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焦虑情绪(4)?

如何解决焦虑情绪(4)?,第1张

目录
1、焦虑的自我评估
2、焦虑的不同表现形式
3、好的焦虑与坏的焦虑
4焦虑是怎么产生的?
5、如何自助和帮助他人缓解焦虑
6、应对焦虑的十种策略和治疗方法

4、焦虑是怎么产生的?

1)母体的影响

如何解决焦虑情绪(4)?,第2张

我们或多或少都是天生的焦虑者。人类是一种具有主观性的存在物,可幸人类对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碰到的种种事件具有感知的能力,也因此而具有了某些不确定性。这是人类的幸运,也是造成他们焦虑的原因。

焦虑,就和上古时代刻在人类DNA里的恐惧一样。其实你很难说,焦虑一定是不好的。有的时候,焦虑确实是能够帮助我们避免一些极端糟糕的情况存在的(比如在重大活动前,因焦虑而反复确定方案细节,确实能够帮助提前规避意外失误)。而自助则是在已有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减轻焦虑带来的负面影响,让焦虑保持在一个合理水平,做它该做的事。

焦虑是从基因、母胎里带来的。比如妈妈在孕期的时候吵架、喝酒、抽烟,会给孩子带来焦虑。弗洛伊德认为婴儿离开母体来到这个世界时,都要经历一次“出生创伤”——婴儿出生时必须要经过阴道,阴道的挤压让婴儿产生窒息感,这种感觉和人极度焦虑时的窒息感是完全一致的,这会让婴儿从出生那天起就带着“自发性焦虑”,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带着焦虑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2)基因的影响
还有孩子出生前,基因也会影响焦虑程度。某一个基因(SLC6A4)片段决定了焦虑状况。
3)环境的影响
环境因素也很重要,环境因素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生活事件,童年时期与原生家庭的互动。
其次就是小时候受到的不良教育。比如我有问题,我必须要不断地反省。
再次,精神生活的形成过程。比如看什么样的书长大,你有没有读过那些令你心境开阔的书,好书具有疗愈的作用。精神形成的过程,与你的抗压能力和焦虑状况相关。
一个人的焦虑来自两大支柱抑制气质和“不安全的”依恋。
抑制气质是指通过遗传、父母的对待、自己读的书综合形成的表现,焦虑是一个指向不确定将来时的情绪,焦虑者脑内出现的一切对话都可以被概括为我还会遇到什么事情?很明显指向未来。而当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性行为经常是呈现出焦虑的状态时,例如当遇到一些有点难的问题时,你自己就知道自己会在这个时候会对结果有一些负面的预期,会对此感到焦虑。对于焦虑的人也会喜好在黑暗中找到自己的平静,对于特别极度的焦虑者,他们属于是严重的不自信者。 在不自信的过程中,也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掩饰自己的不足等等。只要会出现这些持续性的行为,都是焦虑者的症状。
不安全的依恋主要特征是经常感到紧张自卑;迫切需要外界别人接纳自己,但是自己又接纳不了自己;对于别人的批评异常敏感,夸大对方对自己的恶意,渴望得到别人的爱;过分夸大生活的潜在危险;恐惧社交同时也过分看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评价。这样的人往往不够自信,但是又很冲动,有极致的敏锐感官,会细节性的观察周围的事件和人物。 对周围事件发生很敏感:对于同伴可能一不小心的关门过重的声音都会引起焦虑者的敏感,会让焦虑者一度思考,难道是我做错了什么之类的想法。
所以,要想调整焦虑,其实也就做两件事:一个是调整自己的气质,一个是调整依赖的关系。
父母的爱与陪伴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这一影响从怀孕时就开始了,当母亲感到压力从而产生负面情绪时,会分泌出糖皮质激素有关,激素分泌越多,胎儿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越强,也就越容易焦虑。孩子出生后,焦虑程度继续受到父母的影响,当他们获得足够的爱与陪伴,建立自信,并对世界有足够的信心,焦虑感便会相对减少。在幼年时期,一切都可能成为焦虑之源:住着的幽灵、恶狼或者想象中怪兽的黑暗世界,令人不安的寂静和噪声。具有安慰作用之人的出现,能够安抚孩子的情绪,如果没有这个人,孩子的焦虑就会加剧。
事实上,不仅“焦虑”是一种未知,“焦虑”产生的根源也是对未知的恐惧。“焦虑”实际上也只不过是一类行动的“合集”称呼而已。思维决定行动,“焦虑行为”的背后往往存在导致产生“焦虑行为”的真正诱因。因此,在意识到焦虑行为,理解了焦虑思维模式以后,下一步需要解决的是寻找躲藏在“焦虑”背后的幕后真凶——那些曾经让你恐惧并且坚信是如此的东西。
焦虑产生的原因还可以总结为长期诱因、近期环境原因、促使焦虑持续的原因和神经生理因素。
长期原因是指产生于出生至童年时期,导致日后患焦虑症的因素。比如遗传因素、早期的创伤经历,包括被父母忽视、过度批评等。
近期环境因素,近期遭受重大创伤、灾难、损失和疾病,压力突然增加。
促使焦虑持续的原因,肌肉紧张疼痛、消极的自我对话、错误的信念、缺乏运动、饮食不健康和缺少自我呵护的能力等。
神经生理因素,一是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γ-氨基丁酸等神经递质的缺乏或失调;二是杏仁核(储存恐怖事件和情感经历的记忆,影响人的情绪)和蓝斑(确定哪些脑刺激值得注意)等脑结构过度活跃;三是额叶皮层和颞叶皮层等中枢可以抑制杏仁核和蓝斑等脑结构过度活跃。2022104日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肖雷研究员在Molecular Psychiatry杂志上发表文章揭示腹侧被盖区(VTA)区域D1受体调控焦虑行为的环路机制。多巴胺1型受体在腹侧被盖区(VTA)区域功能性表达,激活该受体后发挥抗焦虑效应,抑制该受体后引起焦虑样行为。腹侧被盖区(VTA)是中脑皮层边缘多巴胺系统的起源,可投射到内侧前额叶皮层、伏隔核、杏仁核等脑区。

如何解决焦虑情绪(4)?,第3张


焦虑情绪之所以令人如此筋疲力尽,其实是因为我们无法理解它、更无法正视它的存在。我们往往听凭逃避负面情绪的心灵指引,试图“无视”或是“忍受”焦虑,期待它会自己慢慢消退,而事实却常常事与愿违——不被处理的焦虑,往往会凭借自己的惯性四处横行、毫不停歇,影响,侵袭,直至吞没我们。“焦虑”似乎就像一场不期而至的龙卷风,裹挟着我们的小小灵魂,往不知何处而去。
资料来源:
1.【法】阿兰·布拉克尼耶 Alain Braconnier著,欧瑜译.你好,焦虑分子!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生活书店出版:2016
2.【美】埃德蒙·伯恩 / [美] 洛娜·加拉诺著.骆琛译.应对焦虑.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
3.樊登讲书、寻医问药网、百度百科、First Aid For All、精神心理康复学苑
4.潇湘馆的燕子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b4efe7e82c55来源:简书
5.野蛮生长永不彷徨的女儿,企鹅号,腾讯网;潇湘馆的燕子百度
6.《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174-196
7.吴文源等,综合医院焦虑抑郁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杂志. 2012; 92(31): 2174-2181.
8.何燕玲等,综合医院就诊者中抑郁焦虑障碍的患病率调查. 中华内科杂志.2009; 48(9): 748-751.
9.Tong, Q., Cui, X., Xu, H. et al. D1 receptor-expressing neurons in ventral tegmental area alleviate mouse anxiety-like behaviors via glutamatergic projection to lateral septum. Mol Psychiatry (2022). 

10.如何逃出焦虑的陷阱?原创 丸子里里 2022-09-20 22:34 发表于云南

如何解决焦虑情绪(4)?,第4张精神卫生系列科普动画第四集:焦虑障碍

资料来源: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公事部、精神卫生686 

如何解决焦虑情绪(4)?,第5张

如何解决焦虑情绪(4)?,第6张
1如何解决焦虑情绪(1)?
2、如何解决焦虑情绪(2)?
3、如何解决焦虑情绪(3)?
4、抑郁症与焦虑症有哪些区别?
5、什么是焦虑障碍?
6如何有效应对考试焦虑,避免临场发挥失常?
7、漫谈焦虑
8、睡眠意象治疗中水意象的象征意义
9、睡眠意象治疗为什么会行之有效?

如何解决焦虑情绪(4)?,第7张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如何解决焦虑情绪(4)?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