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原精舍诗编年笺注稿》1374

《散原精舍诗编年笺注稿》1374,第1张

1374-1

生索题其先人赐侯翁遗像

运移靡士气,攫食趋鸡鹜(1)。覆国先丧己,佛说悯迷误(2)。翁系江湖,一襟保其素(3)。写影易黄冠,矢永箕颖趣(4)。蜕去留堂堂,火宅不可住(5)。有儿通謦颏,风雨自呵护(6)。人间正轰腾,攀对启微悟(7)。

笺注

陈三立应刘朴生之请,题其先人赐侯翁遗像。

刘朴生,即刘钟琳(1868-1931),字璞山,号朴生,江苏扬州宝应县人。冯煦弟子。曾随使俄罗斯。1900年庚子之乱时,关中饥荒,曾与冯煦等义赈。“华洋义赈会”成立后,刘钟琳更成为冯煦的得力助手、筹集合作人,筹集赈济款,有灾必赈,施赈遍及直隶(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湖南、浙江各省。晚客居金陵学佛,作居士。著有《义赈刍言》等。

此诗谴责国变读书人的气节萎靡不振,赞扬了刘朴生之父的弃官为道的行为,也表彰了刘朴生与其父思想相通。

(1)“运移”二句:国运变易,读书人的气节萎靡,争夺食物,像鸡鸭跑去。

“运移”,谓运数终尽,时势变易。《明史·金国凤曹变蛟传赞》:“金国凤之善守,曹变蛟之力战,均无愧良将材,然而运移时易,难于建功而易于挫败。”

“士气”,读书人的节操。宋陆游《送芮国器司业》诗:“人材衰靡方当虑,士气峥嵘未可非。”“靡士气”,士气萎靡不振。

“攫食”,抢夺食物。元乃贤《南城咏古十六首》其四《圣安寺》:“饥鸢不避客,攫食下生台。”

“鸡骛”,鸡鸭。“趋鸡骛”,鸡鸭奔跑而来。

(2)“覆国”二句:国家覆亡首先在于人丧失了自己,佛陀的教义可怜人的迷误。

“覆国”,亡国。《明史·蒋钦传》:“臣死何足惜,但陛下覆国丧家之祸起于旦夕,是大可惜也。”

“丧己”,丧失了自己的本性。宋苏辙《悟老住慧林》:“悟世常失人,违心辄丧己。”

“佛说”,谓佛所宣扬的教义。南朝梁武帝《断酒肉文》之一:“凡出家人,所以异于外道者,正以信因信果,信经所明,信是佛说。”

诗的首四句,写国运变易,读书人人心萎靡,丧失自我,只为衣食奔忙,令佛家怜悯。由此突出与此相反的刘朴生父亲的行为。

(3)“刘翁”二句:刘翁身系在江湖,一心保持自己的本性。

“刘翁”,指刘朴生之父赐侯翁。

“一襟”,一身,一心。金 王良臣《旬休饮》:“千丈归心诗卷里,一襟豪气酒杯间。”

“保其素”,守住自己的本心。清钱载《圣驾南巡恭纪二十首》其十八:“将何答天高,黾勉保其素。”

(4)“写影”二句:画像变作了道士的衣冠,发誓永远享受隐居的情趣!

“黄冠”,道士之冠。亦借指道士。唐唐求《题青城山范贤观》诗:“数里缘山不厌难,为寻真诀问黄冠。”

“矢”,同“誓”。《诗·卫风·考槃》:“永矢弗谖。”

“箕颖”,箕山颖水,指隐居之地。语出《高士传·许由》:“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而逃去。……遁耕于中岳颍水之阳,箕山之下,终身无经天下色。”

(5)“蜕去”二句:脱下了官衣,留下了光明正大,尘世是着火的住宅,不能居住!

“蜕去”,指脱下官衣,不做官。据《光绪辛卯科江苏扬州宝应 刘钟琳 江南乡试朱卷》(网上图片),刘启甲曾官“五品衔,分省补用盐大使,捐升候选运盐使司运副。”

“堂堂”,光明正大。《红楼梦》第一回:“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

“火宅”,佛教语。多用以比喻充满众苦的尘世。《法华经·譬喻品》:“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所烧,我皆拔济。”

从第五句“刘翁系江湖”到第十句“火宅不可住”,赞扬刘朴生父的辞官为道而隐居的行为。

(6)“有儿”二句:儿子与父亲的当面教诲相同,风风雨雨中呵护着自我。

 “謦颏”,当面教诲。清许南英《鼓山纪游》:“独登屴崱峰,与天通謦颏。”

(7)“人间”二句:人世间正轰响折腾,相对画像攀谈,启发人有所领悟。

“轰腾”,轰响奔腾。宋周密《甲戌七月二十七夜大雷雨有感》:“轰腾立四海,熛怒翻九地。”

“攀对”,相对攀谈。攀,攀谈,交谈。

结尾的四句,既写刘朴生与其父品德相通,又点明画像对人的启迪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散原精舍诗编年笺注稿》1374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