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为康:马克思有没有“消费不足”意义上的危机理论?——基于经典文本的考察

亓为康:马克思有没有“消费不足”意义上的危机理论?——基于经典文本的考察,第1张



 亓为康,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内容提要:以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消费力之间的矛盾运动为主线探讨经济危机问题是马克思危机理论的重要内容。资本主义对抗性的分配关系构成了社会消费力对生产力发展的限制,由消费不足引起的剩余价值实现的困难是诱发危机的一个具体原因。就此而言,马克思关于“消费不足”的危机理论是客观存在的。从马克思研究经济危机的历程来看,其危机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由抽象逐渐上升到具体的逻辑展开过程,而消费不足论正是马克思释义经济危机具体成因的理论归结,这也为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的后续研究带来了深远影响。如何在危机的抽象形式与具体成因之间架起逻辑沟通的桥梁,是我们科学理解和运用马克思危机理论的关键。
关键:消费不足;经济危机;生产过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马克思危机理论作为联结和贯通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枢纽,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但正如西蒙·克拉克指出的:“危机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传统中一直发挥着核心作用,但同时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最为薄弱、最有待发展的领域。”①在马克思看来,经济危机作为“资产阶级经济一切矛盾的现实综合和强制平衡”②,应该随着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从抽象到具体地逐步展开。因此,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并没有单独设列篇章对经济危机进行集中论述。这样一种叙述方面的安排,使得后续研究者们只能各自从马克思零散的论述片段出发,对危机成因的解释难以形成普遍共识。

————

①〔英〕西蒙·克拉克:《经济危机理论:马克思的视角》,杨健生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582页。

————


在马克思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以杜冈、希法亭、格罗斯曼、曼德尔、布伦纳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针对经济危机问题展开了持久的讨论,其重点涉及再生产过程的中断、剩余价值实现的困难、固定资本的更新、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等内容,并在马克思危机理论的基础上延伸出了诸如“比例失调论”“消费不足论”“利润率下降论”“过度积累论”“利润挤压论”等各种分析危机成因的理论流派。①
在上述流派中,“消费不足论”具有特殊的理论地位,这不仅源于它是马克思在危机分析中关注和论述的焦点,还源于资本主义现实危机往往都以广大贫困人口有支付能力的消费不足为直接诱因。然而,学界对于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消费不足”的危机理论却始终存在争议。争议的文本依据就在于,马克思一方面在《资本论》第二卷中反对用消费不足解释危机成因,明确指出“认为危机是由于缺少有支付能力的消费或缺少有支付能力的消费者引起的,这纯粹是同义反复”②;另一方面又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强调,“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终原因,总是群众的贫穷和他们的消费受到限制……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③。据此,有学者质疑马克思危机理论的科学性。例如,爱德华·伯恩斯坦就曾表示,马克思有时激烈反对用消费不足论来解释危机根源,有时又把消费不足看作是一切现实危机的最终原因,这足以说明他对经济危机的理解是贫乏且自相矛盾的。④迈克·海因里希也曾指出,马克思的危机理论不仅在表述上非常零散,而且缺乏前后连贯的分析框架。⑤以上种种误读和曲解马克思的错误观点,其矛头均指向了马克思针对 “消费不足”的相关论述。基于此,本文尝试探讨马克思有没有“消费不足”意义上的危机理论这一问题,并对其中看似“自相矛盾”的内容作出一致性解释,以澄清误解,为马克思的危机理论正名。
一、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消费力矛盾的探讨
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价格机制能够自发实现市场均衡的神话,早在1825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第一次全面爆发后就破灭了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经济灾难,这种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发生的危机具有新的特点和逻辑,马克思将其形象地描述为“生产过剩的瘟疫”⑥。经济危机以生产的相对过剩为先导,其直接表现为市场供需的严重失衡,即市场供给普遍超过消费需求。但是,马克思并不认可西斯蒙第和马尔萨斯关于工人阶级消费不足引致危机的观点,尽管群众的贫困和有限的消费不能独立于危机肇因之外。

————

①胡莹:《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发展史》,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4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5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48页。

④〔德〕爱德华·伯恩斯坦:《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殷叙彝译,北京:三联书店,1965年,第125页。

⑤Heinrich M., Crisis Theory, the Law of the Tendency of the Profit Rate to Fall, and Marx’s Studies in the 1870s, Monthly Review, 2013,Vol.64, No.11.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472页。

————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基本矛盾是“危机的最深刻、最隐秘的原因”①,引发经济危机的一切直接原因均可视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各个层次和环节上的具体表现。而在论证这一基本矛盾的具体作用机制的过程中,马克思又是通过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消费力之间的矛盾运动来阐明的。
(一)社会生产力与消费力产生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典型特征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生产过程不论采取何种社会形式,其最终目的都一定指向消费。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消费创造出生产的动力;它也创造出在生产中作为决定目的的东西而发生作用的对象。”②消费对生产的作用体现在生产商品的数量、种类和结构必须符合消费需求,否则社会生产就得不到必要补偿,劳动者的个别劳动也无法通过价值形式间接地表现为社会劳动。可以说,“全部商品产品的消费是资本本身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③,正是这种条件构成了社会消费力对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限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虽然分工和交换的空前拓展使得社会生产的迂回程度加深,中间产品的需求所占比重也相应提高,但是生产对消费的依存性关系并未发生根本改变,资本主义经济体的存续和发展也不能脱离社会生产力与消费力的统一。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总体过程来看,生产力和消费力不仅相互关联,而且生产需求与消费需求之间及其内部还存在着一定的比例要求。但是,资本主义生产对剩余价值的追逐,总是不断尝试打破这种比例要求,驱使“生产超越它按照工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所应进行的生产的比例”④,导致社会生产出来的商品相对于劳动群众有限的购买能力出现过剩,日益游离出来的过剩商品资本最终无法完成向货币形态的转化。
在以获取使用价值而非价值增殖的自然经济和简单商品经济中,由于参与商品交换的程度和范围有限,生产过剩现象总是局部和暂时性呈现,并且可以通过供求价格机制得到自发的调整。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价值增殖的动机第一次全面支配了社会生产过程,生产相对于消费的过剩已然成为一种普遍的规律性现象。究其原因,直接生产过程中获得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占为己有之后,还必须在流通中得到实现。但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作为社会总资本运动的两个不同方面,不具有直接同一性——“前者只受社会生产力的限制,后者受不同生产部门的比例关系和社会消费力的限制”⑤。

————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8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Ⅰ,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0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Ⅰ,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07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72页。

————


如果说剩余价值的生产需要资本家无偿占有他人已经对象化的劳动,那么剩余价值的实现则需要将这种凝结了对象化劳动的商品以不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水平悉数售出,马克思将后者形容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①。商品销售一旦出现停滞或者售出时的价格低于生产价格,资本家就不能完全实现其榨取的剩余价值,甚至还存在贬损原有资本的风险。而在资本主义对抗性生产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分配关系的作用下,“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界限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②,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和实现形式经常难以得到满足,这就使得资本增殖的目的与实现目的的手段之间发生冲突,换言之,“生产力越发展,它就越和消费关系的狭隘基础发生冲突”③。
(二)经济危机表现为社会生产力与消费力之间的矛盾冲突
资本主义的生产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因为“资本主义生产竭力追求的只是攫取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④。由于创造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所以在资本主导的社会生产制度下,资本主义生产就突破了资本家自身消费的限制而具有了无限扩大的趋势,社会生产超越合理的比例也就不可避免。同时,市场竞争中来自其他资本施加的压力“作为外在的强制规律支配着每一个资本家”⑤,迫使他们不顾市场的界限,采用一切手段来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规模,并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劳动者的剥削,以便在更大程度上持续地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冲动与资本间相互竞争的外在压力相结合,使资本主义生产能力无限增长,生产的商品堆积如山。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这种独特性质,必然导致资产阶级财富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积累的同步进行:一方面,资本家通过榨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而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财富;另一方面,则是丧失生产资料所有权、只靠出卖劳动维持生计的工人越来越陷入“相对贫困化”的境地。
社会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及“生产”在局部对“消费”的超越,客观上要求再生产过程必须依赖市场消费需求的持续性增容才能顺利完成。然而,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对抗关系使得社会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现象日趋严重,普通劳动者群体购买能力的匮乏直接限制了社会消费力的内生增长。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作为人格化资本职能的行使者,其消费行为从属于资本积累过程,这完全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资本家个人的整体性约束。因此,雇佣工人既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主体,同时也是消费主体。雇佣工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这种双重地位,带来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矛盾,即每个资本家在自己的工厂内部剥削工人越成功,工人的相对收入就越低,但对总体资本家而言其商品实现也就越困难,因为工人收入总额的变动直接反映了社会总消费能力的变动。

————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73页。

————


随着工人阶级“相对贫困化”程度的加深,社会总消费能力也在不断降低,阶级利益对立日益尖锐。当工人收入增长落后于资本收益达到一定程度时,社会消费相对于资本积累的巨大缺口就会造成严重的生产过剩,进而引发经济危机。因此,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消费力之间的矛盾冲突——作为生产过剩的现实基础——最终会在不同层面体现为经济危机的作用形式。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根除社会生产力与消费力的矛盾
社会生产力与消费力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衍生的固有矛盾,由于“以广大生产者群众的被剥夺和贫穷化为基础的资本价值的保存和增殖,只能在一定的限制以内运动”①,所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不断扩张的同时,只能暂时性地在局部范围内克服各种限制,却不可能根本性地解决矛盾。例如,受劳动力再生产本身的限制,资本家不可能无限地压低工资、减少必要劳动的份额;受工人生理条件的限制,资本家不可能无限地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受资本间竞争和一定时期市场容量的限制,资本家不可能无限地实现剩余价值;受技术条件和发展程度的限制,资本家不可能无限地扩大生产规模……如果资本扩张不顾这些限制,就会遭到比例失衡、生产过剩、利润率下降等作用因素的冲击,进而聚集成中断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力量。而且只要资本主义生产存在一天,这些限制和矛盾就会持续存在下去。虽然它们不能对危机的发生给出直接说明,但却能够对社会化的资本主义生产形式中孕育着的危机因素作出解释。
社会生产力与消费力的矛盾作为一种强制性因素,使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不可能无限制地发展。换言之,对于其自身导致的相对过剩的生产能力和过剩商品,资本主义生产不可能在商品交换规律之外再寻找新的规则,也不可能超越商品生产规律寻找出路。资本主义恢复社会再生产的合理比例关系的基础,必须遵循商品经济下对社会劳动进行重新分配的规则。因此,为了维持资本本身的地位和职能,摧毁相对过剩的生产能力和商品就成为恢复社会生产和消费平衡的唯一途径。②经济危机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消费力矛盾激化的表现,也是对其矛盾暂时加以调整并能继续进行再生产的机会。马克思认为,危机通过强迫生产力倒退的方式去适应狭小的支付能力,“以便重新建立起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之间的正确比例”③。不过,这种以破坏局部生产力为代价的危机“永远只是现有矛盾的暂时的暴力的解决”④,只能使“已经破坏的平衡”得到短暂的恢复。

————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78页。

②胡乐明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经济周期:历史与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第15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Ⅰ,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41页。

————


资本主义在克服危机上的每一次努力,都将进一步加重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消费力的内在矛盾性,使其在更深的程度上和更广的范围内裹挟整个社会经济。就此而言,“资本主义生产不是绝对的生产方式”①,要想从根本上消除社会生产力与消费力的矛盾,就必须推动“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形式的解体”②,这是资本主义必然被新的社会形式所替代的重要理论依据。
总之,以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消费力之间的矛盾运动为主线探讨经济危机问题是马克思危机理论的重要内容。“这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正好在于它的这种趋势:使生产力绝对发展,而这种发展和资本在其中运动并且只能在其中运动的独特的生产条件不断发生冲突。”③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无限发展的趋势与有限的社会消费基础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消费不足的问题也就越来越明显。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关于“消费不足”的危机理论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消费不足作为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趋势在资本流通过程取得的外化表现,它可能是诱发危机的一个具体原因,但绝不是危机的实质或根源。之所以会出现马克思针对“消费不足”论述的诸多争议,实际上是部分研究者没能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马克思的危机理论,对危机理论的研究没能有效兼顾表述、解读和语境化三者之间的平衡。④事实上,马克思的危机理论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成熟度,其理论逻辑和科学结论均内嵌于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体系之中。马克思针对危机的论述在形式上虽然略显零散,但在内容上却是连贯和一致的,这种一致性只能遵循历史逻辑从马克思的著作和手稿中去挖掘。
二、从危机的抽象形式到具体成因:马克思危机理论的历史进阶
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问题的大部分论述,起初都是以提示的方式穿插于对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分析之中,以便留待后面再做具体阐释,但其中的部分想法后来并未完全实现。不过仅从现有的论及危机的内容来看,马克思已经基本完成了从抽象逐渐上升到具体的危机理论的整体性体系建构。

————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Ⅰ,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2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6页。

④〔英〕西蒙·克拉克:《经济危机理论:马克思的视角》,杨健生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3页。

————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到50年代中期,是马克思危机理论形成的萌芽时期,在写作哲学的贫困的时候马克思已经注意到了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运动特征,并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只能在矛盾日益尖锐化和均衡比例不断被破坏的运动中进行。①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危机问题,他们把危机看作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生产力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并将这种危机称作“生产过剩的瘟疫”,认为它是“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所造成的灾难。究其根源,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已经强大到使其生产关系再也无法容纳的地步。与此相对应,资产阶级为克服危机所采取的破坏生产力、夺取新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市场的办法,不过是准备应对更全面更猛烈危机的方法,是防止危机手段越来越少的方法。②这样,马克思的危机理论就与社会变革形成了逻辑联系,对经济危机的分析直接成为一种预示,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将走向解体。
阿特维尔曾经指出,“马克思主要的研究危机的理论著作直到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不久才出现”③。1848—1857年,马克思将危机与革命紧密联系起来认为经济危机的爆发是出现革命形式的前置条件因为新的革命只有在新的危机之后才有可能”④。出于在革命的“洪水”到来之前为社会变革提供理论上准备的原因,马克思加紧收集各国经济中的危机资料,写出了很多关于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评论文章,接着又投入大量精力进行艰苦的经济学研究工作,实现了经济科学史上的一场真正的革命。其间,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研究倾注了非常复杂的情感:一方面,危机给工人带来了失业、贫穷、疾病等深重灾难,他痛恨危机;另一方面,危机又是引发工人阶级反抗资本统治的革命运动的动力源和催化剂,他热切地期盼着危机的到来。1857年经济危机的爆发为马克思提供了绝好的检验以往研究成果的机会但遗憾的是此次危机并没有造成什么普遍的革命形式,却使得资本主义经济步入了停滞和萧条状态。马克思对革命的预期没能如愿变成现实,这促使他开始更加冷静地看待危机与革命之间的关系。诚然,经济危机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历史趋势的高潮,但在某种意义上又是其最浅显的表现。后来马克思逐渐抛弃了通过危机促发政治事件的经济崩溃论观点⑤,转而在阐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各个层次和阶段的矛盾后再叙述与之相对应的危机问题。

————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0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472页。

③Paul A. Attewell,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y since the Sixties:A Sociology of Knowledge Analysis, New Jersey: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84, p.176.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514页。

⑤ 胡莹:《马克思有没有“崩溃论”意义上的经济危机理论? ———基于马克思危机理论演进过程的分析》,《当代经济研究》2017年第3期。

————

19世纪50年代末,随着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形成,马克思对经济危机问题的研究也日益深入。特别是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雏形在这里得到了粗线条整体性地展示并主要从抽象意义上揭示出资本范畴自身所蕴含的内在矛盾。①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将经济危机置于其庞大研究计划“五篇结构”的最后一篇内容——“世界市场和危机”,这说明马克思对危机理论在其整个理论体系中的位置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尽管随后提出的“六册计划”未继续沿用“世界市场和危机”这样的表述,但从《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对危机本质的阐述中可以推断世界市场和经济危机同属一个层次上的内容②马克思之所以一再推迟对经济危机分析的具体展开,就在于他认为,经济危机作为“资产阶级经济关系一切矛盾的现实综合和强制平衡”③,不仅会在局部区域内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还会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世界范围的扩张而采取新的历史形态,最终将以世界市场的广阔空间作为危机自身的表现“舞台”。随着对资本主义经济矛盾的深入考察而逐步展开与之相对应的危机观点,正是马克思危机理论在叙述方式上的特殊呈现。此后,马克思又撰写了《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将价格斗争、工资下降、固定资本更新等现实因素纳入其分析框架力图从一种更加现实且具体的层面上对危机进行全面的检视和概括,阐明资本的本质规定如何在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表现为外部的界限、冲突和危机,并在这些手稿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资本论》危机理论由抽象到具体的整体性体系结构。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遵循原先的方法论原则,对经济危机从可能性向现实性逐步转化的过程作出了详尽论述,科学地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及其衍生出的各种具体矛盾全部揭示了出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主要从资本价值运动的角度阐释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和资本增殖过程,但在此之前,马克思首先分析了商品和货币,并从商品形态变化以及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中提取出了“危机的一般的、抽象的可能性”。当然,“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必须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④。随着劳动力转化为商品、货币转化为资本、商品生产转化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危机的一般可能性和抽象形式也逐渐具象化。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积累方式为危机的产生提供了现实基础。在资本的生产过程中,资本家为了追求资本的价值增殖,需要不懈地进行扩大再生产,而为了实现扩大再生产的目的,就必须依靠压榨工人来攫取剩余价值,使工人的消费被严格限制在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范围内,这就必然造成资本的现实运动会受到消费关系狭隘基础的限制。

————

①顾海良:《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当代视界》,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5页。

②刘明远:《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与当代现实》,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3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58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35-136页。

————

马克思通过考察资本积累模式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得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外壳”终将炸毁的科学结论。①
从资本循环的角度看,经济危机的现实可能性不仅局限于直接的生产过程,资本流通过程也不是可有可无的环节。于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又将资本的流通过程加了进来,对资本的形态变化及其循环规律、资本周转的现象与本质、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等问题展开了理性剖析,使危机形式上的可能性进一步发展了。在第三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中,马克思建立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模型,用以推导出有关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社会资本再生产系统存在着非常复杂的比例关系,那些处于不同层次上的比例关系其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其中生产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最为重要,且这一比例关系的失衡往往表现为生产相对过剩,而它的另一面则是“缺少有支付能力的消费或缺少有支付能力的消费者”。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指出“认为危机是由于缺少有支付能力的消费或缺少有支付能力的消费者引起的,这纯粹是同义反复”②。马克思反对把消费不足看作危机的根本原因,同时他也反对那种“想使这个同义反复具有更深刻的论据的假象”③,即认为只要资本家提高工人工资就可以消除危机的肤浅观点。事实上,在危机爆发前夕,无须资本家发善心,工人的消费水平客观上也会提高,但这“只不过让工人阶级暂时享受一下相对的繁荣,而这种繁荣往往只是危机风暴的预兆”④。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主要论述了不同的资本家以及各种具体形式的职能资本对剩余价值的分割和影响,旨在“揭示和说明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⑤。从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与技术变革的内在联系上看,技术进步始终沿着生产自动化的路径不断深化,机器的精益化、智能化程度日益提高,用于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相对减少,大量的活劳动被机器所替代,由此形成的大规模生产带来了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资本增殖在一定的剥削程度下变得愈发困难,因为“剩余价值率会表现为一个不断下降的一般利润率”⑥。利润率下降趋势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所特有的表现”,充分反映了资本自我否定的内在机制——它之所以成为引起危机的一个直接因素,原因在于扩大再生产中增加所使用资本的价值量主要是通过利润量的增加来实现的。因此,“利润率的下降在促进人口过剩的同时,还促进生产过剩、投机、危机和资本过剩”⑦。马克思在揭示出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之后,随即展开了这一规律所衍生的各种具体矛盾,包括剩余价值生产和实现的矛盾、生产扩大和价值增殖的矛盾、人口过剩和资本过剩的矛盾等。

————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7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5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5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57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9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37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70页。
————
在批驳那种认为“危机好像只能由各个不同部门生产的不平衡、由资本家自己的消费和他们的积累之间的不平衡来说明”①的观点时,马克思用下面这句话作为回应:“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终原因,总是群众的贫穷和他们的消费受到限制……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②马克思的这一回应,一方面体现了其危机理论的叙述特点,即在资本主义经济矛盾展开的不同层次上分析与之相适应的危机问题;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他对经济危机的考察已经到了一个较为具体的层面上。③
纵观马克思危机理论建构的整个逻辑思维进程,其中最有价值也最具深度的一点就是他将经济危机视为资本主义各种矛盾充分展开后的结果。这意味着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各个矛盾,同时就是分析经济危机形成的因素及其表现形式的规律性。马克思在创作危机理论的初始阶段,关注最多的是经济危机最抽象层次上的原因,即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当危机叙述从抽象逐渐上升到具体层面,“在资产阶级经济的每一个领域中出现”④的各种矛盾便渐次展开,在这些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包含着危机的要素、条件以及潜在的可能性也依次出现。经过几部经济学手稿的撰写,马克思已经在“广义资本一般”层面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具体原因向前推进了好几步,直至在《资本论》第三卷提出与“现实的危机”相对应的“最终原因”——“群众的贫穷和他们的消费受到限制”。因此,从马克思危机理论的整体性和层次性的视角来看,马克思关于“消费不足”的危机理论正是其释义经济危机具体成因的理论归结。
三、马克思主义消费不足危机论的后续发展
在马克思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许多学者在马克思危机理论的基础上延伸出了各种分析危机成因的理论流派,而消费不足论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因为这一理论与世纪年代经济大萧条的现实相吻合,所以消费不足论有时也被称为“左派凯恩斯主义的危机理论”。在一般意义上,消费不足论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无限发展生产力的趋势与实现剩余价值这一内在限制相冲突的结果,这一限制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行消失,而是与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如影随形,并且愈发严重。这样,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实质上就等同于一种剩余价值实现的危机。

————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47-54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47-548页。

③刘明远:《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与当代现实》,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6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582页。

————


消费不足论最初是由罗莎·卢森堡在质疑并批判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失调论时加以阐述的。卢森堡关注剩余价值实现困难的问题,对引发现实危机的直接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她在《资本积累论》一书中利用马克思的再生产图示,断言资本主义积累不可能在封闭的资本主义体系内部得到实现, “一个资本主义社会以外的购买者阶层”①的存在是必要的。卢森堡进一步说明,资本积累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优于非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环境中发展起来的,非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存在是资本主义实现资本积累的必要条件。因此,资本主义与非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之间交换关系的深化成为资本主义存续和发展的前提,在对有效需求来源的争夺中,帝国主义必然会产生。卢森堡由此提出“第三市场”理论以解释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原因,将危机理论与帝国主义理论联系了起来。随着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非资本主义的范围会收缩,实现剩余价值的机会也会相应减少,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围绕剩余的非资本主义区域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世界危机、战争和革命就成为这一进程不可避免的结果。卢森堡对消费不足危机的阐发,实际上抽象掉了个别资本之间的竞争,而试图在资本总体或资本一般的意义上推导出资本主义危机的必然性,并将非资本主义社会的存在作为资本积累过程的主要方面,这无疑偏离了马克思“资本主义”的分析框架。
保罗·斯威齐在此之后进一步发展了消费不足论,为了说明“马克思赞成危机的消费不足论”②,他还在《资本主义发展论》一书的相关章节中引述了马克思的许多片段论述。在斯威齐看来,消费不足论承担的理论任务在于证明消费品生产能力的扩大相较于消费品需求的增长更快,这是资本主义发展固有的趋势。这种趋势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表现自身:当生产能力实际扩大而超过一定点时,必然会发生危机;当生产能力未能充分扩大时,则表现为生产停滞。斯威齐如何证明资本主义具有消费不足的必然趋势呢?他把剩余价值中用于再投资的部分称为积累,把积累资本中用以购买不变资本的部分称为投资,进而提出两个命题:一是剩余价值中的积累份额趋于提高,因为资本家将越来越多的利润用于积累,以扩大剥削范围;二是积累中的投资份额趋于提高,因为资本家不断改进生产方法和实行机械化,以加深剥削程度。因此,虽然社会消费一直在增长,但由于剩余价值中的消费份额趋于缩小,积累中的工资份额趋于缩小,消费的增长率相对于生产资料的增长率必然趋于下降,也就是说,消费增长率与生产资料增长率的比率在降低。斯威齐关于消费不足问题的分析,影响了美国好几代的激进政治经济学家,并为此后数十年的危机理论研究奠定了基调。

————

①〔德〕罗莎·卢森堡:《资本积累论》,彭尘舜、吴纪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年,第276页。

②〔美〕保罗·斯威齐:《资本主义发展论》,陈观烈、秦亚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227 页。

————

1952年,约瑟夫·斯坦德尔在《美国资本主义的成熟和停滞》一书中对日益加剧的寡头竞争与消费不足趋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消费不足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斯坦德尔认为,国民收入分割从工资向利润的持续转移对有效需求产生了压力,最终导致国民收入和产出的下降。个别资本家将会尝试通过降低他们的产能利用水平进行调整,这种策略可能会有益于个体生产者,但是对整个经济来说,它必然造成更高水平的产能过剩和更大程度的有效需求不足。①在此之后,1957年吉尔曼在《利润率下降》一书中提出垄断资本的实现成本上升这一重要特征  吉尔曼认为随着垄断企业规模的扩大资本家集体取代了单个资本家,利润不再等同于剩余价值,而是剩余价值扣除了管理费用之后的余额。不仅如此,随着日益加强的工业集中和垄断,销售、广告等费用也不断增加,这无疑大大提高了产品实现的成本。不断增长的非生产支出会蚕食剩余价值,从而抑制生产能力过剩的趋势。因此,垄断资本主义呈现的是平衡消费与提高利润之间拉锯战的情景。②   年,保罗·巴兰与斯威齐合作出版了《垄断资本》一书。他们认为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总生产能力具有一种比内部形成的有效需求更快的扩张倾向,资本主义生产的“经济剩余”趋于增长而吸收却日益困难。因此,资本的快速积累和资本主义经济的相对繁荣,只能依赖于重大技术革新等外部因素的刺激和非生产性需求的扩大。③巴兰和斯威齐的危机观点是从垄断资本的运行规律及其特点的分析中引申出来的,它可以被称作一种经济剩余吸收困难论,但在实际上还是消费不足论。
总的来看,马克思之后的消费不足论往往与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相契合,而且越来越侧重于对剩余价值或经济剩余实现问题的研究,曾长期占据马克思主义正统危机理论的显赫位置。然而,20世纪70年代“滞胀”危机的出现使得消费不足论因缺乏对新问题的理论解释力而日渐式微 此后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的发展呈现两种不同路径:一种是以利润率下降趋势论取代消费不足论成为马克思主义正统的危机理论;另一种则是基于马克思阐明的资本主义积累过程中的各种限制,采取多因素综合的新型危机理论范式。就理论发展而言,无论单因危机论还是综合危机论,都是马克思危机理论在解释现实危机具体发生机制方面的延伸,都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矛盾,其理论根基均建立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鞭辟入里的分析之上。

————
①Joseph Steindl, Maturity and Stagnation in American Capitalism,with A New Introduction by the Author,New York and London:Monthly Review Press,1976,p.51.
②Gillman J.,The Falling Rate of Profit:Marx’s Law and its Significance to Twentieth- century Capitalism, London:D. Dobson Press, 1957,p.80.
③杨健生:《经济危机理论的演变》,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第134页。
————
正如波普尔、拉卡托斯等科学哲学家所强调的,理论假说的科学标准,关键就在于该理论的现实解释力和普遍适用性。就现实情况而言,时至今日,资本主义世界日益加剧的贫富分化以及广大贫困人口有支付能力的消费不足依然是诱致危机产生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①这也构成了我们在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背景下重思马克思关于“消费不足”危机理论的现实基础。
四、结语
马克思关于“消费不足”的危机理论科学阐释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能自动抚平生产与消费之间的鸿沟,尤其强调有限的消费需求所造成的剩余价值实现困难,为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提供了一条重要思路。同时,该理论充分论证了资本主义不是发展生产力的永恒的最佳社会形式,具有重要的革命意义。也正因为如此,消费不足论获得了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讨。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消费不足问题由来已久,无论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都存在着被剥削阶级消费不足的情况,“但是它既没有向我们说明过去不存在危机的原因,也没有向我们说明现时存在危机的原因”②。如果单纯把消费不足作为危机的根本原因,并由此推导出一个修正主义的观点,即只要提高工人阶级在收入分配中的比例就可以将资本主义经济从危机中解救出来,那无疑违背了马克思的本意。马克思针对经济危机的分析不是停留于现象层面的简单描述,也不是对危机周期的单纯预测,而是旨在揭示危机的本质及其制度性根源。概言之,马克思始终致力于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出发去探寻危机原因,这一点贯穿了马克思的所有论著,同时也构成了他对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核心。
马克思对经济危机问题的探讨,同他构建经济学理论体系所运用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叙述方法是直接相关的,所以可以把马克思经济学著作的整个逻辑展开过程看作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规律性的理论阐述过程。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危机根源的揭示,采取了一种思辨式的抽象模式,这决定了它拥有很强的论证本质关系的作用,但是现实的危机似乎总是与某些具体矛盾的极端尖锐化有关,问题在于如何在危机的抽象形式与具体成因之间架起逻辑沟通的桥梁。显然,任何一种危机理论如果不能针对当下最现实的经济现象作出回应,就无法确立其科学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在借助马克思的危机理论来解析资本主义现实危机时,要关注经济危机产生的必然性与现实发生机制之间的内在联系,既要明确由危机根源到具体成因的传导路径,也要从不同危机的直接表现中归纳出一般的抽象规定性;既要避免用抽象形式的危机理论机械地说明现实的危机,也要避免从危机的单一因素或局部特征出发来分析资本主义的总体发展趋势,从而更加科学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的危机理论。

————

①程恩富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32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310页。

————


参考文献

[1]程恩富、胡乐明:《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9年。

[2]付文军、卢江:《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建构逻辑与价值——基于经典文本的新思考》,《汉江论坛》2018年第6期。

[3]周钊宇、宋宪萍:《论<资本论>中马克思危机理论的完整性与系统性——“没有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批判》,《经济纵横》2020年第11期。

[4]胡莹:《“消费不足论”还是“生产过剩论”——评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早期的一个争论》,《当代经济研究》2015年第7期。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亓为康:马克思有没有“消费不足”意义上的危机理论?——基于经典文本的考察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