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几个古地名的由来

南昌几个古地名的由来,第1张

南昌几个古地名的由来,文章图片1,第2张

江西地名研究

南昌市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属于楚国的范围。秦朝时属于九江郡。汉朝高帝六年(公元前二0一年),汉高祖刘邦命颖阴侯灌婴平定江南,把九江郡改为淮南国,另外设置章郡。灌嬰将居民章文献的地,建筑城池,作为豫章郡的治所,这座豫章城是南昌最早的一座城,后人因这城是灌婴所建,所以称它为灌婴城。汉高帝六年在设豫章郡时,还设立南昌县,南昌县的治所也在这座城内,因而这座城也叫做南昌故城。这座城从建立到现在已有二千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了。东汉、三国、西晋的豫章郡治都在灌婴城。东晋在灌婴城的西北设立江,州城在东湖以西。后来江州迁到浔阳(九江)。宋、齐、梁、陈在南昌继续设立豫章郡。隋朝平陈后,改豫章郡为洪州,隋炀帝大业初年,又将洪州,改为豫章郡。唐高祖武德元年,改豫章郎为洪州总管府,武德七年,改为洪州都督府。隋平陈后,南昌县又改名豫章县。唐武德五年,又增设南昌、锺陵二县和孙州。武德八年,孙州、南昌、锺陵都撤销了,只留下锺陵县。唐太宗贞观十一年,豫章县从灌婴城迁移到东湖太乙观西南,和府城在一起。唐宝应元年,代宗李豫即位,因避李豫的违,改豫章县为锺陵县。唐贞元年间,又将锺陵县改名南昌县、南唐交泰元年,在南昌建立南都,升南昌县为南昌府。宋朝建立后,又改为洪州。到了南宋孝宗隆兴三年,因孝宗赵慎在做皇帝前做过镇南军节度使,镇南军在洪州,所以升洪州为隆兴府,作为江南西路的治所。元朝至元二十一年,改隆兴府为龙兴路。元朝末年,朱元璋起兵占领龙兴路,改龙兴路为洪都府,不久又改名南昌府。明清时期都叫南昌府。南昌、新建两县的县治都在南昌府城内。

南昌在历史上有过几个名称,这些名称是怎样得名的呢?现简介如下:

豫章 在灌嬰所筑的豫章城的南门内,有一株大樟树,这树“高七丈五尺,大二十围。”应劭的《汉官仪》说:“豫章樟树生庭中,故以名郡矣”。豫章是树木名,《史记·司马相如传》说:“其北则有阴林巨树,楩、枬、豫章也写作豫樟”。豫字的意义是大象,引申为大的意义,豫章就大是樟树,豫章那是因城内有大樟树而得名的。

南昌 汉高帝六年,设置南昌县。因地居中原的南方,用南昌作县名是取南方昌盛的意义。

锺陵 唐武德五年设锺陵县,《通典》说:“南昌汉旧县,有钟陵;龙沙。”《旧唐书·地理志》说:“宝应元年六月,以犯代宗讳,改为钟陵县,取地名。”《江西通志》说:“钟陵,因山为名。”但查遍南昌府志、都找不到钟陵山,《南昌县志》中有锺陵乡,在南昌城的北面。钟陵这一地方应在钟陵乡。

洪州 隋平陈后,废郡设洪州,洪州西面有西山,西山又叫洪崖山,山上有井名叫洪崖井,也叫做洪井。《水经注》说:“洪井,飞流悬注,其深无底,旧说洪崖先生井也。”洪崖先生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在西山修炼过,所以西山又叫洪崖山。洪州就是“因洪崖井为名。”(《元和郡县图志》)

洪都 唐初王勃的《滕王阁序》一开始就说:“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唐朝在南昌没有设置洪都府,而只有唐武德七年在南昌设立的洪州都督府。共都的名称就是从洪都新府而来。洪州都督府是新设,所以王勃作《滕王阁序》时将新设的洪州都督府简称为洪都新府,这样和南昌故郡对使就很工整了。由于洪都新府这一提法,而《滕王阁序》又是一篇脍灸人口的名作,因而洪都就成为南昌的另一名称。明太祖朱元璋在南昌设立洪都府也就是根据《滕王阁序》中“洪都新府”这一句而来。

隆兴 南宋隆兴三年,升洪州为隆兴府。隆兴是孝宗赵慎的年号,用年号作为府名。

龙兴 元朝建立后,因隆兴是宋朝皇帝的年号,还因隆兴府是皇太子的封地,属于皇太子管辖之下,龙兴是比喻帝业的兴起和兴隆,所以改隆兴府为龙兴路,龙兴是意味着元朝代替宋朝是天命所归,元朝的兴起是龙兴,元朝皇帝是奉天承运的真龙天子。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南昌几个古地名的由来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