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水三大要素形成了陶瓷发源的地域特点

土、木、水三大要素形成了陶瓷发源的地域特点,第1张

人类的物质生活从来都是随着资源的变化而发生转变的,这种转变既会因资源存量的变化而发生,也会因人类使用资源能力的变化而发生。

瓷器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古人物质生活的一种重要转变,它首先是因古人使用资源能力的变化而来。瓷器的诞生离不开对三种物质资源的利用:土、木、水。对这三种资源的利用能力,决定了中国瓷器得以出现。那么必然的,这三种资源在地理上的分布状态,就决定了瓷器生产的地理分布状态,这也就从根本上给瓷器与地缘的逻辑关系打下了基础。

瓷器是土做的,当1200℃以上高温使陶器变成瓷器后,制作瓷坯的主要原料,就逐渐从陶器原料的红土、黑土、沉积土或普通粘土变成了瓷土。瓷土也是一种粘土矿,优质的瓷土主要来源于高岭石矿。现代地质学勘测早就告诉我们,中国的风化残积型高岭石矿主要集中在南方,这就决定了早期的瓷器生产必然起源和发展于南方。因为这类高岭石风化程度高易于粉碎、又距表层较近易于开采,在两千年前属于较为容易被使用的矿石资源。同时,它的风化母矿物主要为长石,而长石是灰质瓷釉的主要原料,这更进一步决定了,中国地理上的南方必然成为瓷器祖地。同时,中国南方,特别是江、浙一带的瓷土矿石中普遍铁含量较高,这无疑也决定了中国瓷器之祖的青瓷,必然是在江、浙起步。

土、木、水三大要素形成了陶瓷发源的地域特点,第2张中国中东部高岭石矿分布示意图。

北宋以前,中国烧制瓷器的燃料率用木头。这就决定了,在北宋以前,大规模的瓷器生产必须依托植被茂盛,木材资源丰富的地域。因此在北宋以前,中国瓷器的生产重心在南方,一些最著名的窑口基本都在南方,其木材资源存储量远大于北方是一个重要原因。北宋开始,烧制瓷器的燃料进入柴、煤共用时代,北方盛产煤矿而南方煤矿资源稀少,再加上其他的地缘政治因素,北方窑系崛起,中国瓷业才真正进入南、北分庭抗礼的局面。

水在瓷器生产中的作用不仅仅是制作釉水这么简单,还要起极大的能源作用。首先,瓷土来自于瓷石,是要把从山上采下的瓷石粉碎,碾细成末再加以澄洗、练制的。而碎石、碾末的工具自古就是由水力来提供动能,使用的是一种称为“水碓”的大型舂具。《景德镇陶录·图说》记“取土”: 陶用泥土,皆须采石制练土人设厂采取,借溪流为水碓,舂之澄细淘净。

土、木、水三大要素形成了陶瓷发源的地域特点,第3张

而对浙江汉末古瓷窑遗址的考古发掘,考古学家认为很有可能当时已经使用“水碓”了。另外,在古代,瓷器的运输主要依靠水运。因为瓷器沉重,古代的运输条件下使用陆运效率极低,而水运装载量大,效率比之陆运高得太多。因此,凡瓷窑基本都是依水傍山而建,一为资源取用方便,二为成品输出便捷。因此,古瓷窑边皆有著名水路:上虞有曹娥江入钱塘、宜兴有荆溪通太湖、龙泉有宝溪入闽江、景德镇有昌江通鄱阳。

以此,乃说中国瓷器紧依古中国地理而生、而兴、而变。当古中国之政治史亦随地理展开而为地缘政治史,中国瓷器就如“局中人”一般随之变迁,此一部瓷背后的中国古代地缘政治史便得以成型。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土、木、水三大要素形成了陶瓷发源的地域特点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