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18篇:教研有感∣郭哥评课之《孙权劝学》
郭哥评课之《孙权劝学》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前几天,我到某校进行教学视导,该校一名新教师执教了《孙权劝学》一课。教师先播放了一段视频,介绍了东吴三大都督,然后介绍了《资治通鉴》及其作者司马光。接下来组织全班齐读课文,教师自己也进行范读。朗读之后,教师请学生按照课文后的文言文翻译的五字方法对全文进行翻译,强调了重点字词的解释。翻译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停顿、重音、语气、节奏等。在分析课文时,作者提出了三个问题:1.用原文回答孙权为什么要劝说吕蒙学习?说说孙权是怎样说服吕蒙学习的?2.吕蒙的学习取得了惊人的进步,是通过什么方式展现的?3.这篇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你获得了哪些启示?学生进行回答。最后,教师设计了一道拓展题:你的同桌上课时听课不认真,爱搞小动作,爱走神,课后的作业完成得也不及时,作为同桌的你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你要怎样劝说他/她认真学习呢?
应该说,这节课是较为常规的文言文教学课,朗读课文、解释重点字词、翻译全文、理解文意等基本内容也都具备了。作为新教师,能够从这些方面进行教学,也算是比较合格了。但我听完之后,还是略有遗憾。于是在评课时,我提出要强化教研意识,新教师不仅要“低头走路”,更要“抬头看天”。改进的方向主要有三个:
一是精准把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就是一节课、一篇课文究竟要教什么。教学内容不正确、不准确,都会影响教学效果。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依据不是教师的经验和主观态度,不是我想教什么就可以教什么,也不是我觉得应该教什么就可以教什么。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要依据课程标准,依据统编教材,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其中,教材又是最重要的依据。依据教材,首先要依据教材的单元目标,熟读并仔细分析单元导语。本单元提示学生要感受杰出人物的非凡气质,要学习精读的方法。精读的方法主要体现在“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关键语句或段落的含义和表达的妙处”“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前者是一般的精读方法,后者是针对人物传记这一类文体提出的精读指导。其次要关注课文的预习提示和课后习题。本课的预习提示有“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等内容,课后习题包括文意理解,解释重点字词、关注语气词和称谓语等。两次提到了“语气词”,这说明把握语气词的表意作用,是精读的一大内容。在课堂教学时,就要善于把握这些内容,并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环节突破这些重点,在时间上自然也要多分配一些时间,而且还要设计检测评价等内容。
二是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文言文教学要善于设计新颖、有思维深度的教学环节,并且改变教师不停地问、学生麻木地答的低效互动方式。有时候听一节课,教师不停地在问“是不是啊同学们”,学生自然也是机械地回答“是”,我不知道这样的教学、这样的提问,究竟有什么成效?例如本节课设计的三个问题,都指向了对课文局部或整体的理解,问题过于琐碎,学生所获得知识自然也是琐碎的,而教学方式必然是“碎问碎答”式的,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去年在三角中学听陈秀君老师执教的《孙权劝说》,教师设计的问题就很好,即围绕题目中的“劝”字,指导学生思考劝的背景、劝的原因、劝的方式、劝的语气、劝的过程、劝的效果、劝的启发等,这样的话,学生就会从整体上把握文意,他们所获取的知识就是以“劝”为核心的关联性知识,这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写作能力提升都有意义。设计了这些问题后,教师也不要一个一个提问,而是要将问题抛给学生,或小组学习,或合作探究,最后进行分享展示,教师则进行点拨释疑。这样的课,不就真正做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吗?从理论上讲,教师讲得再清晰,也不如学生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尤其是学生可以自主学会的内容。
三是思考如何深化学习。本节课的教与学基本上是浅表化的,尤其是最后的迁移运用环节。语文课程的本质是学习语言运用,而不是将某种道理、规则迁移到实际生活中。试想,学生课堂上学习了孙权劝吕蒙学习,检测评价就不应该是如何劝同桌学习,而是将精读的方法进行迁移应用。如何深化学习呢?首先要能够从文本中发现问题。有一次听课,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鲁肃和吕蒙究竟谈论了些什么内容,使得鲁肃惊叹吕蒙学业的进步?我们都不知道什么内容,怎么会感受'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的感染力呢?”我觉得学生的疑问很有价值,很值得关注,但教师的回答却是:“这是侧面描写,从侧面烘托出吕蒙进步大。”当时我就在想,正面的东西都感受不到,侧面的内容能感受到吗?如果教师能够多查阅一些资料,例如《三国志》中的相关片段,就可以明白“与蒙论议”的具体内容。将这些内容展示出来,请学生阅读,学生就可以更为真切地感受到吕蒙的雄才大略。其次是要多层次地理解课文的主题。《孙权劝学》的主题是很明确的,但如果只是“就事论事”,还不能真正把握这篇文言短文的写作意图。教师在上课时就介绍过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那就应该了解这本书编写的出发点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那么孙权劝学的“往事”对“治道”究竟有什么启发呢?这样的问题不仅实现了课堂首尾的呼应,同时也深化了对文章的理解。比起劝说同桌学习来,岂不是更有思维挑战性,也更有文化蕴涵?
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设计的问题具有启发性,能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具有整合性,能够现琐碎知识的整合;具有迁移性,能够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迁移,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给予学生思考、探究、讨论、展示、分享的时间,那么这节课的教学质量一定是比较高的。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