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时期,何为“国人”,何为“野人”,何为“庶人”?

西周时期,何为“国人”,何为“野人”,何为“庶人”?,第1张

#历史开讲#


周族从一个“小邦周”取代“大邦殷”成为“天下共主”后,

在新获取的土地上,大封功臣、宗亲以及上古帝王后裔,“以蕃屏周”来捍卫周政权的统治,

不过有些就国的诸侯,刚到封地就遭到了原居民的抵制,

比如姜太公,虽然早做好准备“夜衣而行”悄悄占领了营丘,但得到消息的莱族首领也很快赶了过来与他争夺,

与齐邻近的鲁国情况似乎要更糟糕一些,

从周康王时期鲁炀公筑“茅阙门”来看,鲁国已耕耘数十年之久,可东夷集团仍在不断反抗,

可想而知,周族虽然打败了殷商,但是其势力还不及东土。

因此,周人在加强东土武装力量的同时,

纷纷建起军事据点防患未然。

像《烝民》所说“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周王命令仲山甫前往齐地筑城,这些建立的据点,叫做“城”。

出土铜器铭文,也见不少周王筑城、派兵镇戍的记载。


“国”“野”之分西周时期,何为“国人”,何为“野人”,何为“庶人”?,文章图片1,第2张

这些“城”往往有两层城墙,内者曰“城”,外者曰“郭”,

所谓“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这七里之内的面积,当时被称为“国”,,

城郭之外的广大乡土地区,则被称为“野”,

因此,住在城里的,称为“国人”;住在乡野村异的,则被称为“野人”。

由于周初“国”刚刚建成,城内居民伶仃,

尽管周王实施“招商”政策,下令说“能来三室者与一室之禄”,

意思是要迁来三家,其中一家的供给周朝承担,

不过,常言道“民以食为天”,那时住在城里的“国人”吃穿用度,哪个不需要农业劳动者来供给,

而且“国人”多是周族后裔及其平民,居住在郊外的“野人”则多是被周族征服的部族,

所以,周初的诸侯国的“国人”,免不了要盘剥“野人”,

在《大东》中就描绘了当时的情形:

西方的子弟们,穿着光鲜亮丽的衣服,东方的子弟却要承担百种劳役,生产果实还要被装上车运往西方......

这种盘剥,便是贵族对奴隶盘剥。

住在城里的“国人”作为征服族自然是贵族,“野人”作为彼征服者自然社会地位低下,

所以在西周时期,“野人”根本无权参与政治,他们的工作就是埋头苦干,

但“国人”却不同,他们作为贵族是有权参与政治的。


“国人”能够干预政治、“野人”地位低下西周时期,何为“国人”,何为“野人”,何为“庶人”?,文章图片2,第3张

尽管目前对于西周各地“国人”干政的情状难以考证,

但从文献记载以及出土铜器铭文可知,“国人”的政治力量在当时不容小觑,

历史上发生过“国人”驱逐周厉王,亦发生过“国人”主持拥立国君的种种历史事件,

由此可知,“国人”不仅能够决定国君的废立、过问外交和战事,还可以参议国都迁徙等国家大事,

除了他们自己不是统治阶级,无权染指王位之外,

几乎整个周王室、各诸侯国的大事都有“国人”参与的身影,

且要得到“国人”的认可,

我们知道商代族权盛行,西周出现这种貌似“民主”倾向的状况,

大概就是传统的遗习,毕竟“国人”与周朝的统治者实际上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当“国人”利益受损,他们就会反抗统治者,

同时也有一些上层贵族利用“国人”的力量来争夺权利。

因此,周王及列国诸侯很难做到凡事自作主张,

违背“国人”意见者也往往落得凄惨的下场,比如前面说到的周厉王,

又如夹在晋楚之间摇摆的卫成公,他想倒向楚国,奈何“国人”不同意,于是卫成公被驱逐.......

还有《左传》记载楚都被吴国攻破后,陈怀公不知如何是好,就让“国人”自己选择“欲与楚者右,欲与吴者左”........

这都是“国人”干预政治例证。

西周时期,何为“国人”,何为“野人”,何为“庶人”?,文章图片3,第4张

比起“国人”,“野人”的地位显然要与之悬殊许多,他们是被征服者且与周族没有血缘关系,无权参与政治,

他们只从事农业生产,且不能接受文化教育,

甚至也不能参与作战,西周时期的军队哪怕只是一个士卒,也是最低等的贵族出身,

也就是说,

只有“国人”才有资格“以起军旅”,而“野人”则只能打杂役喂饲牛马、筑城建防,

此外,“国人”承担劳役的年龄是二十至六十岁,范围可能限于于“修城郭”、“除道”、“成梁”,

但“野人”是十五至六十五岁,相差十年,刚刚长大成人就要承担劳役,

就连冬天都要“凿冰冲冲”,一年四季不停地为奴隶主贵族而役,没有休息的日子。


直到西周末年,随着“井田制”开始土崩瓦解,“国”“野”之间的区别以及“国人”与“野人”之身份地位的差别也逐渐被剔除。


不过在西周社会里,还有一个等级叫“庶人”,他们又是什么身份?

什么是“庶人”?西周时期,何为“国人”,何为“野人”,何为“庶人”?,文章图片4,第5张

通常,人们都认为“野人”就是“庶人”,

但随着西周康王时铜器大盂鼎的出土,才发现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

大盂鼎上刻着这样一段铭文说:周王赏赐给贵族盂“人鬲(l ī)自驭至于庶人”659 人,另外又有“人鬲”1050人。

这段铭文让学者们产生了分歧,

郭沫若认为,“庶”从字形看像是厨房,鬲是鼎锅,那么“人鬲”和“庶人”就是烈日下劳作被晒黑的人,其社会地位很低,而这些人就来源于战争俘虏来的奴隶,

驭又是家内奴隶的意思,“自驭至庶人”表明庶人的地位还不如家内奴隶高,应当就是耕作奴隶。

此外,在《左传》中有“人有十等”的记载:1王臣公,2公臣大夫,3大夫臣士,4士臣皂,5皂臣舆,6舆臣隶,7隶臣僚,8僚臣仆,9仆臣台,10马有圉,牛有牧,以待百事......这十等

也不见有“庶人”,他们是不是包括在“以待百事”中也无法确知,但显然要低于家内奴隶。

不过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想法,

从《尔雅》释读“庶”字的意义看,是“众”的意思,《说文解字》也说“屋下众也”;

从宗法制度来说,“庶”还有次一等、非正宗的意思,比如我们常见的“庶子”;

从《尚书》的记载来看,箕子建议周武王“谋及卿士,谋及庶人”,可见“庶子”不仅可以参与政治,还是周王的咨询对象.......


这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庶人的地位忽高忽低,庶人的权利忽有忽无?

于是有人又说,这个“庶人”分上、中、下三层,上层自由,中层农奴,下层奴隶,

这样说也并非没有依据,

比如殷商旧民有的就可以自由经商“牵牛车,远服贾”(《尚书·酒诰》)。

但是,为何强调等级的周朝统治者,要把以上三种人统统称为“庶人”?

不过回到大盂鼎铭文看,

也有可能是铭文中的人鬲、驭、庶人等都是按被俘以前的身份称谓说的,他们由周天子赏赐给贵族之后,是不是都变成了奴隶呢?

铭文中没有说明。

即使他们已经变成了奴隶,也只能说明这段铭文中的“庶人”是奴隶,

若反过来证明庶人本身就是奴隶,则是证据不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西周时期,何为“国人”,何为“野人”,何为“庶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