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 谈谈“文本解读”

封面故事 | 谈谈“文本解读”,第1张

文本解读,就是解读文本。

解读,就是阅读解释的意思。文本解读,是为了达成对文本的准确理解。

语文的文本解读,是通过解读活动,把握文本的语义和主题,培养阅读者对文本信息进行分析、综合的能力。除此之外,它没有别的目的。虽然解读活动不可避免是一种复杂的文化行为,阅读者有可能在其中得到经验的 增长、观念的洗礼和审美的熏陶,但这些都不是文本解读的主要目标,而是解读活动的附带利益。文本解读仅仅寻求对文本作出忠实于文本的还原性的理解。

文本解读是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它要弄清楚的是:文本究竟在说什么。它涉及理解、分析、综合等能力,一般不涉及对文本的评价和鉴赏。有时候,为了回答“文本究竟在说什么” 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析“文本是怎么说的”。不过,重点不在于鉴赏,在于追问其话语策略背后所要表达的意思。


封面故事 | 谈谈“文本解读”,第2张

罗晓晖,成都市语文教研员,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传统文化研究室主任,四川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成都七中原语文备课组长。著作有《方法与案例:语文经典篇目文本解读》《文本解读与阅读教学讲谈》《追求更高品质的阅读教学:中学语文名师课例深度剖析》《罗晓晖论语课》《罗晓晖诗词课》《高中作文要义:思维、材料和技巧》《高考作文经典材料“百变通”》等。罗晓晖公众号:“语文渡lxh”。

1

文本被创制,作者就已退场

文本是阅读活动所指向的客观对象。

文本是被作者创制的,其中固然存在着作者的表达意图或意向,但在一切阅读活动中,文本的意义毕竟是通过文本本身来呈现的。文本作为外在于读者的客观对象,其自身并不会因读者的不同而变得不同。概言之,文本是独立于作者和读者的客观存在,这是一个事实。

文本既然是一个客体,当然具有客观性。如果不承认文本的客观性,那就意味着文本解读的随意性。随意性则意味着任何的理解和解释都是可以的,但同时也就没有了客观根据。

据此可知:文本解读必然被文本制约。文本解读虽然是一种主观的思维活动,但文本是一个客观存在,因此,合理的解读必然具有能获得文本支持的客观性。也就是说,并非一切解读都是合理的,在文本解读中,必须防止把读者个人的体验和想象与文本内容相混淆,必须克服随意的“个性解读”任意的“多元解读”。

文本被创制后,作者就已退场。“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说法,因为对话是问题与答案的交换,是对话双方的互动,而读者与作者之间,显然并不存在这样的交换和互动。事实上,当你在阅读《红楼梦》的时候,你不是在和曹雪芹对话,而是在和《红楼梦》对话。阅读甚至不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文本是沉默的,它不会发声与你辩驳。在这个意义上说,文本解读是读者对文本意义的发现。

作者制作文本,一定有表达意图;但其原初的表达意图在文本中是否实现、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文本制作过程是否扭曲或改变了作者的表达意图,都是读者无法判断的。首先,写作常常是一个不断怀疑、重新表述、反复修改的过程,这决定了作者原初的表达意图很难被读者确定。其次,言不尽意、言不达意、言过其实,都是写作过程中的常见现象,也就是说,作者的表达意图与文本中实际存在的意义,一开始就可能保持着距离。

文本创生的时刻就是作者退场的时刻(作品一诞生,作者就“死掉”)。作者在文本诞生后的退场是一个客观事实;而作者的退场,在一定程度上也强化了文本意义的客观性。

我们在阅读李白的《静夜思》的时候,李白是不在场的。我们不需要询问李白,事实上这也不可能;我们只需了解《静夜思》这个文本说了什么,是怎么说的。文本中存在着思乡的情绪,只要观察文本就能发现这一点。至于李白当时在何处思乡,他所思的故乡究竟在哪里,那个静夜他为何思乡,这都是读者不必了解的——即使对这些问题的答案一无所知,也不妨碍我们正确地解读这一文本。

事实上,有时候我们会阅读到一些作者不明的文本,这样的文本仍然是可能被有效解读的。在做文本阅读题的时候,我们常常对文本作者一无所知,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正确地解答那些题目。

据此可知:作者创制文本时想要表现什么并不特别重要,文本中实际表现了什么才最为重要。换句话说,我们应该问的问题不是“作者说了什么”,而是“文本说了什么”。解读文本,只能依托于文本;文本解读,不是解读作者,而是解读文本。尽管文本解读有可能达成对作者的某种了解和理解,但这本身并非文本解读的目的,更非文本解读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因此,文本解读,不一定非要介绍和分析作者,以及作者所生活的时代。只有在文本中明确指示该文本的内容与作者生平及时代相关的时候,对相关事实的掌握和分析才是必要的,因为那直接构成了文本的一部分。解读文本无须刻意排挤作者,正如无须刻意迎请作者一样。一切都要看文本内客观存在着怎样的内容。

封面故事 | 谈谈“文本解读”,第3张

广告         联系人:罗南映 电话:13275958636

2

寻求可还原的、公共性的理解

文本阅读意味着读者的能动介入。文本解读过程,能唤起读者的体验或思考,读者心中会形成对文本的一些经验和精神的响应。每个读者与文本的响应,在程度、强度和准确度上都存在着差异。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可能会刺激读者自身观看荷塘或观赏月色的体验;阅读朱自清的《背影),你也可能浮想联翩,联想到某个朋友的背影、某本画册上见过的背影,甚至是“一个王朝的背影”。

但这仅仅是读者对文本的个性化的响应,而不是对文本的解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读者依据莎士比亚的文本想象哈姆雷特之时,当然无法绕开自己的经验和观念。但是,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只是个人的体会和想象,并非文本解读的正确方法。

无论你能想象出多少个哈姆雷特,这些哈姆雷特毕竟都是哈姆雷特。莎士比亚文本中的那个哈姆雷特,他的性格与行事,是业已被文本固定下来了的。这个哈姆雷特绝不可能是闰土、葛朗台或祥林嫂。

封面故事 | 谈谈“文本解读”,第4张

我们当然尊重读者体验和想象的自由。但在文本解读之时,我们真正需要关心的是《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是什么样的。

不要把主观随意的个人经验强加在文本之上;不要把自以为是的想象当作文本解读。文本阅读,虽然会不由自主、不可避免地带入个人的经验与想象,但是文本解读,要求我们尽可能保持“中立”的理性,尊重客观地存在于文本中的文本事实。

给文本贴标签,是文本解读中常见的另一种现象。一解读杜甫的文本,就贴上“忧国忧民”的标签,却不知“黄四娘家花满蹊”之类的文本,根本就谈不上忧国忧民;一解读鲁迅的文本,就贴上“匕首投枪”的标签,却不知鲁迅的不少文本中也存在着脉脉温情。

贴标签,就是用现成的套子和事先认定的概念给文本定性。这种解读本质上并非解读,而是对真正的解读的逃避。它以强硬的断语去强暴文本,类似于《庖丁解牛》中所谓“折”的手段。贴标签不是科学的而是武断的,它显示出一种暴力的倾向,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贴标签的尴尬之处在于:标签很难被放置到准确的位置,也无法选择合适的尺码,使得解读者对文本的解释往往自陷泥沼,不能经受文本的检验。文本千差万别,而标签却很有限,这样的“解读”往往生硬无比,破绽百出。

解读虽然是主观的活动,但解读的对象(文本)是客观的。对文本的合理解释,在一定意义上,就要像科学研究那样,排除预设的主观认定。虽然解读者的个人认知是理解的必要条件,但解读的对象是客观的,这迫使对文本的解读必须具有客观性。

只有努力达成解读的客观性,才能实现解读的准确性。

解读结果的“客观性”,是就其与文本内信息的吻合度而言的。合理的解读结论,必然具有可验证性,亦即可以回到文本,被存在于文本中的信息印证。而且这样的结论必然具有可重复性,亦即不仅此时解读能够得出,彼时解读也能得出;不仅能由此一读者得出,也能由彼一读者得出。

改换说法来说明这个意思,可以这样说:文本解读的客观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合理的解读,是一种“还原性理解”。第二,合理的解读,是一种“公共性理解”。

还原性理解,要求我们忠实于文本;公共性理解,要求我们避免臆断。在文本解读中的错误理解,或源于对文本的脱离,或来自对己意的执著。前者因为无知,后者因为傲慢。E

(摘录自罗晓晖老师著作《方法与案例——语文经典篇目文本解读》)


审 | 周春伦

排 | 彭运康

图 | 受访者

END

封面故事 | 谈谈“文本解读”,第5张

2022年/第107期2022/12月刊

封面故事 | 谈谈“文本解读”,第6张


发现教育价值  记录教育改革

订阅《新教育家》

封面故事 | 谈谈“文本解读”,第7张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封面故事 | 谈谈“文本解读”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