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解谜·孔学之孝》01-愚孝皆因蠢和坏

《论语解谜·孔学之孝》01-愚孝皆因蠢和坏,第1张

《论语解谜·孔学之孝》01-愚孝皆因蠢和坏,第2张

《论语》原【第01篇学而第11章】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游梦僧直译】孔子说:“父母在世的时候,观察他的意志;父母去世之后,观察他的修行;多年不变改事父之,可以称为孝敬了!”

【游梦僧意译】孔子说:“父母在世的时候,观察他的意志,看他在父母在生多年,是否能坚持;父母去世之后,观察他的修行,看他在父母新逝三年,是否能修持;多年都能遵循事父之道,可以称为孝敬了!”

【杨伯峻译文】孔子说:“父亲在世时看其志向,父亲死后看其行动,三年内不改父亲的规矩习惯,可算孝了。”

【钱穆译文】先生说:“父亲在,做儿子的只看他志向。父死了,该看他行为。在三年内能不改他父亲生时所为,这也算是孝了。”

【李泽厚译文】孔子说:“当父亲活着,观察他的愿望和志向;父亲死了,观察他的行为和活动。三年不改变父亲的途径、方向,这也就可以说是孝了。”

【注】三大家基本情况:杨伯峻——代表老式的考据,更多文言文解释的传统视角;钱穆——代表台湾最高水平,更多历史学家和宋明理学的视角;李泽厚——代表大陆最高水平,更多哲学家和五四西学的视角。

【详解】下面一句摘自《增广贤文》的诗句,送给所有解读《论语》此章的儒家大家和国学大师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对《论语》的误读最严重,且对孔子伤害最大的,非本章莫属!

千古以来,儒学大家,如朱熹何晏等,皆解读成“愚孝”;国学大师,如杨伯峻钱穆等,仍然解读成“愚孝”!

他们都把“三年无改父之道”,解读成的“三年内不改变父亲的行为、意志和习惯”这样的愚孝,不是因为蠢就是因为坏!

蠢者,是因为解读者自己没读懂孔子的话,胡解一通;坏者,解读者自己读懂了,但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而进行曲解,比如为了维护某些团体的利益!

“三年不改父之道”绝不如他们所解读的样子。《论语》通过孔子的话,把“孝”字通过“总-分-再细分”的结构,进行了系统化的讲解。可惜,通行版的《论语》却是把这本应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篇章,打得支离破碎,不成系统,这就为曲解和误解提供了土壤。

游梦僧,我,就本着“拭蒙尘,见国学之真容;正曲解,现经典之本义”的初心,把《论语》中与“孝”相关的内容整理出来,让它们再聚首,然后一字一句地解读之,作《论语解谜·孔学之孝》篇,以还“孔学之孝”的本原;正本清源以还圣人之清白。

一口子吃不出个胖子”,《论语》中关于“孝”,内容繁多且支离破碎,咱慢慢来,一文一章地解读之。

本文就先解读“孔学之孝”的概括性总述的篇章: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01学而篇11】)

父:父辈。此处讲的是孝,故此处的“父”,准确的解读是“父母”。

观:有目的地仔细察看。《说文解字》观,谛视也。《诗经·小雅·庭燎》:“君子至止,言观其旗。”

《论语》此处用“观”字,可谓精妙绝伦,千金不改。考察一个人是否孝,这就是目的;考察必须仔细,这是手段,否则就会流于表面而未见本质。

其:指示代词,“他的”的意思。此章是有一个隐含的主语的,那就是“他”,被考察是否孝敬的人。

志:要有所作为的意志或决心。《说文解字》志,意也。

《论语解谜·孔学之孝》01-愚孝皆因蠢和坏,第3张

为什么“父在,观其志”呢?“父在”这往往是一段很长很长的时间,动则数十年,有一年不孝,那就是不孝。所以,要想“父在”做到孝,必须有很强的意志,坚持行孝数十年,即后面所说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故,行孝是持久战,而绝非三分热度、一腔热情就能做到的,需要做到的事情很多,比如:

要做到:“父母在,不远游。”(【论语04里仁篇19】)

要做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02为政篇06】)

要做到:“事父母,几谏,谏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04里仁篇18】)

……

为孝,必须持之以恒方可。故“志”字在此处最准确的解读,应该是“意志”

父在,观其志——父母健在,考察他的意志

没:音mò,同“殁”,《广雅·释诂四》殁,终也。就是“死”。与前面的“在”相对,即“仙逝”。

行:修治,修行。

为什么“行”字解读为“修为”?咱看看,父母新逝后,在孔子所在的年代,作为儿子是如何做的,《论语》就有所讲述: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17阳货篇21】)

很明显,当时君子居丧,三年之内既“不为礼”也“不为乐”;既不“食夫稻”,也不“衣夫锦”,是一种清心寡欲的修行状态

“行”的意思是“修治,修行”,在《论语》中孔子评价子产时,就讲过子产这个人修治自己恭肃不已: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05公冶长篇16】)

父没,观其行——父母没世,考察他的修行。

下面解读重头戏“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孔子这句话,是“孝道”的总括式说话,即这是孔学孝道的浓缩,浓缩就是精华。可惜本是精华,却被后世曲解成糟粕。

先解读文字!

三年:可实指“三年”,也可指“许多年”。古文中,习惯用奇数代表“多、许多”之意。此处解读成“多年”

为什么考察一个人孝与不孝,一定是“多年”?

在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父母新丧,孝子必须服孝三年。这在《论语》中就有明确的交待,就是上文引用过的【论语17阳货篇21】,宰我的问题就是。所以说,一个人行孝的时长,要么就是没有(父母早丧,孩子小,不懂事,属于这一种);要么就是三年及以上。

无改:不更易,遵循

于:介词,表示相互关系。相当于“对”“对于”。《史记·张仪列传》:“且今时赵之于秦,犹郡县也。”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论语06雍也篇08】)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论语05公冶长篇10】)

道:方法,方式。

“无改于父之道”被后人纷纷断为“无改于-父之道”,把“于”字归到“无改”去,以致于误读《论语》本意,钱李三老就是这类人的现代人的代表。

朱子(朱熹)也不得其解——《论语集注》尹氏曰:“如其道,虽终身无改可也。如其非道,何待三年。然则三年无改者,孝子之心有所不忍故也。”可见,朱子之意与三老无异。

依朱熹何晏和杨钱李三老的解读,可推出:如果父亲是懒虫,你不能改?父亲是盗贼,你也不能改?是杀人狂魔,也不能改?全部“无改”,要继续行之,以致“发扬光大”!

如此,岂不荒谬!简直是荒谬至极!如此不道的话,出自圣人之口,他还能称之为圣人吗!千年孔子万年误,“父之道”即为其一。

那实情又是如何的呢?实情是朱何这些儒学大家和杨钱李这些国学大师都错了!下面,本僧就在理解单字与词的基础上,慢慢捋一下句意。

“(子女)无改于父之道”,提取主谓宾,主语是“子女”;谓语是“无改”;而宾语就是“道”。即“子女无改道”。无改何道?于父之道(即事父之道)!所以说,“于”字,不跟“无改”,而是与后面的“父”结合,变成“于父”,用作“道”的定语。

注意,《论语》原文,是“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而不是“三年无改父之道”(少了个“于”字)!

有人可能会说:“多个字少个字,影响不大吧!”非也,“用斧劈人”和“甩斧劈人”,多点笔划,结果如何?前者是故意杀人,后者是意外杀人!文章开头,本僧就引用《增广贤文》的“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就在于“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于”字。

讲了“少一字或多一字”对句意的影响,咱再说说断句的问题。

“断句”对于句子的意思,影响是根本性的。比如近期在网上流行的句子“队长死了”,可以是“队长,死了!”,也可以是“队,长死了!”,前者是死人的事,后者则是队伍之长而已!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断句不是“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而是“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无改于父之道:不变改事父的道。即“遵循事父之道”。

好,现在咱“原文再续,书接上一回”。下面,咱一字一句地解读。

有些读者可能还不是很理解:为什么说朱熹何晏、杨钱李都错了,而你就对了?!

纵观《论语》全文,其他篇章,有说人是如何不改变父亲的做事方式方法的吗?答案是“没有”!那有教人如何“事奉父母”的吗?答案是“有”,而且篇章很多。从“起居”到“饮食”;从“生事”到“死祭”,事无巨细地讲解“如何事奉父母”。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02为政篇0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02为政篇0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02为政篇0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

古往今来,“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能正确解读者,寥若晨星,屈指可数。曲解误读如牛毛,数不胜数,如朱杨钱李此等古今名人他们缺少的,就是对圣人道行的信(深信不疑),以致于认为“圣人有其时代局限性”!

如果如之前的人的曲解,“父之道”如果是“父亲的行为、意志、习惯”等,就是私道、小道、小人之道。孔子所推崇的是公道、大道、圣人之道。他怎么会以“私道、小道、小人之道”教育弟子呢!

《孝经》中孔子与曾子的对话,可佐证之。

曾子曰:“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解译成白话文,如下。

曾子(即曾参)说:“冒昧的问,儿女遵循父亲的命令,可称之为孝敬吗?”

孔子回答说:“这是什么话?这是什么话!父亲有不唯命是从的子女,就不会陷于不义。所以(父亲的行为)不符合义礼的时候,子女就不能不以此与父亲据理力争。(不争而只知)服从父亲的命令,又怎么能称作孝敬!”

孔子重复用“是何言与”,以强烈的口吻说了:对父亲之命,不能“唯命是从”。可惜众儒学大家和国学大师听而不见,殊不悲哉!

伪父之道,毒害万民,遗祸千年。当该是时,挫其骨,扬其灰,以正人间道。

《论语解谜·孔学之孝》01-愚孝皆因蠢和坏,第4张

《说文解字》: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那如何算是“善事父母”呢?本文所解之章句没细说。但《论语》对于如何事奉父母,却是重头戏,因为“仁”是孔学的基础,而孝又是仁的根本(有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通过记述孔子与其弟子的对话,根据不同弟子的品性,从不同的侧面讲解了“于父之道”,分“生死守”三阶段对“进行了撰述

孔学的“于父之道”,到底是如何的呢?欲知后事如何,敬请继续关注游梦僧之《论语解谜·“女子”之谜》系列文章。同时,欢迎在后面打赏支持,谢谢

第01篇学而第11章繁体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游梦僧直译】孔子说:“父母在世的时候,观察他的意志;父母去世之后,观察他的修行;多年不变改事父之道,可以称为孝敬了!”

【游梦僧意译】孔子说:“父母在世的时候,观察他的意志,看他在父母在生多年,是否能坚持;父母去世之后,观察他的修行,看他在父母新逝三年,是否能修持;多年都能遵循事父之道,可以称为孝敬了!”

版权所有,请尊重之!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论语解谜·孔学之孝》01-愚孝皆因蠢和坏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