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时期 53】伏尔泰:自然法与制定法,孰优孰劣?

【启蒙时期 53】伏尔泰:自然法与制定法,孰优孰劣?,第1张

成为襄子特别读者
点击上方「襄子的箱子」→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

每一个历史的转身

都在风中徘徊了很久、很久

【启蒙时期 53】伏尔泰:自然法与制定法,孰优孰劣?,第2张
这是【西方大通史】第 374 篇文章

启蒙时期】第 53 篇文章

【启蒙时期 53】伏尔泰:自然法与制定法,孰优孰劣?,第3张
1733年,伏尔泰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哲学著作《哲学通信》,收录了25封文学大师的书信,宣传了唯物主义思想,将英国的唯物主义引入了法国。

该书的出现激怒了法国的当权者,该书一出版就被查封,被列入了禁书,伏尔泰也被拉入了黑名单,巴黎法院甚至下了通缉令。眼看巴黎混不下去了,伏尔泰一溜烟跑到了他的情妇夏特莱侯爵夫人艾米丽的庄园。

【启蒙时期 53】伏尔泰:自然法与制定法,孰优孰劣?,第4张

艾米丽的丈夫夏特莱侯爵在法国东北部香槟省某处有一所庄园,伏尔泰非常喜欢这里。这里距离比利时也比较近,如果有什么风吹草动,到时候直接开溜到国外也方便。夏特莱侯爵非常大度,默许妻子与伏尔泰之间的感情,也将自己的庄园让出来给他们住。侯爵丝毫不在意头顶上泛着绿色的光芒。

当时的法国风俗允许一位有妇之夫在家里养一个情人,当艾米丽选择了伏尔泰后,据说,整个法国都原谅了她。

伏尔泰在庄园内研究文学,而艾米丽则研究数学,她还是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译者。他们生活在一起,晚饭后喝喝咖啡,然后又各自工作,夜深人静之后又聚到了一起。夏特莱侯爵非但不憎恨伏尔泰,反而和他成了好友。有时候,侯爵会来拜访妻子和妻子的情人,聊会天之后就走了,从不干涉他们的行为。

后来,巴黎法院撤销了通缉令,伏尔泰才终于回到了人类社会,但他依旧隐居在自己情妇的庄园里面。在这期间,他的名气越来越大,曾一度被邀请担任史官。

伏尔泰对中国也有所了解,写了一部《赵氏孤儿》的戏剧,他想以此来表明,文明终将战胜野蛮。

【启蒙时期 53】伏尔泰:自然法与制定法,孰优孰劣?,第5张

1743年,伏尔泰当选为英国皇家科学院的会员,1746年又被吸入了法兰西科学院,当院士。

在情妇死后,伏尔泰回到了巴黎,但是不久之后又被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邀请到了柏林,在与另一位国王欣赏的科学家莫佩尔蒂发生争执后,伏尔泰在法国与瑞士的边境上安定下来,全身心都投入到了自己的思想之中。

伏尔泰是一个自然法学家,自然神论者,他认为,这个世界上的法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法,一类是制定法

自然法在欧洲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古希腊时期就经常被人们拿出来讨论。简而言之,自然法就像是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中的公理,是不言而喻的,它高于一切人类制定的法律。自然法强调天赋人权,人人平等,公正正义等思想。无论你是身处欧洲还是亚洲,都要符合自然法,因为它是一切人为法律的根源。

【启蒙时期 53】伏尔泰:自然法与制定法,孰优孰劣?,第6张

制定法就是人根据自然法而制定出来的法律,它包括国家制定的法律和教会法,因此没有自然法崇高,不同地区的法律也可能会不一样,而且随着时代的推移,同一个地区的法律也会发生变化。

伏尔泰认为,自然法是制定法的基础,但是,人并非是全知全能的,因此在制定法律的时候,很可能会产生疏漏,这些是难以避免的。

在伏尔泰之前的欧洲,理性的光芒已经从基督教中脱颖而出,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伏尔泰将理性主义运用到其在写历史学的著作中。他推崇人的理性,批判和否定压抑人的理性的封建专制和基督教神意史观,在他的著作《路易十四时代》和《风俗论》中,大力批判了宗教。

无疑,在那个时代,伏尔泰就像是一个斗牛士一样,他将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声称教会就是骗人的玩意儿。在这些背后,实际上伏尔泰批评的是当时法国日益完善的绝对君主制,他提倡自然神论,主张言论自由。他信奉自然权利论,主张每个人在本质上都是平等的。

伏尔泰以他强烈的性格和犀利的言语为后人留下了诸多思想,他也被后人称为“启蒙运动的精神领袖”,有意思的是,虽然法国的中央集权在路易十四时代达到了顶峰,但伏尔泰依旧赞美了“路易十四时代”,但其中也不乏冷嘲热讽。

尽管如此,伏尔泰在政治上的态度尚属温和,他能够接受君主立宪制,只要国王开明一点就好。他所反对的,是绝对君主制,或是独裁君主制。他虽然是启蒙大师,但对底层人民依旧抱有警惕,他不认为通过启蒙,人人都能获得理性,他曾说:“您永远要把会思想的君子与生下来就不是为了思想的群氓区分开。”

虽然伏尔泰一生读了很多书,也写了很多文字,但他涉猎太广,以至于有人说他是“冒牌的知识分子”。同为启蒙三剑客之一的孟德斯鸠就曾讽刺地说:“他读的书,全是他自己写的,读过之后,他就批评或赞扬自己的书。”

如今流传一句很广的话:“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关于这句话,实际上背后也有一个有意思的故事。

伏尔泰非常喜欢喝咖啡,这已经是众人皆知的事了。有一次,一个人向伏尔泰诉说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咖啡是慢性毒药。伏尔泰在和人面对面交流的时候,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几乎从不打断别人的说话(这可能是他很有女人缘的原因之一)。那人见伏尔泰微笑着,一言不发,以为他是认同了自己的观点,因此非常高兴,向他道谢。

【启蒙时期 53】伏尔泰:自然法与制定法,孰优孰劣?,第7张

伏尔泰却说:“我并不赞同你刚才所说的话,我就经常喝咖啡,而且一天要喝五十多杯,至今已经喝了足足六十五年。我的身体依然很健康,并没有死……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会用生命来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后来在写《论宽容》一文时,伏尔泰可能是想到了这段往事,将其改了一下:“为你们自己着想,同时也应该让其他人享有和你们同等的权利。”

1778年,82岁高龄的伏尔泰回到了巴黎,受到了人们热情的欢迎,但是不久之后就病倒了。弥留之际,他留下了自己的遗言:“我死后,将我的棺材一半埋在教堂里面,一半埋在教堂外面。”

这什么意思呢?原来呀,伏尔泰是担心自己死后会得到上帝的清算,因为他一辈子都在反对教会,宣传自然神学。若是上帝让他上天堂,他就从教堂的里面升入天堂,若是上帝要他下地狱,他就从教堂的另一边溜走。

我们不知道伏尔泰的这句话是真心话还是一种玩笑话,或许在他内心中并非一个彻彻底底的无神论者,因此将他称为自然神论者可能更恰当一点。有些人可能不理解什么是自然神论,说句大白话,就是上帝在创造完这个世界和人类之后,就不管了,上帝不过是这个世界的第一因而已。那么这和传统的上帝有什么区别呢?传统的上帝在创世之后,并没有回去睡大觉,还参与到了人类社会的建设当中。

随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启,伏尔泰更是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1791年,起义的法国人民将伏尔泰的遗骸隆重地由香槟省运回巴黎,葬入先贤祠。


新书已上线,精美装帧,值得收藏:


西方大通史系列

【启蒙时期 53】伏尔泰:自然法与制定法,孰优孰劣?,第8张

▲ 【希腊神话】

【启蒙时期 53】伏尔泰:自然法与制定法,孰优孰劣?,第9张

▲ 【文明之初】

【启蒙时期 53】伏尔泰:自然法与制定法,孰优孰劣?,第10张

▲ 【光荣希腊】

【启蒙时期 53】伏尔泰:自然法与制定法,孰优孰劣?,第11张

▲ 【伟大罗马】

【启蒙时期 53】伏尔泰:自然法与制定法,孰优孰劣?,第12张

▲ 【基督世界】

【启蒙时期 53】伏尔泰:自然法与制定法,孰优孰劣?,第13张

▲ 【征战十字】

【启蒙时期 53】伏尔泰:自然法与制定法,孰优孰劣?,第14张

▲ 【黎明曙光】

【启蒙时期 53】伏尔泰:自然法与制定法,孰优孰劣?,第15张

▲ 【文艺复兴】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启蒙时期 53】伏尔泰:自然法与制定法,孰优孰劣?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