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水长 | 梁思成先生特展中的几个动人片段

山高水长 | 梁思成先生特展中的几个动人片段,第1张

山高水长 | 梁思成先生特展中的几个动人片段,第2张

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现场

今年正值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隆重推出《栋梁: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以大量的图照和珍贵的文物,向公众展现了梁先生精彩的一生和卓越的成就,其中有不少史料是首次公布,同时也挖掘出许多以前被忽略的历史信息,极有价值。

瞻仰之余,很想和朋友们分享几个印象深刻的展品片段。

山高水长 | 梁思成先生特展中的几个动人片段,第3张

20世纪20年代《清华周刊》经理部成员合影

左起:孙立人,周培源,王士倬,谭遂淮,梁思成

梁思成自幼爱好广泛,在清华学校读书期间积极参与文体活动,任校军乐队队长、《清华周刊》美术编辑,还在全校运动会上获得跳高比赛第一名。这张照片原藏于清华大学校史馆,是《清华周刊》经理部(即编辑部)成员的合影。

值得注意的是左一的孙立人(1900-1990),比梁先生年长一岁,1914年入清华学校,1920年升入高等科,1923年毕业于土木系预科,1925年获得美国普渡大学土木工程学士学位,又考入弗吉尼亚军校,1927年毕业。回国后投身军界,抗战时期大放异彩,统兵痛歼日寇,屡立奇功,堪称一代名将。孙将军文武双全,在清华上学时曾是中国国家篮球队主力后卫,获得过远东运动会冠军,没想到居然还和梁先生一起编过校刊。

照片上另外三位也都是杰出校友。周培源先生是著名的物理学家,曾任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王士倬先生后来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主持设计、建造了中国第一座风洞,是中国航空工业的先驱之一。谭遂淮先生是广东开平人,1926年毕业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这五位学长都不是学文科的,却能把校刊编得有声有色,可谓通才。

山高水长 | 梁思成先生特展中的几个动人片段,第4张

朱启钤旧藏《营造法式》陶本

山高水长 | 梁思成先生特展中的几个动人片段,第5张

梁启超在《营造法式》陶本上的题记

北宋官员李诫编著的《营造法式》是中国建筑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1925年陶湘先生仿宋版重新刊刻,梁启超先生给正在万里之外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的儿子梁思成寄去一部,并在书上题记介绍此书概况,称“一千年前有此杰作,可为吾族文化之光宠也已”,“遂以寄思成徽音,俾永宝之”,署名“任公”。

山高水长 | 梁思成先生特展中的几个动人片段,第6张

梁启超与三位子女合影

(右一梁思顺,左一梁思成,右二梁思永)

梁启超是近代影响最大的政治家和学者,在子女教育方面尤其不凡,九个子女分别在不同领域获得成功。从这篇题记足以窥见梁任公极高的学术敏感度以及对儿子和未来儿媳的殷殷之心。

梁思成先生一生创办过两个建筑系——除了1946年建立的清华大学建筑系之外,早在1928年归国之初,就在沈阳创建了东北大学建筑系,首届招生15人。这是继上一年成立的中央大学建筑系之后中国第二家建筑系,教授有林徽音、童寯、陈植、蔡方荫等,大多是宾大的校友。1931年初梁林夫妇回北平,童寯先生继任系主任。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大学被迫南迁,建筑系学生分别转到上海大夏大学、南京中央大学继续学习。

山高水长 | 梁思成先生特展中的几个动人片段,第7张

1930年东北大学建筑系师生合影

这张东北大学建筑系师生合影是童寯先生旧藏,其孙童明教授提供。照片上云集了中国近代建筑多位大师级的人物。当中年纪最长者不过三十出头,最幼者不满二十,可谓风华正茂。

几位教授坐在前排,左一蔡方荫先生,左二童寯先生,左四陈植先生,左五梁思成先生。学生站立于后排,其中二排右二为张镈先生,建筑大师,一生中主持设计了人民大会堂、北京饭店、民族饭店、友谊宾馆、民族文化宫等经典建筑;三排右三刘致平先生,建筑史学家,营造学社骨干成员,人称“二刘公”;四排左二唐璞先生,左六林宣先生,都是非常优秀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左三费康先生是著名导演费穆的弟弟,曾经为兄长执导的电影《孔夫子》设计场景,可惜英年早逝,其夫人张玉泉先生是中国第一位独立开业的女建筑师,其子费麟先生是原机械部设计院总建筑师。

山高水长 | 梁思成先生特展中的几个动人片段,第8张

1945年3月9日梁思成致梅贻琦信原稿

1945年抗日战争已经进入尾声,梁思成致信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建议创办建筑系,为战后国家复兴培养建设人才。信中特别提到:“在课程方面,生以为国内数大学现在所用教学方法(即英美曾沿用数十年之法国Ecole des Beaux Arts 式之教学法)颇嫌陈旧,过于着重派别形式,不近实际。今后课程宜参照德国Prof. Walter Gropius所创之Bauhaus方法,着重于实际方面,以工程地为实习场,设计与实施并重,以养成富有创造力之实用人才。”

中国早期建筑院系大多师承巴黎美术学院鲍扎(Beaux Arts)体系,注重古典训练。梁先生当时已经发现其弊端,提出要借鉴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创立的包豪斯(Bauhaus)学派,理念可谓先进。当然,囿于复杂的历史因素,后来清华建筑系的办学并未完全实现这一理想。

山高水长 | 梁思成先生特展中的几个动人片段,第9张

梁思成与清华建筑系学生在一起

山高水长 | 梁思成先生特展中的几个动人片段,第10张

梁思成旧藏汉代陶猪

清华建筑学院的师生都熟知一个故事:梁思成先生家里的书架上放着一个汉代的小陶猪,有学生看见了,觉得又土又丑,不明白有什么收藏价值。梁先生让学生用手摸摸小猪的脊背,说:“到你们能体会这个小猪的线条美的时候,也就可以从建筑系毕业了。”还说:“这只陶猪的妙处,就在于一个'拙’字。”

本次展览,这只颇有传奇色彩的小猪终于现身亮相,可惜无法让观众亲手摸一下。

山高水长 | 梁思成先生特展中的几个动人片段,第11张

晚年梁思成照片

梁先生天性开朗乐观,青年和中年时期留下了许多开怀大笑的照片。可是晚年的照片几乎都是眉头紧锁,严肃之中带着一丝悲戚。一代巨匠,所思者何?所哀者何?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山高水长 | 梁思成先生特展中的几个动人片段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