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观”功课分享连载③:定静安虑得,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内观”功课分享连载③:定静安虑得,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第1张

要不要做功课?

答案是肯定的,功课有必要做。

上一篇中引用黄檗禅师《传心法要》中告诫学人要做功课实修,否则的话,知识无法对生命起作用。

比较直接的功课,用词语来表达:

儒家讲“定、静、安、虑、得”,“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禅宗讲“观心”;

天台宗讲“止观”;

道家讲“内观”,也叫“回光”。

这是同一个功课,其目的是通过功课能够当下回到清静本心,内境安,外境平。

《清静经》中:“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就是讲这个功课的效应。

功课简述
怎么做功课

“定、静、安、虑、得”,

开始就是“定”,那怎么就“定”了呢?

《大学》纯粹是一部讲实修的经典,原文讲的很清楚,“知止而后有定”,

那什么是“知止”,有的人解释是“知道止,就可以定的住了”。这是讲理念的,在头脑上打转,实修中这样做,往往会摁下葫芦凸起瓢。

我们来看“知”的古义:

“知”是“智”的本字。

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箭,借代行猎、作战。

知,甲骨文(干,武器,借代行猎、作战)+(口,谈论)+(矢,武器,借代行猎、作战),表示谈论和传授行

猎、作战的经验。在远古时代,弯弓使箭是成年人的基本常识和重要经验。

造字本义:动词,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

当“知”的形容词含义“聪明、有战略”消失后,金文再加“曰”(说,传授)另造“智”代替,强调谈论和传授经验

“知止”,就是把认知、想法、理念,都放下,用大白话讲就是,不要乱想;

六祖惠能大师开示惠明:“不思善,不思恶”,就是“知止”;

摩诃迦叶尊者开示阿难:“推倒门前刹杆著”,也是“知止”。

当“知止”了,“定、静、安、虑、得”,几乎就是自然而然一步步推动的了,不是人为造作。

再来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也是次第的,首先是“格物”,

那什么是“物”?

阳明先生说,“意之所著为物”,

“物”是意识的终端,事物是我们意识认知的终端呈现;也就是我们的见闻觉知,无论外在事物,还是内在情绪,都是物。

“格”,从动词的含义来看,也有多,

有搁置、匡正、推究、抗御等等。

阳明先生四句教,第四句是“为善去恶是格物”;

那在阳明先生的教导里,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循理(天理)即是善,动气即是恶”。

也就是说,格物的功课,是在我们动气的时候做的。

这时借用佛家的一个词语“离相”,来说明“格物”,物就是相,动气是因为着相,格物就是离相。

就是停下分别,不被事物和认知所牵引。

此时,“物格”自然“知致”。

“致知”这个“知”,

如阳明先生所说:“心之灵明为知”。

是本心灵明觉知的作用,就只是灵明不昧,没有任何信息的染杂。

“知之发动为意”,

“有善有恶意之动”。

“诚意”,是停下善、恶、爱、憎、取、舍。

此时,“意诚”自然“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zhì),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修身的关键在正心,而正心的关键在诚意。

意诚,内外双得;意不诚,内外双失。


“止观”,“观心”;


“内观”,“回光”;

三家说的是一致的。

大道至简,言语道断。

但是说来话长,解释这些名词含义,信息量有些大,忽然觉得继续啰嗦掰持这些概念也无太大意义。

学理者若不落到实处,开始实修,终究对生命本身起不到作用。

家人们,先从

“知止”,不被事物和认知所牵引;

“诚意”,停下善、恶、爱、憎、取、舍。

当下开始吧。

六祖大师言:“不取,不舍,亦不染著。”

“内观”功课分享连载③:定静安虑得,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图片,第2张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内观”功课分享连载③:定静安虑得,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