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气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气,第1张

讲师:徐雅 北京中医药大学 教授

津液二、气

中医学的气学说,是研究人体之气的概念、生成、运动、变化与生理功能的学说,与古代哲学的气学说有着明显的区别。

(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动不息的精微物质,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气运行不息,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的新陈代谢,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气的运动停止,则意味着生命的终止。

中医学的气概念,源于古人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观察,也受到古代哲学气学说的渗透和影响。

Ø 中医学中精与气概念的区别

精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灵枢·经脉》说:“人始生,先成精。”

气是由精化生的极细微物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精化为气。”

精为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是推动和调控脏腑生理活动的动力。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气,第2张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气,第3张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气,第4张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与变化1. 气的运动(气机)

(1)气机的概念:气的运动称作气机。

(2)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

(3)气运动的意义:人体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是气的升降出入场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不仅推动和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而且也只有在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中,才能得到具体的体现。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气,第5张

 

(4)生理病理联系

气运动正常,升降出入之间协调平衡,称为气机条畅。

气运动失常,升降出入之间失去协调平衡时,称为“气机失调”,有多种表现形式:

Ø 气滞:气运动受阻,停留阻滞于局部。

Ø 气逆: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

Ø 气陷: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

Ø 气脱:气不能内守而外逸。

Ø 气闭:气出入受阻,不能外达而结聚于内。

2. 气化

(1)概念:气的运动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具体表现为精、气、血、津液等生命物质生成及相互转化过程。

(2)气化与气机的关系

Ø 不同之处:气化强调气的变化,基本形式是生命物质的新陈代谢;气机强调气的运动,基本形式是脏腑之气的升降出入。

Ø 联系之处:气化以气机为前提和依据,气化过程由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所产生和维持。气机和气化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

(3)气化的形式

饮食水谷化为水谷精微;精化为气;精与血同源互化;津液与血同源互化;血的化生与其化气生神;津液化生与化汗化尿均属于气化的具体形式。

(四)人体之气的功能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气,第6张

 

1. 推动作用

气的推动作用,是指气是具有活力的物质,对于人体生命活动具有激发、兴奋和促进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

(2)激发和促进各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

(3)激发和促进精、血和津液的生成与运行;

(4)激发和兴奋精神活动。

生理病理来联系

Ø 生理状态下,气充足,则人的生长发育生殖功能正常,精、血、津液的生成与运行就正常。

Ø 病理状态下,气的推动作用减弱,影响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或出现早衰;或脏腑功能减退,出现精血津液生成不足,或运行异常等情况,如气虚不能生血,导致血虚,最终出现气血两虚;气虚无力行血,致血行迟缓,出现气虚血瘀;气机失调,则血液运行失常,如血随气逆。气虚或气滞不能行津,则气虚水停,或气滞则水停。亦可出现精神委顿等。

2. 温煦作用

气的温煦作用是指气能温暖全身,是人体热量的来源。气的温煦作用是通过阳气的作用体现出来的。即“气主煦之”,主要体现:

(1)温煦机体,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

(2)温煦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官,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

(3)温煦精、血、津液,维持其正常运行,输布和排泄,即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气,第7张

 

Ø 气虚与阳虚的关系

气虚为阳虚之渐,阳虚为气虚之极。

气虚强调的是功能的减退,而阳虚则是在功能减退基础上又见寒象。

3. 防御作用

气的防御作用是指气具有保卫人体抗御外邪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

(1)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卫气)《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2)与邪相争,驱邪外出. 《类经·疾病类》“正气不足,邪气有余,正不胜邪,病必留连不解……正气内强,则根本无害,逼邪外出,则营卫渐平”。

4. 固摄作用

气的固摄作用是指气对血液、津液和精液等液态物质具有固护统摄,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表现形式有:

(1)固摄血液:血液的正常运行必须依靠气的固摄作用才不会逸出脉外(脾气的统摄作用)。

(2)固摄津液,防止丢失;津液包括: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

(3)固摄精液,防止妄泄。(肾气的封藏作用的体现)。

Ø 病理联系

固摄血液的功能减退(气不摄血):各种出血证,如尿血、便血、崩漏、肌肤发斑等。

固摄津液的功能减退(气不摄津):自汗、多尿或小便失禁、流涎、泛吐清水、泄泻滑脱等。

固摄精液功能减退(气不摄精):可见遗精、滑精或早泄。

5. 气化作用

气化就是体内物质新陈代谢的过程,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在中医学中,气化实际上是指由人体之气的运动而引起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与能量的新陈代谢过程,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

气的运动及其所维持的气化过程永恒存在于生命过程的始终。

6. 营养作用

营养作用是指气具有营养全身,为脏腑组织器官提供必需营养物质的作用。

由水谷精气化生的营气和卫气,具有营养全身的作用。

《灵枢·邪客》“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

《灵枢·本藏》“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

(五)人体之气的分类

根据气的生成来源、分布部位和生理功能的不同,分为三个层次:

1. 人身之气(一身之气)

2. 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3. 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1. 人身之气

人身之气,即一身之气,简称“人气”或“气”,是在全身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

人身之气的生成来源有先天之精化生的先天之气,水谷之精化生的谷气和自然界清气3种。

人身之气分布于脏腑、经络者称为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人身之气按其组成、分布和功能不同,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

2. 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

(1)元气

Ø 元气,又称原气,是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根于肾的气)。

Ø 组成与分布:元气由肾藏的先天之精化生,受后天精气的不断充养,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内至五脏六腑,外至肌肤腠理,无处不到。

Ø 生理功能:

一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 。

二是推动和调节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生理病理联系

生理状体下,元气充沛,机体生长发育正常,脏腑、

经络、形体、官窍生理功能旺盛,体魄强健而少病;

病理状态下,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久病耗

损元气,导致元亏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生殖功能

低下,或未老先衰。


(2)宗气

Ø 是由谷气与吸入之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为“气海”,又名为膻中。

Ø 宗气的生成,一是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二是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两者相结合生成宗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

Ø 宗气聚于胸中,通过上出息道(呼吸道),贯注心脉及沿三焦下行的方式布散全身。

Ø 生理功能

(1)走息道以司呼吸

宗气充盛,则呼吸徐缓均匀,语言清晰,声音洪亮;宗气亏虚,则呼吸短促微弱,语言不清,发声微弱。

(2)贯心脉以行气血

宗气充盛,则脉搏和缓有利,节律一致;宗气不足,则脉来躁急,节律不规则,或脉弱无力。

(3)资助先天之气

气之不足,在先天责之于肾;在后天责之于脾肺。

3. 营气与卫气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气,第8张

 

Ø 营气与卫气的联系

营卫二气都源于水谷之精的化生,来源相同。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二者相偕而行。

营卫和调,才能维持正常的体温和汗液分泌,人体才能有旺盛的抗邪力量和脏腑的生理活动才能正常。

营卫失和,则可能出现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多,昼不精夜不瞑以及抗病能力低下而易于感冒等(参见伤寒的麻黄汤、桂枝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方证)。

Ø 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是全身之气的一个部分,一身之气分布到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即成为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之气。这些气是构成各脏腑、经络的基本物质之一,又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Ø 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包含有元气、谷气及吸入的清气等成分。由于所在脏腑和经络的不同,他们的构成成分和功能发挥也就各具其相对特异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中医基础理论——精气血津液——气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