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光于氏家谱序(始祖子成字九韶)

东光于氏家谱序(始祖子成字九韶),第1张

《东光于氏族谱》(14则)
1、际明公初修族谱序
昔周武王之二子封于邘,后去邑为于,因以为氏,此于氏所自昉也。迨世远年沿,其详莫考。虽自汉于公而后代有闻人,亦安敢妄为论次。而我始祖九韶公则派出山左即墨之墟,当明永乐二年迁大姓实畿辅,遂来东光之东四十里以居焉,编户永寿乡之九甲,忠厚传家,耕读继世。然五六代以来,聚族未久,祖宗之长幼次第不难屈指了然,至十传而及于运,支分派别,子姓渐繁,实难枚举,于是立为谱籍,家各一帙,庶几乎本本原原,绪纷而不乱,历久而不忘也夫!
康熙三十二年(1693)癸酉三月中浣十代孙 应运 序
2、沧峰公初修附谱序
同一谱也,胡以有附谱之名?盖以其素业农桑,不习文字,罔留心于高曾所从出,故虽坟墓田宅可考,行辈称呼不紊,而究不知为何支所分也。至今而计失续者共六支,旧谱两修并未及焉,余又何感凿也?然往者既不可考,来者犹可以清,若不及今序次,将愈远而愈迷矣。谨附列谱后,以示春秋阙疑之义云而。
乾隆癸未(1763,乾隆二十八年)冬月吉日 占鳌 序
3、荔裳公二修族谱序
自我世父际明公修谱以还,至今三十载,子而复子,孙而复孙,递相增者又数十人,诚恐谱一失修,遂使后世意为揣摩,其弊不可胜计。顾可不以续谱为急务乎?因遍为咨询,书其名字,注其妻室,或功名事迹可纪,亦历为详焉,乃复约会族人共出资财,碣石立于始祖之墓,供器设于祖茔之前,岁时伏腊灌献拜跪,所以严祭扫之仪,亦以追远之思也。因修谱而并志之,以示继承于无穷云而。
雍正癸卯(1723,雍正元年)四月上浣十一代孙 琬 序
①世父:大伯父。后用为伯父的通称
4、沧峰公三修族谱序
癸未之岁,乙丑之月,占与从叔季珪公续谱既成,而叔以序命予,予以尊者命不敢辞也。盖闻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是谱不可不立,而亦不可不修也。虽然谱一修而所虑者有五:或招婿入赘、或义子螟蛉、或家童随姓,久之以致异姓乱宗,此其所虑者一也;或本非近支,因其富贵而曲为载笔,原属一脉,因其贫贱而故为摈斥,以致宗派迷乱,无可追寻,其所虑者二也;一族之中不无乏嗣、或因绝祧而前辈之名字概置不录,亦先人之痛于地下者,此其所虑者三也;一族之中亦不无继嗣,宜亲宜疏自有公议,或因握一日之刀笔,强为主宰,亦启后人之乱阶也,此其所虑者四也;谱成之后当各怀一卷,什袭而藏之,虽颠沛流离之际,不可失也,或亲为断简残篇无足轻重,甚而置诸涂炭污浊之地,是其不敬之罪,又莫大焉,此其所虑者五也。若我始祖所自出,我叔祖际明公已备言之,又何容复赘?故总其所论,以为后之修谱与存谱者告诫而叮咛焉,庶几其不无小补也。复有我族祖君锡公约会族人,首倡义举,重修墓表,复建碑亭,广植松柏,焕然维新,后之子孙慎勿毁坏剪伐,以永为祖宗之凭式,常留奕叶之观瞻,非前后济美之盛也哉!
是为序。
乾隆二十八年(1763)冬月吉旦十二代孙 占鳌 序
5、若兰公四修族谱序
自我始祖迁畿,子继孙绳,各自分志。未有谱牒,第恐时远年湮或有失序,我祖际明公一修始,于从叔荔裳公再修于继,庶几郑重分明焉。又历三十载,从叔季珪公与从弟沧峰复为三修,其竖画父子、横画兄弟,款式条例无不详明。然谨寄诸钞本,犹未付之剞劂。三修迄今倏忽又二十余载矣。支分派别,子姓渐繁,余与族侄艺亭议共续修。乃细心咨询未入谱者,入谱已入谱而始娶妻成名者,详其履历,婚配刻板成册,各自辨藏一传后世,此四修之意也。
是为序
乾隆癸卯(1763,乾隆二十八年)春日 十二代孙 蕙 序
6、极峰公五修族谱序(鸿渐公代作)
盖闻谱以著代,非徒侈陈家乘之谓。谓我始祖迁东邑以来,其初一人也,以一人之身绵绵延延,派别支分有服以至无服,则喜不庆,忧不吊,遂相视如途人焉。夫至相视如途人,则强者可以凌弱,智者可以欺愚,甚至骨肉也而秦越,待之手足也而争讼加之。此皆族谱不修之过也。修吾谱而使支派以详,源流以判举,凡祖孙父子兄弟咸历历不紊其序,于是以及本源之思,而动睦族之念。将见远者可近,疏者可亲,则相视如途人者仍复相视如一人也。一切相凌相欺诸弊庶不戢而自消矣。则修谱之事顾不重哉。况我谱四修以后迄今四十余年,族属日盛,族孙繁衍,不从而修之,呜呼!可今当新正元日,吾族人祭墓□,遂以修谱事请于予,予曰:此盛举也,吾蓄此意久矣,尔等其共成之。是为序
道光乙酉(1825,道光五年)夏日 十二代孙登鳌序
7、敬轩公六修支派序
尝思家之有乘犹国之有史,国有史而治乱以明,家有乘而昭穆以序,是皆不可已者也。我于氏自始祖九韶公于前明永乐二年迁东光已历四百余载矣。其先则农桑为业,虽事诗书,未登仕籍,迨传至六世讳培公始官前明山西洪洞县尉,嗣后族属渐繁,生齿裕众,习儒业名列胶庠,家声为之一振矣。传至十世又有我赞雯公以国子生,吏部考定县丞,性情刚正,气度端凝,家规森严,无敢犯者。而且施学田、立宗祠、建书院善行不胜枚举。继之子孙兄弟补弟子员者有,入贡成均者有,入官广文者又有人,是皆我赞雯公深仁厚泽使为之裔者,以食其报也。凡此并有光家乘美不胜书,后人不可以修谱为急务乎?我于氏族谱自康熙癸酉际明公创修以来,凡五续,今距续修又历五十年矣。自又生孙,孙有生子,苟不亟为序次,则亲者将日以疏,恐骨肉也而几同秦越矣。吾从弟子雨素有修谱之志,而未遂行。今年春约会族人期以必成,咸曰此盛举也,吾丕乐从,窃与余有同志焉。因不揣固陋而。为之序
同治十三年(1874)甲戌夏四月 十五代孙 汤斋 谨序
8、子甫公六修族谱序
吾于氏族谱自道光乙酉极峰公续修迄今五十年矣。支派渐繁,序述较难,若不及今编此,恐昭穆失序,螟蛉乱宗,将愈久而愈难楚矣。壬戌,余与从叔我山翁即议续修,凡流寓远方者,留心咨访三年,世表初定,嗣后余宦游博野、静海将此本束之高阁,又九年矣。每一忆及心恒歉焉。今年春约会族人期以必修。无不踊跃鼓舞,乐观厥成,然后遍诣面稽详索再三,间有未楚者,必访之故老,务得确实,然后笔之于谱。事竣未名者名之,重名者正之,于是勒为定本,卷首原序茔图排行吉字,次则世表三卷,附谱世表一卷。卷末附以碑志、行实,曰《文录》,共六卷。于戏!修谱之费易易也。吾族屡议续修,始犹振作,继惮其难,迁延至今。赖祖宗之灵默启后人,卒成此谱,亦云幸矣。嗣后家藏一帙,凡我宗族宜各知珍重。三四十年后,即踵此续修以传于无穷。于戏,尚慎旌哉!是役也,朗轩、桢轩、义轩偕余咨访,毕轩偕余校录,皆同心协力,不辞劳瘁,例得并书谱成。吾从叔近亭翁,命序其录起因并详其谱例于是后云。
是为序
同治十三年(1874)甲戌夏五月望后一日 十五代孙 春霑 谨序
9、序
尝闻水有源,源清而脉络分明;木有本,本厚枝叶发荣。不特物如是也,人亦宜然。今春吾族谱告成,甚盛事也。汤言年方始仕,未曾更事,续修族谱全赖从侄宗周竭其精力,劳其心思,经数月而告竣。使留居故土者与流落他乡者虽远近各殊,亲疏攸别,无不支派分清秩然而不紊,其所以敦宗睦族,发动仁人孝子之心者为何如也。我祖宗在天有灵,尚其鉴之哉。继自今,吾族倘有达者念葛垒本根之庇,或傲刘子平之招饮范文正之义田,以赡族人之贫乏者,为汤言所分忻惆者尔。
中华甲寅(1914)秋月 十五代孙 汤言 敬序
10、序
甲寅之秋七月,既往于氏修谱,所以序昭穆也。忆我始祖九韶公 自山左迁居以来,屈指四百余年。凡六续继至今,又越四十年矣。生齿日繁,户口愈增,迁徙沧宁者有人,卜居津通者有人,流寓关外散处奉天者有人。倘弗绍前修,恐支派混淆,长幼失序,其流弊将伊于胡底耶。顾不可以续谱为急务乎?光绪庚子月正元日,与族人拜奠墓下,耆老毕至,少长咸聚,言及续谱佥曰诚盛事也,无不踊跃乐从。嗣后拳匪蜂起,事亦不果。壬子暮春,吾从叔子诰以续谱命予,予曰惟惟。修谱重事也,尤吾族至要事也。予遂留心咨访,凡移居他乡者,亲招其来询其支派,排其吉字,注其妻室,访之年余世表,初定间有未详者,必询之故老,务核其实,绝不敢妄为附会,以滋疑议。乃关外道路迢遥,山川隔阻,族大人繁,星居棋处,采访尤难。连寄数函未见回复,族孙宗江又不果来,是以迟之悠久,未便兴工,音问鲜统,于今年每一念及耿耿难寐,不禁感慨系之矣。续修族谱洵非易也。今春吾堂弟訚如恒斋文波汇集编次不惮其烦。吾子侄辈汝苳、汝濬、汝和、汝鑫、汝舟、汝辑、汝春、汝为等,检阅较誊,不辞其瘁,编辑六卷成为一册,付之剞劂,聿观厥程。谱告竣,上来祖宗之默佑,后贻族孙之萁裘,一发之引系于千钧,凡我宗族家存一帙,宜什袭藏之勿以弁髦弃之也。庶几代远年洇,继承弗替,以动木本水源之思,此余之厚望也夫。是为序
中华甲寅(1914)秋月望日 十六代孙 宗周 沐手敬序
11、序
尝思家之有谱,所以考世系,联宗族也。概自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支益远而情益疏。本同宗也,而行路视之。派愈分而恩愈薄,本一族也,而吴越待之。岂非族谱不修之过哉?即如我于氏自明初迁居兹土,历代已十九世,五百余岁矣。支派繁衍,人丁日增,子复生子,孙又抱孙。若不及时纂修,恐代远年洇,昭穆失序,积久而难清矣。此宗闵所日夜忧思者也。幸来堂兄宪斌尽心竭力,邀会族人,大兴义举,采访编次,汇集成帙,家存一本,时常展阅,庶几近支远派群启敬宗之心,一本同源,共兴睦族之感,子孙绳绳绵绵弗替。越三十年后有志竟成继序不忘者,余将拭目俟之矣。
是为序
中华甲寅(1914)秋月中浣 十六代孙 宗闵 沐手敬序
12、序
盖闻国无数百年不修之史,家无数十年不修之谱。史以纪一代之兴亡,故有贬有褒;谱以纪一姓之盛衰,故必详必备。族谱之修不綦重哉!我于氏自有谱以来,至是凡六续,第五次之修我先祖子甫公实手成之,其序文云:后世子孙如书香不断,族谱当四十年而一修。汝和不敏,幼承庭训,苦读十年,终不能啜一芹以增宗族之光,而继祖父之志,独此修谱一事谨志之不敢忘。谱之失修逾四十年,先祖见背又三十年矣。子姓繁衍较昔年而加倍,若过期不续,不几为于氏之罪人乎?壬子春,吾与堂叔祖汤言公、堂伯宪斌公言及续谱,无不喜谱之速成也。于是各自出本支世系,以相示详者,周咨博访以归,脱稿付梓人。如此大事不数月而告成,一展卷而支分派别,本本源源,了如指掌。尤来祖储公款籍为剞劂之,费事虽巨而成功易也。谱书既成,爰缀数言以志之。
是为序
民国三年(1914)秋月中浣 十七代孙 汝和 谨序
①见背:长辈去世
13、谱例
宋欧阳永叔、苏明允二谱,一纵一横,史记、世表、年表皆旁行斜上,识者谓诸周谱是横谱较纵谱为尤古。吾谱凡五修皆用横表体例,已尽善,后人不可以私意改也。谱中书法偶有不同亦因时异势,殊不得不稍为变通,以适其宜,实因之非创也。
旧谱凡二篇五世始分支,曰长支,曰二支。今厘为三篇,长支六世又分支者,嗣续蕃也,二支不再分支者,子姓寡也。
旧谱凡妻室氏族无考者,以上记方空辞穷也。妇改适及离婚者,诸直书亦于氏字上记以方空,为凯风孝子讳之也。今悉遵其例将娶某氏及方空删去,直书子某者省文也。
李善注文选引七略称杨子云家牒,以甘露二年生生刘孝标注世说,引周氏谱翼以六十四年卒,又隋书经籍志载,杨氏家谱状并墓记一卷,是谱载生卒葬处,古例也。今酌以佑官阶始书生卒葬处者,仿古例二稍为变通也。其幼官阶而不书者,失考也。其有学行卓然隐居不仕而亦书之者,不再此例。
谱内有一子承继两房,甚有承继三房者,今则注于所后名左,而详其世系于本生父下,示其与无嗣等也。如本非独子出继两房则详其世系于近支或同系近支,则以长之为主,其他可因此而类推也,以孙而祖,中缺一世不书,亦辞穷也、凡此皆礼有其变事从其实,无可掩饰也。凡已故无嗣者序于其父名左,诸以无嗣或有数传而绝,即将世次序于其先人名左,其流寓无考年代深远者亦如之以其名下无可书也。
旧谱凡取螟蛉为子及使其子为他人义子或不注名氏里籍,今悉书之者,恐异姓乱宗,不厌其详也,因此而致无子者序法与无嗣同,所以示炯戒也。
吾谱三续始编入附谱六支(今见斗公一支无嗣只余五支)五续又编入附谱希璞公一支或从第八世序起火从第九世序起,上世无考不知何支所分,今遍访族人,亦不得其详,仍旧续之者以疑传疑也。
旧谱凡流寓远方者,始书之期移居本县外村者不书,今亦书之者,欲其按谱稽考,知道里便往来也。
自明以来,名门巨族谱传皆合为一书尽谱为总。名传亦谱类谱传合一,从其类也。考唐书艺文志□谱加传一类,并载当时虽各自为书,而以类相□实自此始也。今余亦附录碑志行实于后者延此谱或仿古或酌今,皆与族人细心商榷,务求适宜其实,皆因旧谱损益所创改也。百数十年后,倘或时异势殊须更变通,必博览群籍,深明义法方可着笔,其亦师此意而为之可也。
(张海波 提供 苏家庚 校录)



编者简介

      穆国联,河北南皮人,1965年生,1986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现供职于沧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出版著作有《沧州古今书征》(1996年内部出版)、《沧州名门望族与文化世家》(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策划主编《沧海书系》(团结出版社)、《大运河书系》(团结出版社)、《华夏园丁文丛》(团结出版社)、《文苑书香文丛》( 中国电影出版社)、《沧州骄子》等40余部。

      待出版著作:《沧州古今图书集成/沧州著作家传略》、《沧州谱牒序跋集》(寻出版合作商)

       敬请各界朋友提供沧州辖区各类家谱信息,为沧州地域文化研究提供(国史、方志以外的)家谱线索。

     沧州名门望族,姓氏文化研究,传统民俗礼仪文化讲座、寻根问祖,家谱核查对接,家史传记代写,家族寻根文化兴趣班,寻根游学,家族宣传片制作等。

    电话:13931790137(微信)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东光于氏家谱序(始祖子成字九韶)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