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三百问》288. “善者”与“辩者”有何不同?

《道德经三百问》288. “善者”与“辩者”有何不同?,第1张

(第八十一章)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善者”与“辩者”又有何不同?先看古人的注解:

河上公章句:“'善者不辩’,善者,以道修身,不彩文也。'辩者不善’,辩者,谓巧言也。不善者,舌致患也。山有玉,掘其山;水有珠,浊其渊;辩口多言,亡其身。”说“善者”为以道修身;“辩者”花言巧语。

王弼注:“极在一也。”不懂什么意思,也没解释“善者”与“辩者”。看现代名人学者的解释:

余秋雨说:“这段话,锤炼得精要明白,几乎不必翻译”(余秋雨:《老子通释》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年,第232页。)所以,他没有翻译。

南怀瑾说:“老子自己也犯了这一条戒,他还写了五千言,还在辩论,违反了他自己说的真理没有什么好辩论的原则。所以要辩论就不是真理。”(南怀瑾:《老子他说》续集 东方出版社,2010年,第370页。)他是议论,不是翻译。

陈鼓应今译:“行为良善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良善。”并引述:“善者的言论,止于理,符于实,所以不必立辞巧说;善者的行为,真诚不妄,正直不欺,所以不必自作辩解。反之哓哓巧辩的人,乃是由于言行的欠亏而求自我掩饰。”(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 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349-350页。)“善者”是善良的人;“辩者”是巧辩的人。

刘笑敢引论:“本章通行本'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两句,帛书本作'善者不多,多者不善’。通行本的'辩’字与第一句'信言’、'美言’意思有重叠,从上下文来看,通行本及傅奕本均不如帛书本内容丰富而清晰。此处当从帛书本'善者不多,多者不善’……这意味着品质与数量的辩证关系。一味追求表面的数量的增加,品质就无法保障;要保证人民生活的品质,就不能一味追求表面的、数量化的成绩。”(刘笑敢:《老子古今》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761-762页。)他说到版本问题,主张遵从帛书本。原文不同意思也就不同了。他说的“善者”已不是指人,而是物品的质量。其实,这一章上下文都是在说人而不是说物。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善良的人不狡辩,狡辩的人不善良。

先说这个“辩”字。刘笑敢说:“'辩’字与第一句'信言’、'美言’意思有重叠”。这不是重叠,而是文意的延续。辩的释义是说明是非或争论真假。常用词有:争辩,答辩,辩护,辩论等。但在这里的意思应该是贬义的狡辩才讲的通。

善良的人犯点小错老实承认,不会狡辩;犯了错误死不承认,诡辩、巧辩、推卸责任的人不善良。人不怕犯错误,怕的是犯了错误不承认、不悔改。所以,“善者”比“辩者”更令人同情。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道德经三百问》288. “善者”与“辩者”有何不同?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