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儿子编故事:《天落油雨》

我教儿子编故事:《天落油雨》,第1张

2023年1月9日星期一

【一】

又是星期一,时间真快。继续讲故事。

今天给旦旦讲了一个流传在富春江边的故事,老家的民间故事,《天落油雨》。

传说,这是发生在“大洪水”之前的一个故事。

我们都知道西方的诺亚与方舟,也应该知道中国的葫芦——伏羲与女娲(或是另一对兄妹)藏在一个大葫芦里躲过了大洪水。这葫芦籽是雷神给的,是雷神的一颗牙齿。“你们把这个拿去,种在土里,等它结了果实,把里面的瓤ráng挖出来,一旦有水灾,你们可以躲到里面去”,这是很有想象力的一个构思。在《诗经·卫风·硕人》中,有“手如柔荑tí,肤如凝脂,领如蝤qiú蛴qí,齿如瓠hù犀,螓qín首蛾眉”。其中的“齿如瓠犀”,就讲了牙齿像葫芦籽那样整齐那样白。可见,比喻就是想象力。伏羲把这葫芦籽种在空桑之地,伊尹生空桑,孔子也生空桑,这里是《山海经》的世界。葫芦籽长得很快,与《西游记》里的蟠桃、人参果完全相反,只消几个时辰就长熟了。这同样是很有想象力的,就像按了倍速键,毕竟洪水来得也很快啊,所以葫芦慢不得。

照水劫、火劫这种思路,上古时候,人类必是经历了五行劫难。动漫电影《青蛇劫起》就按五行思路在修罗城设计了种种劫。

发生在富春江的这个《天落油雨》,正是火劫。

主人公是一对兄妹,常年带着镬焦饭团上山砍柴。山上有一块巨石,是个狮子模样。他们常常遇到一位老人家也来砍柴,同情他,年纪这么大了还要这么辛苦。就分一个饭团给老人家,偶尔也帮老人砍一些柴。有时,没碰到老人,他们会放一个饭团在狮子的嘴巴里。

有一天,老人显了神迹,兄妹俩才知道他是神仙。

神仙告诉兄妹俩,如果有一天,狮子的眼睛流血了,就要躲到狮子的嘴巴里去。

兄妹俩把这话告诉乡亲们,像猎人海力布那样,这些话当然是没人相信的。一块像狮子的山石,怎么可能流血呢?岂不是跟公羊生仔兔生角一样了?

有一天,一个杀猪佬,从山那边杀猪回来,路过狮子石休息一下,他想起兄妹俩的话,想逗逗他们,故意涂了一些猪血在狮子眼睛上。

兄妹俩上山来砍柴,看到了,想回去喊乡亲们,但已经来不及了,天下雨了,下的竟然是油雨,大地上瞬间一片火海。

就在这时,狮子的嘴巴张得更大了,像一扇打开的门,兄妹俩躲了进去。

狮子动起来,一跳两跳,跳进了富春江,整个江面就是火海。

狮子闭上嘴巴,像潜艇一样下沉。兄妹俩在里面呆了七天七夜。他们吃什么呢?他们以前给老人家的饭团、放在狮子嘴巴里的饭团,都在狮子的肚子里。

等兄妹俩从狮子肚子里出来之后,世界已是一片焦黑,活物都没了。

于是兄妹俩成了新一代人类的始祖。

【二】

这种“毁灭人类—再生人类”的故事,我们并不陌生。伏羲与女娲历经了大洪水,从葫芦里出来,也是如此这般。

与《天落油雨》相似的故事,我读到过流传在浙江宁海的《兄妹结婚》,主人公“伏羲、女娲是兄妹”。“兄妹俩躲进山洞,这时,轰隆隆一声巨响,天下漆黑一片。哗啦啦,雨像倒下一样。地上咝咝咝燃起了一片大火。一刹那,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油雨阵阵。油雨接连下了七七四十九天。”

云南牟定县流传的民间故事《竹根祖灵牌的来历》,也是相似的。“人们都按仙人的话去做了。有的躲进大森林里,有的躲在家里。人们刚躲好,天上就下了七天七夜的大雨,这个雨不是普通的雨,而是油雨,下着就不停。油雨下了七天七夜还不停。七天七夜不做活,有一个人实在闲不住了,拿起斧子在石头上顿了两下,不想浸透了油的石头“轰”的一声燃起了火……”在这场劫难中,唯有一对男女躲在“默”(一种小山竹)里幸存下来,后来他们结为夫妻,生儿育女,繁育后代。

【三】

城门有血,城陷为湖。这也是一类民间故事。

我第一次读到这个故事,是在干宝的《搜神记》中:“由拳县,秦时长水县也。始皇时童谣曰:'城门有血,城当陷没为湖。’有妪闻之,朝朝往窥。门将欲縳之。妪言其故。后门将以犬血涂门,妪见血,便走去。忽有大水,欲没县。主簿令干入白令,令曰:'何忽作鱼?’干曰:'明府亦作鱼。’遂沦为湖。”

我去嘉兴讲课的时候,总愿意问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因为“由拳县”就是嘉兴。

民俗学家顾希佳在《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中,对这一类故事进行了整理。好多年前,我从一位长辈那里要来了顾的电话,想去杭师大拜访他,一拖两拖,到现在也没去,唉。

前面,我提到了“伊尹生空桑”,李白有这样一句诗。

为什么伊尹生空桑?这跟“城门有血”有点像,它是“臼出水”;跟启母化石也有点像,启母化石,伊尹母亲是化成了桑树。“伊尹母居水之上,既孕,梦有神告之曰:'臼水出而东走,无顾!’明日,视臼出水。告其邻,东走十里,而顾其邑尽为水。身因化为空桑。”

我教儿子编故事:《天落油雨》,第2张

【四】

昨天晚上旦旦听完了《怪蜗牛奇遇记》的最后一章,他感觉结束得太快了,没过瘾。我还特地问过冰波:“赵老师好!《怪蜗牛奇遇记》续集是不是没有写的?”他回复:“小陆,是的,后来没写续集的。哈哈。”

旦旦问我:“冰波爷爷为什么没写第二本?”

“他太忙了吧。”我这回答实在没想象力,所以转而问旦旦,“要不你接下去写?”

他点点头:“那也得写十四章,封面上就写'冰波和我的朋友旦旦’……”说这话时,他的表情可难为情了,哈哈。

在读《怪蜗牛奇遇记》的过程中,常会停下来让旦旦猜猜接下来发生了什么。故事中,第五章,膨化机坏了,缺了一颗螺丝,旦旦猜到了把怪蜗牛奇奇当螺丝拧上去;第十一章,“小偷突然放声大哭起来”,旦旦猜中了,是奇奇打中了小偷的“哭穴”,他还说应该打小偷的“跟穴”,这样奇奇就能把小偷带去公安局了。

他还在故事的前言部分加了一段话:“你知道谁能瞒得过他吗?我告诉你吧,其实谁都瞒不过他。他的名字就叫'世界上谁都瞒不过他’,也叫奇奇。”这让我想到了《麦格池塘幻想曲》,里边有一种大鱼,“那种可以叫做'哎哟妈呀快跑’的家伙”!

好多年前,冰波和我聊起《怪蜗牛奇遇记》,不断有出版社想重新出版,他却不愿意,他觉得写得不好,时代印记太重。我也这样觉得。安武林持不同意见,他在《树皮小屋里的冰波》里这样对冰波讲:“你这个观点是非常错误的,我就喜欢你早期的作品。彻底的否定就等于一座高楼你只要上面几层。无论读者,还是文学史都是有定论的,你这样信口开河说就等于我们都错了。”

现在,这本《怪蜗牛奇遇记》能买到几个新版本,我读给旦旦听的是1987年出版的,是10年前冰波送给我的。我自己读过一遍,又陪旦旦读了一遍,我读到了好多民间故事套路,包括特洛伊木马。

【五】

《怪蜗牛奇遇记》读完了,我们继续读“奇遇记”,它叫《木偶奇遇记》。

这是我几年前当当网购书时凑单买的,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出版,豆豆鱼编译,安武林导读,全书三十一章,昨晚我们读了四章。

旦旦也喜欢这个故事,但他听了有点紧张。因为故事里说了,“匹诺曹不喜欢听别人讲道理”,“我最讨厌上学了,我喜欢的是掏鸟窝、扑蝴蝶、捉鱼”,“不读书的孩子长大以后就会变成一头蠢驴”,“我就是要每天吃饭、睡觉、玩游戏!我才不要读书!”——我们都(逗)说旦旦跟匹诺曹有点像的,他表情严肃,表示自己要读书的,跟匹诺曹不一样,他觉得匹诺曹把课本卖了是不对的。

因为故事是编译的,我觉得1—4章中,有两处可以编得更好些:第一处,第一章,安东尼奥斧子刚碰到这根木头,木头就说:“呀,你弄疼我了!”“哈哈哈,好痒啊,我怕痒的。”可是,“杰佩托回到家里,就开始用刻刀精心雕刻这根木头”,雕刻是,这木头却没反应?难道痛晕了?第二处,第四章,“杰佩托到现在还饿着肚子呢”,却用面团给匹诺曹做了一顶小帽子。这不是矛盾吗?

虽然,故事总是发生在一个区域内的,比如,武侠世界里,大侠就负责行走江湖,仗剑行侠,不用起早摸黑、打工赚钱;白娘子水漫金山,也不担心老百姓是否遭殃;这种打工赚钱、百姓遭殃,全不在故事系统内。但是,像我刚才提及的两处地方,虽然可以脑补自圆其说,但是,还是可以讲得更合理一些的。

在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祝本雄翻译的全译本《木偶奇遇记》中,就没这两个问题。第一次,有了一个合理的理由。杰佩托说:“我想为我自己制造一个灵巧的木偶人,一个神奇的木偶人,又会跳舞,又会射击,还会翻跟头。我要带着这个神木偶周游全世界,往后吃喝花销就不犯愁了。”这时,木头的反应是“太好了”!

第二处,“杰佩托穷得丁当响,身无分文,只好用彩纸替他裁了一件衣服,用树皮给他做了一双鞋,用面包给他做了一顶小帽子”,“一顶用面包屑糊起来的帽子”,不是面团,行文也没有强调杰佩托的饥饿,有了面包屑,杰佩托自然是吃了,而且前文有交代,匹诺曹“翻箱倒柜地找了个遍,希望能找到一点儿面包”,但“两手空空,一无所获”。对匹诺曹的好、父爱,实在不需要以强调杰佩托的饥饿来体现。

我教儿子编故事:《天落油雨》,第3张

【六】

前天早上,妈妈在露台看到了一条蛞蝓,我就喊:“旦旦快来,怪蜗牛来了!”

他开心地跑出来,把蛞蝓放在手上,还想养起来。

蛞蝓,在我老家方言叫赤膊移移螺;蜗牛,则叫移移螺;所以,蛞蝓就是赤膊蜗牛。在《怪蜗牛奇遇记》中,刚好有奇奇赤膊的情节。

刚刚,我在写这篇文章时,旦旦还走过来跟我说起故事里的情节,“当匹诺曹把鸡蛋磕开之后,里面竟然走出了一只小鸡”,他觉得很搞笑。

我想,这小鸡,就是旦旦的“故事记忆疤”了。唯有疤痕,记忆才牢,我常常这样讲。明天,我想继续讲一个老家的民间故事给旦旦听。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我教儿子编故事:《天落油雨》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