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读书,只是“看字”

你不是读书,只是“看字”,第1张

你不是读书,只是“看字”,第2张

南北朝的一位数学家甄鸾(zhēn luán)写过一本书——《笑道论》,“笑道论”就是“嘲笑道教的议论”的意思,里面提到《化胡经》中的一个故事:老子化胡,王不受其教。老子曰:王若不信,吾南入天竺,教化诸国,其道大兴,自此已南,无尊于佛者。胡王犹不信受,曰:若南化天竺,吾当稽首称南无佛。

故事的大意是,老子去外国传教,外国国王不信他的道教。老子便说:“大王如果不信我的教,我可以南入天竺(今天的印度),教化那里的各国,让我的道教大兴。从此往南,不会再有尊奉佛教的人。”外国国王仍然不信,说道:“如果你南下教化了天竺,我就俯首称南无佛。”

这个故事是什么意思呢?有的读者可能没看明白。我稍微介绍一下背景,大家就清楚了。

南北朝时期,正是佛教大规模传入,与本土宗教道教大争信徒的时期。道教为了打压新来的佛教,就编造出老子出关,其实是西入天竺,点化了释迦牟尼成佛的故事。为了使这个故事看起来更真实,还要对佛经中的某些说法进行阐释。道士看到佛经里经常出现“南无阿弥陀佛”的字样,就想借题发挥。但是他们大概根本看不懂佛经,只是“看字”,他们不知道“南无”是梵文Namo的音译,读作那谟(ná mó),译为“归命”,误以为“南无”就是“南方没有”的意思,于是才编造出外国国王说,如果你老子南下教化了天竺,我就俯首称南无佛的故事。

不仅如此,还有更有趣的解释。佛家称信奉佛教的男子为“优婆塞”,女子为“优婆夷”,这也是梵文的音译,就是“善男子”“善女子”的意思。道教徒看到佛经中经常出现这两个词,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就又编造出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解释。就在上面的故事后,《化胡经》接着说:

又流沙塞有加夷国,常为劫盗。胡王患之,使男子守塞,常忧。因号男为优婆塞,女子又畏加夷所掠,兼忧其夫为夷所困,乃因号优婆夷。

大致意思是说:

有个地方叫流沙塞,流沙塞有个加夷国,经常打家劫舍。胡王很闹心,就派男子去把守流沙塞,把守的男子也经常忧虑,所以称男子为“优婆塞”。女子经常担心被加夷国人劫掠,也担心她们的丈夫被加夷国人所困,所以称女子为“优婆夷”。

看到这种解释方法,甄鸾简直要笑晕了。他在书中评论道教徒的这两个解释时说道:

臣笑曰:……若以老子言佛出于南,便云南无佛者,若出于西方,可云西无佛乎?若言男子守塞,可名忧塞,女子忧夫恐夷,可名为忧夷。未知婆者,复可忧其祖母乎?

我们试想一下,甄鸾看到这种解释,笑着问那帮道士:“假如因为老子说佛出于南方,便说'南无佛’,如果是出于西方呢,是不是要说'西无佛’?要是说,男子守塞就名'优婆塞’,女子担忧加夷国,就名'优婆夷’,如果有人不认为这是老婆的婆,是不是还要担心他们的奶奶呢(南方呼祖母为“婆”)!”

最后甄鸾得出结论:如此依字释话,丑拙困辱,大可笑。

回过头来,反思我们今日的阅读状态,有时是不是也和那些道士一样,只是“依字释话”?对于不求甚解,断章取义式的读书人,我只能说:

你不是读书,只是“看字”。

以这样的阅读方式,所获得的知识,又怎么能不让人“大可笑”呢?那么,我们该怎样读书才能有所收获,不被文字所误呢?我再给大家讲一个佛家的故事:

佛教里的禅宗有一句话叫“不立文字”,为什么不立文字呢?就是怕读经的人死在个别字句上,不知融会贯通。但是,仍有很多人不能理解,用这句话来责问和尚们,你们不是说不立文字,为何还有那么多佛经?

六祖慧能说得好:

“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

什么意思呢?慧能是在说,“不立文字”和“不用文字”是两回事。我们总说“不立文字”,这“不立”两字不也是文字吗?不用文字是错误的说法,离开了语言文字,教化就没有办法开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不立文字”的正确理解应当是,不离文字,同时又不执着于文字。

“得意忘言”,不执着于文字,就是会读书的开始。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你不是读书,只是“看字”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