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国兴:“阳”后杂谈

温国兴:“阳”后杂谈,第1张


“阳”后杂谈

温国兴

温国兴:“阳”后杂谈,第2张

    一个病毒幽灵,三年来在人们的心头徘徊。人们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新型冠状病毒,目的是安慰它,不要过分地为害人类。它就像是古希腊神话中的战神阿瑞斯,是力量与权力的象征,嗜杀、血腥,掌管战争与瘟疫。于是人们对其高度防备,视其为洪水猛兽,惟恐染疫,避之不及。这两年总说“阳”来了,但在我们身边还真的没有见到谁“阳”了,因为对于我们这个一千万人口的城市来说,那么几十个、百八十个“阳”,简直是凤毛麟角。尽管“阳”很少,但我们一遍遍地做核酸,恨不得从骨头缝里也要把“阳”揪出来,把这个“阳”放在太阳底下,让它无处遁形。然而我们想多了,新冠病毒的狡猾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因为我们并没有掌握新冠病毒的行踪和习性,它是谁,它从哪里来,它要干什么?这些哲学追问没有得到很好的解答。

    三年来,中国抗击疫情取得的成果令世界所瞩目。然而,人们总不能这样无限地抗击下去,于是中国决定改变抗击疫情的策略,从防控感染转向医疗救治上来,就在转型刚刚开始,大规模的感染就发生了。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的中招了,有人将发烧时痛苦不堪的状态录制成小视频发到抖音、快手等平台上,还有人将抗原试剂检测结果“两道杠”拍照后发到网上,证明自己确实“阳”了,有抗原为证。一时间,网上一片“阳”,身边逼近“阳”,没“阳”的担忧,“阳”了的遭殃。我那些天且忧且喜,忧的是身边的人“阳”了,我也难幸免;喜的是我们早晚要过这一关,最权威的专家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阳”,包括他本人。果然,七天前我感到身上发冷,一量体温37度,我平时都是36度,升高了1度不是好现象。第二天体温升高到了38.5度,骨头节酸疼,继而咳嗽等症状也出现了。我没有做抗原检测,因为此时“阳”不“阳”的已经没有人管了。如果在“新十条”发布前,发现一个“阳”早就被转运到集中收治医院隔离治疗了。在发烧38度时,我吃了点退烧药,吃了几天中药汤,给自己的少商穴和商阳穴放了几滴血。放血后两小时体温降到了36度,后来反复回升到38度,这个温度维持了大约两天时间,期间捂上被子发汗。两天后感觉松快多了。但还是有些咳嗽、流清涕、鼻子干等不适的感觉。到了第六天基本没有什么感觉了,只是感觉有些乏力,所以这些天没有恢复每天的运动强度。

    “阳”后,我忽然有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这样的毛病我过去曾经得过许多次,每隔两三年就会得一次,症状完全相同,治疗方法也是大同小异。着凉了,发烧了,咳嗽了,就是感冒了,于是吃点退烧药,发点汗。从未去过医院,在家休息三天两天也就好了。我突然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想法,这那里是什么新型病毒啊?恕我以外行的身份直言,如果非要说这是新型病毒的话,那也不过是老病毒的新变种而已。

温国兴:“阳”后杂谈,第3张

    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这类病从症状到治疗都有明确的记载。张仲景的这些记载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根据他家族十年来的遭遇以及他的医疗实践总结提炼出来的。他在《伤寒卒病论集》中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于是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写出了《伤寒论》这部中医典籍,千百年来为医家所推崇。我们从《伤寒论》,很容易找到与今天“阳”了相同的症状。比如:“太阳中风,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这里所说的中风,不是今天说的脑卒中。他还对伤寒有明确的预后说明:“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这与今天的实际情况十分接近。

    在疫情期间,中医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据说很多治疗药剂都是根据《伤寒论》和《温病条辩》等中医典籍中的方剂演变而来的。中医对于这类病,统一归结为“伤风感冒”或“时行感冒”,以头疼、鼻塞、流涕、恶风、发热为特征。中医很早就认识到,感冒的重症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常可引起广泛的流行。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将感冒分为风寒袭表、肺卫失宣,风热犯表,肺卫失和及暑湿伤表,肺卫失畅三类,分别采取不同的方药,效果十分好。现在的问题是,病毒不断的变异,我们整天追赶新的病毒,疫苗研发跟不上病毒变异的速度,疲于奔命却收效甚微。既然现在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医疗救治方面,我们就应该从中国传统医学的精华中寻求被两千多年实践证明实用有效的治疗手段,辨证施治,以比较小的成本获取最佳的治疗效果。

    作为老百姓,我们没有必要把病毒分的那么细致明白,又是变异,又是分支的。那是科学家需要研究的问题,有没有必要是另外一回事。现在应该把精力放在医疗救治上,如何有效的救治是关键。对待病毒犹如对待敌人,毛泽东军事思想还是管用的。毛主席说:“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在战略上藐视,就是要看到病毒是可以被摧毁的。在未“阳”前,要积极预防,一旦“阳”了无须恐惧,我们人类已有数千年同病毒抗争的历史,尤其是中医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相信一定能战胜病毒。在战术上重视,就是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认真对待,尤其是对待重症和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人,运用祖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做好医疗救治。现在看,拒病毒于体外是很难了,我们不妨让病毒放马过来,让它在我们身上转上一圈,我们人体就对这个害人的家伙有了识别能力,靠我们自身的免疫力,去驱除病毒。《内经》上说:“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中医对待疾病的态度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即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应该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这也就是中医所说的:“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我们自身强壮了,病毒就会远离我们,即使病毒真的来了,我们人体也能战胜它。

二〇二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温国兴:“阳”后杂谈,第4张

温国兴:“阳”后杂谈,第5张




文化范儿平台欢迎您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温国兴:“阳”后杂谈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