并不会模仿他们看到的另一个人所做的一切,甚至不会模仿他们看到的另一个人所做的一切有效的行为。他们只模仿故意的行为。他们试图重现演员想要做的事,而不仅仅是动作本身。假设你向孩子展示某人故意在做某件事,比如按下按钮后盒子打开了,或是偶然地做着同样的事情,比如不小心触碰到盒子或接触到按钮。那么,比起无心的行为,一岁的孩子15更可能去模仿故意去做的行为。

孩子还会以其他方式理解这个人的意图。比如说,如果你向一个18个月大的孩子展示一个人尝试把一个玩具哑铃的两部分拆开,但没有成功,他的手指每次都会从两端滑落。那么,孩子不会去模仿这个人手指滑落的动作,相反,他们会去模仿比较智能的那部分:亲自尝试将玩具拆开。

就像孩子不会从自动移动的汽车那里学习一样,如果他们看到一个机器人用钳子在轻触玩具的两端,他们就不会去尝试将玩具拆开,即使机器人的动作和人的动作完全一样,也是如此。这里的关键是,做动作的必须是人。

17一个18个月大的孩子看到有人用毛毯裹着双臂,因而无法使用双手,然后看到这个人用头撞盒子来让它亮起来。另外一种情况是,让孩子看到有人可以使用他们的双手,但仍然用头撞盒子。如果这个人的手被裹在毛毯里,那么孩子就会伸出手,用自己的双手点亮盒子,而不是用头。与其他实验一样,这些孩子似乎可以读懂这个人行动的目的。他们在想:“这个人应该是因为不能使用双手,才不得不用头,但是我的手是自由的,用手点亮盒子也许是一种更有效的方式。”另一方面,如果这个人的手是自由的,孩子就会准确地模仿他的动作,也会用头去撞盒子。这时他们似乎在想:“如果这个人本来能够使用自己的双手却使用了头,那么一定是有原因的。”

这至少可以给我们两方面的启示:

1、我们需要一个偶像,来通过模仿学习;

2、教育孩子的最佳方式,就是以身作则,成为他的偶像。

鸡娃可能更轻松,但卷自己性价比绝对更高!,第3张

回到我们自己的人生

想要教育好孩子,就得以身作则,亲身做榜样,先把自己的人生过漂亮;而想要把自己的人生过漂亮,需要一个偶像,具体要如何做呢?

答案已经出现过了:方向,动力,能力。寻找人生的方向,锻炼动力的坚韧,培养通用的能力。

如果用一条曲线来代表人生,那能保证它缓慢而坚定上扬的决定性因素就是这三者。这三者以外的学历、暴富、破产……从长期的角度看,只是一个个小波浪,并不构成真正的驱动力。

方向,比较玄学,有些人小小年纪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有些人年过半百也稀里糊涂,但我的经验是,开始有意识地开阔眼界、多多尝试,数年之内一定能找到自己的偶像,从而有一个人生方向。

动力,热爱的程度是初始动力,坚韧的程度是对动力的保护。

能力,任何方向都需要阅读、思考、实践、反思……即使没有方向没有动力,也可以先培养自己的通用能力;而阅读对方向和实践对动力的助益也非同小可。

娃可能很轻松,但卷自己性价比更高

鸡娃,付出的努力一定小于自己,但鸡娃的效果太不稳定了。

作为父母,能鸡娃一辈子吗?不能。激励别人不确定性太高了,天天盯着孩子孩子就有动力了吗?且不说效果大打折扣,还必然引发逆反情绪。

更可怕的是,还可能给娃带来的是一生的心智残疾,好好的孩子可能就这么被摧毁了,只为了那些短期看起来很重要的东西。

如果怨念过深、过分鸡娃,娃成不成功不好说,亲情都搞砸了就坏大事了。

鸡自己是累一些,但效果有保障,成功几率高非常多。

而且,一个积极上进自我激励的形象,反而是一种更好的“鸡娃”方法。

有些家长天天唠叨要好好学习,自己下班就捧个手机,只是在说便宜话而已,让他们现在回到学生时代照样不会好好学习。

而“爸妈现在晚了、老了、学不动了”,只不过是偷懒的托词而已,我认为任何时候开始努力都不算晚;“爸妈没出息你一定要……”更是直接树立反面榜样。

鸡娃可能更轻松,但卷自己性价比绝对更高!,第4张

最后

在孩子身上努力,不如在自己身上努力。

在自己身上努力,孩子反而很有可能也在自己身上努力。

最好的家长,就是提供爱和物质基础,然后把自己的人生活成榜样。

反着做的人,自己就是烂泥一滩,就别妄想扶什么东西上墙了。

我遗漏了什么

表达有些乱,一会儿是自己一会儿是孩子,不知道读者视角如何。

后续好好改一改。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鸡娃可能更轻松,但卷自己性价比绝对更高!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