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何时开始流行“跪坐”习俗,又为何在唐朝被抛弃了?

中国古代何时开始流行“跪坐”习俗,又为何在唐朝被抛弃了?,第1张

引言

跪坐,又称正坐,是汉族古时一种居坐的方式。

古时的人们往往从小便开始练习这种坐姿,正坐之时,人们要将臀部放于脚踝,上身挺直,两手端端正正摆在膝盖上,目不斜视,以此象征庄重。

唐朝,承接五代与隋朝,是我国文明的空前盛世。说起唐朝,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极度开放的社会风气,这个时期胡人文化大规模传入中原,对原有的传统文化形成冲击,在融合与交替的过程中,渐渐形成了新的格局。

而跪坐这一从商周兴起,延续了数千年的古老习俗,与开放的唐朝显得格格不入,被废弃淘汰,也已成了它既定的命运。

中国古代何时开始流行“跪坐”习俗,又为何在唐朝被抛弃了?,文章图片1,第2张一、从周朝到汉代,礼仪文化盛行,跪坐的发展历程

《论语》有云:席不正不坐。

此处的席,是指跪坐所用的席子,四边要与房屋墙平行,以表示合乎礼节。这足以说明,在商周时期的兴起阶段,跪坐与礼节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商周时代生产力低下,因而人们相对而言还处于愚昧懵懂的状态,对于“神”的崇拜也导致了人们对于礼法的严格遵守。

在商周时期,进入室内要先脱掉鞋子,方能进席跪坐。古人在跪坐时,面前一般会放置几案,既可放置东西,又可凭依身体。因商周时期重视长幼尊卑,因此入席跪坐的顺序亦有讲究,长者尊者坐上席,余下诸人按照地位尊卑再依次入席。

跪坐时,幼者与卑者要态度谦恭,以自表敬意或谦卑。其次,席间亦讲究坐姿,要双膝跪地,臀部压在后足跟上。

便说我们最有名的孔子,他主张有教无类,在讲课之时却也端正跪坐,以示对知识的看重。其学生也都如此,来表达对老师的敬佩。

对于这一点,《礼记·曲礼上》有记载:坐而谦之。

中国古代何时开始流行“跪坐”习俗,又为何在唐朝被抛弃了?,文章图片2,第3张

如果跪坐而对的双方彼此敬仰,就把腰伸直,再进一层,若俯首作揖,或双手下席,则成跪拜之礼,如果俯首倒地,则称稽首。

总而言之,跪坐之时应正襟危坐,不得随意轻率。

跪坐时,箕坐最为忌讳。

《礼记·曲礼上》书云:坐毋箕。

箕便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簸箕,这种坐姿说的是坐时两腿平伸向前,上身与腿呈现直角状,形如簸箕,因此得名。此种坐姿是一种不尊重礼节的坐姿,所以最为古人所忌讳。

跪坐经历长久发展,到了汉代可以说达到了巅峰。汉代的人们由席坐逐渐变成了坐床、坐的习俗,只是无论坐在何处,仍旧是为跪坐。汉代承接秦朝,而秦末正是动荡不安的时期,这一时期百姓流离失所,因此汉初采用了无为而治的政策。及至汉武帝时期,重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因此,汉代的人们对于跪坐象征礼仪这一观点似乎并未发生太大变化。

对于跪坐在汉代的兴盛,我们从史料的记载中,也可窥见一二。汉初三杰之一的留候张良,便曾因尊重黄石公,而为其跪坐取履。

汉文帝曾召见贾谊问神鬼之事,“至夜半,文帝前席。”这是说二人对面跪坐席上,文帝听得高兴,膝盖向前移动靠近贾谊。此外,西汉的文翁为蜀郡太守,他讲学之时,与学生们亦是皆为跪坐。

中国古代何时开始流行“跪坐”习俗,又为何在唐朝被抛弃了?,文章图片3,第4张

《后汉书》中记载,东汉有个有名的名士,名叫陈蕃。他是个性情耿直的廉吏,他做太守时,别的宾客来拜访,他一律概不招待,唯独徐稚来访,他才会特意将悬挂起来的榻放下招待,待对方走后,再重新将榻高悬起来。于是后人便用“悬榻”这一典故,来说明对贤士的礼遇。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随着跪坐的发展,其配套的设施也在不断完善,榻变得愈发轻巧。否则,陈蕃又如何能如此轻松地将其拿来拿去呢?

到了魏晋时期,不论是大榻还是小榻,都已经变得非常普及。便好似“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然而在这个时期,虽然跪坐已经普及,可仍旧是端庄有礼的一种坐法,不可随意。

但与此同时,随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胡人文化也开始传入中原,胡人更为方便的垂足而坐,也渐渐在民间兴起。这种坐法对家具的要求甚高,于是根据此等需求,胡床等高型家具便应声而出。

然而此等方便的垂足坐法,在南朝诸多士大夫的眼中,是不合乎礼法的坐法,不光不值得推崇,甚至还要求全面禁止。最终因为各种原因,这个在魏晋时期传入的垂足而坐并未得到推广。跪坐仍旧在中原大地上占有重要的席位。

二、气象万千的盛世大唐,流传千年的跪坐由此废除

进入唐朝以后,由于唐太宗“天可汗”的身份,万族来朝,这也导致了外文化大量涌入。而唐朝独有的开放与包容,使得这些外来文化与原本的中原文化逐渐融合。在这种大背景下,跪坐这种以礼来束缚人类本性的文化,废除已经成为了它无法逃脱的命运。

中国古代何时开始流行“跪坐”习俗,又为何在唐朝被抛弃了?,文章图片4,第5张

除了上述的社会背景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人们对便利生活的需要,也决定了跪坐必然走向灭亡。而更加方便的垂足坐,渐渐登上历史舞台,成了人们首选的坐姿。

垂足坐的发展,也带动了家具的发展,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坐具也由低矮的床、榻,转而向高凳和椅子发展。不难看出,人们的需求在直接影响着家具的发展,而家具的发展也推动了垂足坐的推广与发展。可以说二者之间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性。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循序渐进的,坐姿的变化,也同样不例外。

唐朝的坐具兼具高矮,人们垂足坐愈发方便。自唐初以来,随着人们的观念越来越开放坐姿也变得更加多样化,虽然在这个时期跪坐仍旧占有一定的地位,可垂足坐作为更加便利的一种坐法,已然在民间悄然流行开来。

对于辛苦劳作了一天的百姓而言,跪坐这等对礼仪要求颇为苛刻的注重形的坐法,显然已经不符合他们的需求。他们需要的是更加便利的坐法,自北方传入的胡人坐姿与高凳,恰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需求影响供给,随着人们对于高脚家具及坐具的需求普遍提高,这些类型家具的出现与兴盛便成了必然,高脚坐姿与高脚家具,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中国古代何时开始流行“跪坐”习俗,又为何在唐朝被抛弃了?,文章图片5,第6张

及至唐朝中后期,为了适应人们垂脚高坐,坐具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改变,人们日常所用的桌子、几案、屏风等家具,也随之改变,增加了自身高度,让人们使用起来更加的便利。这些变化也同样反映在了唐朝的墓室以及壁画当中。

我国出土的唐朝的壁画中,已经出现了许多前朝比划前所未有的家具,其中最显眼的便是椅子这一器物,这是前代从未见过的东西。

《唐语林》卷六记载:颜真卿在唐德宗建中四年出使叛将李希烈时,颜年已76岁,他为了表现自己身体健康,而“立两藤椅子相背,以两手握其倚处,悬足点空,不至地三、二寸,数千百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垂足高坐发展到唐朝,也渐渐成为了人们推崇的端方有礼的坐姿。随着垂足高坐的推广,以前作为坐具的榻也逐步改变了自己的职能。其虽失去了坐的用途,但却作为一种供人们卧躺休息的器具,而流传了下来。

尤其是在夏天,在榻上斜卧已经成为了一种消暑方式。所以榻在规格上也逐渐有了变化,其变得更加宽大了。

在文化开明,社会风气开放的唐朝,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这种改变与外来的胡人文化共同冲击着原有的文化。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所制的家具也愈发精美实用,多方原因之下,使得由商周便流传开来的跪坐,最终消失在了唐王朝的浩渺烟海之中。

中国古代何时开始流行“跪坐”习俗,又为何在唐朝被抛弃了?,文章图片6,第7张结语

中国古代人们的坐姿由跪坐到垂足而坐,发展了数千年。这也说明了人们的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在逐渐发展、进步。

而在跪坐消失的过程中,适用于垂足高坐的家具,也对其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唐朝文化发展蓬勃,社会风气包容开放,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得人们更多的去考虑事物的实用性,而非注重虚无缥缈的繁文缛节,这为跪坐的废除消失奠定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跪坐,作为流传数千年的传统坐姿,虽在唐朝时期被废除,然其也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古人的思想精神,亦承载了他们对礼的要求与执着,是那个时代的人们对精神追求的具象化。

从跪坐的兴起到衰落,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而旧事物的糟粕部分是必定要舍弃废除的,但与此同时,也当保留其中的精华部分,作为后人瞻仰前人精神的载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中国古代何时开始流行“跪坐”习俗,又为何在唐朝被抛弃了?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