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目标

“人”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目标,第1张

教育是跨越阶级的梯子,但也只是梯子。

“人”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目标,图片,第2张


从诞生以来,教育的内容、对象、时限等都在不断变化,从古代教育的阶级性到现代教育的普及性,尽管教育不再只为上层阶级服务,但依旧面临教育不平等的问题。

2022年,南都观察延续了对教育议题的关注,职业教育、素质教育、回流儿童......关于教育,无论说了多少,都依旧有话题可说,依旧需要持续地讨论和实践。关注是为了改变,改变是为了发展。然而,教育的横向分化和由教育带来的阶层纵向流动,始终在质问,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到底是什么?

▌教育仍有层级,并非只是类型


2022年4月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取消了“普职分流”的提法。对新职教法的误解,导致“取消普职分流”上热搜,许多家长以为孩子不用“沦为职教生”。当然,事实并非如此。从“分流”到“协调发展”的提法改变,背后的根本出发点,还是近年来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即职业教育不是层次,而是类型。区别不在社会分层而是学习内容(取消“普职分流”、“躺平”上高中?新职教法何以被误读)。
尽管在教育结构上提法改变,普职差别的背后还未改变的,是就业的反向引导。曾经最优秀的学生会选择进入中专学习,毕业后获得学校分配和城市户口。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高校扩招和国企改革,学历膨胀和铁饭碗不保,使得职业学校的发展前景越来越渺茫,从而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地位(李俊: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要,能缓解“教育军备竞赛”么?)。在学历贬值的当下,想要实现普教、职教学生同等地位,或同等就业同等录取,似乎有些天方夜谭。但这也就说明了当教育的出口改变,人们对教育本身的印象也会改变。
社会对职校生存在着许多偏见和刻板印象,这些印象也许部分是事实,但决非全部。“清华研究生”子津在江西一所县域职校进行田野调查,看到了职校生不一样的一面(我走进职校,看见“混日子”背后的期待、无奈与悔恨)。职校学生有的是为了改变初中“混”的状态,到职校好好学专业,“变一个人”;有的则是因为家庭困难,希望上职校好早点工作挣钱,为父母减轻负担。看到“混”背后的无奈与期待,也许才能真正改变“混”的状态,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
职校、职校生和职业教育被污名化和边缘化,是个结构性问题,原因不在教育本身,而在整个社会(普教vs职教:加剧不平等了吗?)。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选择性,有更多的成功标准,而不是所有人走上一条独木桥,让所有人都摇摇欲坠。

▌不一样的起点,不一样的终点


除了普教和职教的不平等外,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也是中国教育的一大分水岭。由于户籍制度、地域发展等复杂的原因,中国不同地区的教育面临着“等级差别”。选择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往往意味着不同的人生轨迹,大城市和村庄、小城镇的孩子各有其命运(从衡水到北京,教育折叠)。我日夜不停地刷题,跑着去吃饭,试图奋斗二十年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而你也同样不轻松地刷着简历,上着数不清的课外班,做着各种也许被安排好的志愿和实践活动,想要保持甚至跨越阶级。我们是不同生产线上的产品,只是,这往往不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但是,当“各个阶层有自己的教育路径,只有金字塔尖的幸运者才能彼此看见并彼此鄙视时,社会又如何融合?”


回籍生是户籍制度下的又一牺牲品,面对严格条件限制下的异地中高考制度,随父母迁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儿童在中考之前不得不告别父母、熟悉的老师和同学,独自回到家乡继续学业。他们可能面临不一样的教材、已然陌生的乡音,甚至要寄人篱下,又一次面对身份认同的困扰。而在考试之后呢?他们将要去往何方,没有人知道,也包括他们自己(回流十年,归去何处)。只是显而易见地,相对于一直在大城市就读的孩子们,他们的人生有更多坎坷的可能性。

▌教育何为?看见生命


回流儿童在不熟悉的环境之中参与中考,也许“幸运”地进入高中,又顺利地通过高考进入大学,他们中的有些人会选择回到曾随迁的城市继续学业,和父母、和曾经熟悉的同学再会面。只是,内卷横行的当下,大学越来越像高中,高中的主要任务是为了上一个好大学,学生们通过不断地刷题、练习,期待取得一个好成绩。包括回流儿童在内的大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依旧未能摆脱高中的阴影,从“刷题机器”变成了“绩点狂魔”。“学生在学业绩点的同质化赛道上争抢,而忽略了其他各方面的发展,或只追求表层的功利性收获,其目的仍是为了一个更好的绩点或可供替换的荣誉,以此来提高保研、留学等机会的可能性。”(为什么很多大学越来越像高中了?)当我们将大学过成高中,又如何能保证在研究生、留学阶段就能真正地拥有大学生活呢?
那么,我们接受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更好的成绩,从而进入更好的大学,获得满意的工作,实现阶层的跨越吗?日本调查记者斋藤茂男与同事在探访中发现日本教育具有两大特征:分数取向与重视规训——甚至将自我规训形成习惯(何谓教育?斋藤茂男对日本社会的叩问,今日依然真切而沉重)。这在当今中国也有迹可循。学生们通过补习、刷题获取更高的分数,学校则通过要求剪发、不允许带手机、甚至规定洗漱吃饭的时间来进行规训,从而“帮助”学生获取更高的分数,便于管理,形塑社会需要的人。但是“对人而言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怎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应试教育并没有告诉我们。甚至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和老师成为数字的奴隶,埋首在一张张数据上,成为其中的一个符号(异化的师生,变异的数字)
在高中阶段,我们尚且年轻、很多时候没有选择,也往往没有思考过自己的目标和未来的方向。但在大学阶段,大部分人在入学时已然成年,大学理应是和高中不一样的地方,不能再简单延续高中时的学习方法和目的,而应该更多地去探索未知和未来。“猫课”就带我们领略了不一样的大学课堂,我们在课堂中鼓起勇气、好奇并满足好奇,彼此关注、彼此看见,也走出课堂发现和听见生命,探索教育真正的意义,那就是“生命应该被好好看见和关照”(老赵:我们为什么在大学开“猫课”?)
当我们在说“让每个人都能成长为他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教育系统,不管是政府、家庭、社会,都为他长成最好的自己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或途径”“一个完整的人,在他中年的时候,一方面有一份比较好的工作——这个工作可能是很多外在条件决定的,但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某种教育赋予他的工作能力和动力,并且在这个工作中,他仍然有继续学习和成长的意愿和能力”时(打破唯分数论,怎样才算好的教育?),我们并没有遗忘目前教育只是社会资源分配和阶层上升工具,且存在巨大不平等的现实。我们的社会已经走向现代,而教育的功能却还留在传统。
看到问题,设法改善问题,才是作为社会一分子的你我存在的意义,才不辜负教育将我们塑造成一个完整的“人”。
本文执笔:赖慧玲,来源:南都观察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人”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目标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