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上级决定调司令黄永胜入朝,林彪说:我要换一个人上

抗美援朝,上级决定调司令黄永胜入朝,林彪说:我要换一个人上,第1张

1950年,面对来势汹汹的联合国军,毛主席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派遣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这是个石破天惊的决定。

那个时候,谁也不相信,如此弱小的中国能和世界第一强国美国开战。

但是毛主席高瞻远瞩,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今天我们当机立断打这一仗,就能够给子孙后代创造百年的和平。

抗美援朝,上级决定调司令黄永胜入朝,林彪说:我要换一个人上,第2张

箭在弦上

用毛主席的原话说:“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危害极大!”

但是,这件事不是毛主席一个人能拍板决定的,刀兵一起,生灵涂炭,何况敌强我弱,胜算极小,这件事情怎么看都是一场冒险,所以政治局大部分人持反对意见。

毛主席为了这件事情,不得不一遍遍开会研究。

其中,林彪元帅在初期反对是比较坚决的,林彪指出:

美国的实力过于恐怖了,海陆空三军齐备,武器装备世界一流,相比之下,中国此时唯有陆军稍好一些,海军和空军是真正的一穷二白,从零开始。我们用“小米加步枪”的水平去硬扛美国的飞机大炮,这笔买卖太不划算。

抗美援朝,上级决定调司令黄永胜入朝,林彪说:我要换一个人上,第3张

林彪元帅并非不顾及中国的利益,但是他的想法是,只要在东北边境陈兵防范就好,而不必和美国正面冲突。

美国打的是朝鲜,我们为了朝鲜去和美国拼命,万一真的激怒对方,把敌人引进了我们本土,那就是得不偿失,是引火烧身的行为。

毛主席则批评林彪,说他是“谨慎有余,胆量不足”。

林彪无疑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将领,但是,在抗美援朝这件事情上,他看走眼了。

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不要去招惹美国的问题,而是美国已经悍然越过三八线,无视国际法规,任意侵犯他国领土,今日受害的是朝鲜,明日就是我们自己。

抗美援朝,上级决定调司令黄永胜入朝,林彪说:我要换一个人上,第4张

我们和朝鲜,国境线紧密相接,唇亡齿寒,朝鲜一旦被美国彻底击溃,门户洞开,美国一定会长驱直入,杀进我们的东北平原。那个时候,我们无险可守,一切就全完了。

所以,对于中国人民而言,这一场仗,早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幸好,最后毛主席力排众议,抗美援朝的计划得到了众人的同意。彭德怀被任命为志愿军总司令,一场以保家卫国为目标的伟大战役拉开序幕,这场战争,将改变历史的走向。

因为前期林彪一直对此事持反对态度,所以很多人对林彪颇有微词。

其实,作为一个优秀的将领,林彪虽然一开始并不同意出兵,但等到决策真正敲定,林彪也转变了态度,一心一意为了国家的胜利筹谋。

彭德怀

抗美援朝,上级决定调司令黄永胜入朝,林彪说:我要换一个人上,第5张

临阵换将

当时林彪身体状况很糟糕,所以领兵打仗的工作他无法胜任。后方统筹,他能做的也有限。

但是他还是尽力想办法,并且他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意见:那就是让13兵团司令黄永胜上将和15兵团司令邓华上将职务对调,由邓华出任志愿军第一副司令率部出国作战。

这就有些奇怪了,13兵团是入朝的第一批部队,黄永胜是13兵团的老领导,带兵多年,指挥有方,是个忠实可靠的将领,林彪为什么偏偏要临时换邓华带兵入朝呢?

要知道,兵法有云,临阵换将,是下下之策,林彪可是一代名将,怎么会不懂这个道理?

林彪这个意见一提出来,立刻就引起了所有人的不解。

黄永胜

抗美援朝,上级决定调司令黄永胜入朝,林彪说:我要换一个人上,第6张

要说起来,邓华和黄永胜都是四野名将,是林彪的心腹爱将,手心手背都是肉,为何邓华去得,黄永胜去不得?

林彪却语重心长地指出:尽管二人都能征善战,但是他们脾性不同,朝鲜战场是生死一线,我们中国输不得、输不起,所以一定要派出去最适合朝鲜战场的人。

对于黄永胜和邓华,林彪太了解了。被林彪“淘汰”的黄永胜,带兵打仗的水平并不差,而且也是红军时期的老革命了。说起来,黄永胜和毛主席之间还有段故事。

黄永胜出身贫苦,本名叫做“黄叙钱”,后来他加入红军,连打胜仗,声名赫赫。

毛主席听说后,还亲自见了黄永胜一面,得知他的本名之后,主席摇头笑着说这个名字不好。既然已经是红军战士,又怎么能够一天到晚只谈钱呢?

所以,毛主席就给他改名为“黄永胜”。

抗美援朝,上级决定调司令黄永胜入朝,林彪说:我要换一个人上,第7张

黄永胜也对得起主席给他取的这个名字,百战百胜,是出了名的沙场勇将。

在别人看来,黄永胜是个十全十美的将领。

一方面他能打仗,令敌人闻风丧胆,一方面他会带兵,不管多么不服管教的士兵,都被黄永胜震得服服帖帖,部队纪律严明,几乎从不出错。

林彪自解放战争以来,和黄永胜接触很多,对他也是十分欣赏的。然而,就在解放战争期间,一场歼灭战,让林彪注意到,黄永胜身上有个很致命的缺点,那就是谋略不足。

那场仗,解放军对面的敌人是陈诚带领的84师,并不好对付,所以林彪才下定决心,一定要毕其功于一役,一次歼灭敌人,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

陈诚

抗美援朝,上级决定调司令黄永胜入朝,林彪说:我要换一个人上,第8张

为了万无一失,林彪派遣经验丰富的老将黄永胜带兵前往,可这一次,黄永胜的表现让林彪颇为失望。

战场上,虽然已经围住了敌人,但是敌人也不是吃素的,疯狂发动反击,导致战局起了新的变化。

然而,黄永胜这个时候没有及时调整策略,还是按照原计划打,最后的结果是大批敌人冲出了包围圈,没能实现全歼敌人的想法。

这让林彪非常生气,虽然黄永胜打了胜仗,但是击溃战和歼灭战比起来,差别很大,不能彻底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那就是给自己留下隐患。

其实,林彪更生气的是黄永胜作为老将,他的谋略和他平日里指挥作战的水平并不匹配,一个将领短于谋略,是致命的缺陷。

抗美援朝,上级决定调司令黄永胜入朝,林彪说:我要换一个人上,第9张

深谋远虑

过去,黄永胜这个缺点似乎也不算大事,瑕不掩瑜。但朝鲜战场的情况太不一样了,面对疯狂的美军,很多时候,将领都要充分发挥自主性,后方也没办法给前方兜底。

在这种情况下,黄永胜一旦再次暴露自己的缺点,就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基于这样的了解,林彪认为,邓华要比黄永胜合适的多。因为邓华就是一个在战略战术上非常优秀的将领,甚至有成为军事家的潜质。

林彪第一次注意到邓华超凡的军事水平,还是长征时期。

那个时候,在一众老牌将领之中,邓华这个年轻人还不算太显眼。

邓华

抗美援朝,上级决定调司令黄永胜入朝,林彪说:我要换一个人上,第10张

但是飞夺泸定桥,邓华立了大功。那时候红军为了夺桥,长途奔袭,人困马乏,而敌人深知泸定桥是命脉,所以疯狂还击,东西两岸的部队一时之间难以汇合。

正在这个时候,在东岸的邓华当机立断,将部队全部的火力调动起来,对敌人进行火力压制,同时将部队分成几个部分,冲入敌阵,进行了复杂的穿插作战。

敌人被这一番大胆又精密的指挥打乱了阵脚,很快便溃不成军,趁着敌人还没缓过神来,邓华赶紧指挥穿插部队占领阵地,立下了大功。

泸定桥一战凶险异常,牺牲无数,而越是这样凶险的时刻,就越是考验指挥官的能力。

邓华能在危急之时,果断出手,就说明他既有打胜仗的能力和底气,同时又胆大心细,能够抓住战场上瞬息万变的时机。

抗美援朝,上级决定调司令黄永胜入朝,林彪说:我要换一个人上,第11张

英雄惜英雄,邓华打的这场仗,让林彪大呼精彩。到了解放战争时期,邓华成为了林彪的下属,四野的将领,林彪对他的能力,也就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知。

比如说,1947年,四野因为遭到敌人疯狂反扑,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战略撤退。

但是,敌人好不容易抓到这样一个机会,自然一路跟随,像是狗皮膏药一样,怎么都甩不掉。为今之计,只有留下一支部队断后。

林彪左思右想,将这个重要的任务交到了邓华手中。

邓华一接下指挥棒,立刻就想出奇招。

此时邓华手中,兵力严重不足。但是,邓华依然排除万难,利用为数不多的兵力资源,在敌人的必经之路上布置了口袋阵,希望能够让敌人有去无回。

抗美援朝,上级决定调司令黄永胜入朝,林彪说:我要换一个人上,第12张

敌人是一群目光短浅的家伙,他们只顾着追赶前面的大部队,却根本没有留意道路两边的埋伏,就这样稀里糊涂被邓华“请”进了早已经布置好的口袋。

因为敌人几乎毫无防备,所以邓华立刻命令战士们发动反击,将来犯之敌杀了个片甲不留。

这件事情过后,林彪更加欣赏邓华,前线能够浴血奋战,杀敌立功的英雄很多,但是邓华这样智勇双全的人却难得一见。

由此可见,邓华是个天生就有领兵打仗作战天赋的人,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可造之材

所以,从军事水平上而言,邓华的确比黄永胜合适,而且林彪还考虑到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政治水平。

抗美援朝,上级决定调司令黄永胜入朝,林彪说:我要换一个人上,第13张

朝鲜战争,不止是几个国家打仗的事情,战争背后的政治斗争,比沾满鲜血的沙场还要凶险一万倍。林彪很清楚,我们不止要打,还得和美国谈判,为中国和朝鲜争取有利的条件。

所以,作为志愿军的将领,必须得是武能定国,文能安邦的全才。

邓华的政治水平显然不低,从古田会议开始,邓华就经常被委任到各个部队去做政治工作。

邓华曾讲过一段很有见解的话,他说:

“我们的部队要抓好党内教育、有计划地进行党内教育,用有计划来代替过去的无计划,我们要给军人上政治课、进行个别谈话、文艺活动、改良待遇,以此来达到政治教育的目的。”

可以说,邓华把古田会议的精神学习的非常透彻,甚至还发扬光大了。

抗美援朝,上级决定调司令黄永胜入朝,林彪说:我要换一个人上,第14张

邓华是军队里最早提出指导员重要作用的将领之一。我们的战士,不光战斗力要强,思想素质更要强,军人有根骨,才能够战无不胜。

这样一个既有军事谋略,也有政治智慧的人,一定能在朝鲜战场大放异彩。基于以上种种考虑,林彪力排众议,一定要完成这项换将的工作。

最终,中央决定听取林彪的意见,让邓华带领13兵团入朝作战。

事实证明,林彪的决定是无比正确的。邓华在抗美援朝战役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是当之无愧的国家功臣。

邓华从朝鲜战争爆发的第一天,就密切关注着联合国军的动向。

抗美援朝,上级决定调司令黄永胜入朝,林彪说:我要换一个人上,第15张

邓华认为,中美两国之间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这一想法和毛主席不谋而合。而且,他敏锐地判断出,美军一定会选择从朝鲜半岛的侧后方大规模登陆,而后长驱直入,突破朝鲜人民军的防线。

美军的动向,让邓华非常担忧。邓华分析,朝鲜半岛三面环海,地形对于朝鲜人民军非常不利:“纵长约900公里,横宽约200公里,因为半岛狭长,敌又有海空优势,故很有可能选择我之弱点从我侧后登陆,以收外线作战之利。”

邓华还推测,美国人会来一招“障眼法”,派出小股部队先在朝鲜人民军前方进行袭扰,而他们的大股部队则趁着所有人没有防备的时候,一举从平壤、汉城等地大规模登岸。

如若到了那个时候,只怕朝鲜人民军是凶多吉少,无力回天。

抗美援朝,上级决定调司令黄永胜入朝,林彪说:我要换一个人上,第16张

沙场交锋

邓华给政治部交上去了一份非常详细的报告,内容是邓华针对朝鲜战场所做出的大量军事分析。而后来的历史证明,邓华完全猜中了美国人的企图,他们真的大举登陆了。

其实,邓华既然能够推测,我国当然也就会提醒朝鲜。可朝鲜当时并没有把来自中国的警告放在心上,最终酿成了大祸,美国差一点便占领了朝鲜全境。

面对兵强马壮的美军,朝鲜人民军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麦克阿瑟得意洋洋,认为自己马上就能够获得胜利。但是他没有想到,变数出现了,这个变数,就是跨过鸭绿江,前来抗美援朝的中国志愿军。

麦克阿瑟

抗美援朝,上级决定调司令黄永胜入朝,林彪说:我要换一个人上,第17张

作为志愿军的重要将领,邓华自然第一时间来到了朝鲜。

他和麦克阿瑟还未曾正面交锋过,麦克阿瑟根本不知道邓华是谁,也不会把任何中国的军人放在眼里。但麦克阿瑟很快就会知道,此时他面对的,是他无法战胜的强大对手。

尽管这支队伍从外面上看来如此弱小,但却有着比钢铁更坚强的意志。

志愿军的到来明显扭转了战局,但优势依然在麦克阿瑟手中。

麦克阿瑟自信地提出:要在圣诞节之前结束战役,衣锦还乡!

而邓华和总指挥彭德怀大脑正在飞速运转,嚣张的麦克阿瑟,下一步会针对哪里呢?

彭德怀

抗美援朝,上级决定调司令黄永胜入朝,林彪说:我要换一个人上,第18张

邓华想到,也许麦克阿瑟在计划第二次仁川登陆。

上一次的登陆实在太过有效了,而现在,战线随着前两次战役进一步拉长,海岸线再一次暴露在美军的视线之中,站在麦克阿瑟的角度上,还有什么比再一次大规模登陆胜算更大?

邓华当时就对彭德怀说:

“三八线中分南北朝鲜,从距离上讲,我们从鸭绿江打到三八线,好比人民军从三八线打到洛东江,得小心美国佬再来个侧后登陆,让我们重蹈人民军覆辙!须知,'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在太平洋战争中搞登陆作战,是出了名的。”

彭德怀认为,邓华的担忧是完全合理的。所以,攻入汉城之后,彭德怀就做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决定,那就是停止进军,原地休整。

抗美援朝,上级决定调司令黄永胜入朝,林彪说:我要换一个人上,第19张

这一做法,目的就是将美军隔绝在侧后方海岸线之内,让麦克阿瑟没有办法执行登陆计划。

这个决定让苏联和朝鲜方面都大感诧异,认为这时候让美军逃窜,是错失良机。

因此苏联频频催促彭德怀进兵,朝鲜方面也经常派遣代表交涉。

幸好,面对苏联和朝鲜两国的压力,彭德怀也没有改变主意。因为,彭德怀明白,麦克阿瑟为志愿军在前方准备了陷阱,一旦追击,就是给敌人创造机会。

而当时的麦克阿瑟非常懊恼,他的确准备了一个庞大的计划。

美军在汉城失败了,但麦克阿瑟认为,失败也可以成为机会。

他认为,志愿军连打了好几场胜仗,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用溃败的美军作诱饵,让志愿军一路追到洛东江附近,然后他再复制一次仁川登陆,胜利岂不是手到擒来吗?

抗美援朝,上级决定调司令黄永胜入朝,林彪说:我要换一个人上,第20张

可是,这个计划一开始就失败了,邓华也许比麦克阿瑟本人还要了解麦克阿瑟的作战风格,他早就想到麦克阿瑟会故技重施,所以提醒了彭德怀。

而彭德怀也非常果断,完全没有下追击的命令。

志愿军在汉城欢乐地庆功,等待好消息的麦克阿瑟目瞪口呆,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这个天衣无缝的计划,怎么会失败了呢?志愿军怎么能够抵挡住胜利的诱惑,停在原地呢?

功勋卓著

麦克阿瑟的阴谋没有成功,但是邓华知道,美国人不可能放弃,海上依然要作为重点防御对象。

对毛主席报告工作的时候,邓华又提到:

美国人越打越输,一定会陷入疯狂,他们会死咬住朝鲜半岛的东南沿海,筹划下一次登陆,不过,战场之上,谁抢得先机,谁就是赢家,在美国人开打之前,我们就要做好反制的准备。

对于邓华的建议,毛主席深以为然。

抗美援朝,上级决定调司令黄永胜入朝,林彪说:我要换一个人上,第21张

因此,中央调动了韩先楚、宋时轮等人,在美军有可能登陆的海岸线上进行重点防御。

这下,美军彻底傻了眼,登陆作战,讲究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但现在,他们所有能登岸的地方都有志愿军守卫,不管他们从哪里拉开战线,志愿军都有先发制人的机会。

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去进行登陆作战,其实就如同自寻死路,根本没有办法扭转战局。

于是,面对现实,美军只好承认,他们的登陆计划彻底破产。

海面上潜伏的危机暂时得到了解决,而不久之后,邓华给了美国一个更大的打击,一场人类军事史上出色的反击战——上甘岭战役。

抗美援朝,上级决定调司令黄永胜入朝,林彪说:我要换一个人上,第22张

美军在上甘岭折损了整整1.5万人,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了大规模地面作战的能力,敌我攻势几乎彻底扭转。

在上甘岭战役中,美军见识到了一种他们过去从未经历过的作战方法——坑道战。

这是邓华等人的奇思妙想,比起美国那群“少爷兵”,志愿军的战斗意志要强于他们。但是,军事装备上的差距却是更致命的,血肉之躯很难抵挡飞机大炮的轰炸。

美军到了后期损兵折将,所以更加依赖飞机大炮的掩护,这给志愿军造成了很多麻烦。

所以,邓华想到,可以利用坑道来消减美军轰炸的作用。

坑道是最佳的掩护,美军的轰炸只能在地面上起作用,而坑道内部是安全的。

抗美援朝,上级决定调司令黄永胜入朝,林彪说:我要换一个人上,第23张

坑道不仅能够作战,还可以成为生活区、医疗区,是一个多功能的活动场所,志愿军可以在坑道内长期生存,和美军持久作战。

上甘岭战役期间,坑道大规模出现在战场上,面对这种新奇事物,美军又一次没了主意。

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美军虽然可怕,但是邓华,还有无数的志愿军将领总能想到办法,这正是美军最头疼的地方。

他们最初轻视中国志愿军的力量,但志愿军用事实证明,中国是一个英雄的国度,是不可战胜的。

抗美援朝,上级决定调司令黄永胜入朝,林彪说:我要换一个人上,第24张

而人们也不得不承认,林彪眼光不凡。

邓华是朝鲜战场不可或缺的人物,如果没有邓华的良策,这场战争会变得更加艰难。

当我们身处和平年代的时候,我们更应该铭记当年那些,为后世和平奉献良多的前辈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抗美援朝,上级决定调司令黄永胜入朝,林彪说:我要换一个人上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