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的饭局,第1张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劳动被“异化”的概念:被异化的劳动者与他自己的生产活动、劳动目标、生产过程分离。使得工作成为非自发性的活动,因此劳动者无法对劳动产生认同或者领略到劳动的意义。
简单来说,那就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能挣钱的事儿没有意义。比如说,你喜欢面画,工作学习之余就画两笔,但仅限于自娱自乐,并不能卖钱。有个爱好其实挺好的,但是在一个资本主义制度越来越发达的社会里,你的这个爱好叫“不务正业”,因为它不能带来任何资本增殖,所有不能在市场交换的劳动都是没有意义的!
同样的,饭局——聚众吃饭,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从来就不是为了填饱肚子、补充营养,而是社会性的,是确认社会地位与权力高下的仪式,是资本与权利勾结的舞台。
由此而发展出所谓的酒桌文化,更是以权力对服从性所做的训练和测试。这个话题就不展开了,大家都懂的。
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可以认为饭局被异化了。
在中餐放弃分食而改用合食制,最常见的问题就是上菜没有了起承转合的章法,厨房哪个菜出的快就先上哪个菜,吃完的盘子也不会主动撤下,人多的时候,没吃多久就满桌杯盘狼藉。反正大家的注意力都在拼酒上,所谓大菜、硬菜只是请客者诚意的表现。
子曾经曰过“共食不饱”,典出《礼记》,意思是提醒在饭局上,与其他人共同吃饭的时候不可吃得太饱,因为吃得太饱,酒嗝连连,会显得很蠢,所谓“酒囊饭袋”。

我们向往纯粹的饭局。
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吃大餐当然是很热闹、很开心事情。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要带着一颗善于观察与融入的细心,不大碗喝酒,也不大口吃肉,而当作是一段充满体验和启发的行为。如果只是走马看花、酒肉穿肠,那就糟蹋了上苍的赐予,也轻慢了自己的口舌肠胃。
人生的路上,没有那么多的风花雪月,低吟浅唱。更多的是凛冽寒风,酷暑骄阳。唯愿风雨过后,天边有彩虹,晚上有饭局。
日剧《孤独的美食家》开头,有这样一段开场白:“不被时间和社会所束缚,幸福地填饱肚子的时候,短时间变得随心所欲,变得自由,谁也不打扰,毫不费神地吃东西的这种孤高行为,这种行为才是平等地赋予现代人的最高治愈。”
当我们从必然的饭局转向自由的饭局,我们作为社会人被物化的社会关系,也就重新获得了自由,人可以支配自己的社会关系的状态。
回到开头伟大导师提出的劳动问题,尽管世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劳动自由问题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马克思认为到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劳动不仅仅是谋生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
饭局也终将回归吃喝本体。
生活里,我们每一个人都彷徨而忙碌,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而真正让我们感到踏实而喜悦的,是在一个快要落雪的黄昏,有一个熟悉的声音问起:“能饮一杯无?”

赞赏 与 转发 都是真爱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异化的饭局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