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为人(3),第1张

我奶奶去世的场景,深深烙刻在我的记忆里,也最感悲切,这可能因为我由她带大的。在留存的记忆中,奶奶留下的片段最丰富,也最清晰。

奶奶名叫顾凤林。虽然我不知道取名的原始用意,仅字面推敲也很有品位,凤凰于飞,百鸟归林,有景又有意。她娘家在永隆镇南,顾家有财有势,有地有房,而且是四合院瓦房。

我算算时间,那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时代,乡下能有此居住条件实属罕见,那会儿爷爷家还只两间茅草房子。奶奶的父亲听说爷爷有地七八千步(旧时农村土地的计量单位),以为是个好人家,将我奶奶许了过来。

实际爷爷家是空架子,有田无钱,也雇不起人耕种。孩子还小,家里劳动力就夫妻两人,奶奶体弱,爷爷都又不是种地好手,常常赶不及农务,耽误了农时,苦熬日子混个温饱。

按240步一亩地计算,七八千步就是30多亩地,换算过来大约2万平方米。我在不足百平的家里踱来踱去,想象着两百多套房子拼在一起,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大占地居然只能勉强度日,可见农村生产力之低下。

据父亲讲,奶奶初来王家,因为条件艰苦,很多年都不习惯,忍不住想往娘家跑。那会儿奶奶也就二十左右的妙龄女子,我揣摩她的心思,品出一点富家小姐娇气的可爱,也品出了许多农家耕种生活的艰辛。

奶奶在娘家是长姐,饶是领养的,但底下三个弟弟,都对她极为尊重。这我有点印象,小时候这几位叔公确实时有往来,连同对我爷爷他们的姐夫,都礼敬三分视为上宾。

诞下的几个儿子,以及逐渐过门来的儿媳妇们,从没有跟她有任何磕碰,家里人对她的评述和感受都非常正面。我觉得,这里面不光是亲情缘故,人格魅力也很重要。

我父亲说,奶奶是"无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的性格。因为地多,后来社会阶级成分评定不好,加上爷爷保守固执不善权变,容易得罪小人,被精明人挖坑。

多少次社会动荡中,小家庭风雨飘摇。爷爷尚会出现惶惶不可终日的狼狈,奶奶反而在那些痛苦的岁月中,表现得不卑不亢坚毅从容,为整个家庭立住了精气神。

我没有经历过这些,无从见识奶奶应对生活波浪的风采。我的记忆里,她和农村里常见老太太们没有什么区别,非要找些不同,就是我印象里,她几乎不出宅地,每天只是忙进忙出照料家禽。

想想那会儿家里快成动物园了,鸡鸭猪羊,一屋子兔子。其他人上班下地,照看这些牲畜的劳务落在了奶奶肩上。早晚投喂饲料,定期剪卖兔毛,加上一家六口人的三餐,难得偷闲。

二伯和叔叔都不在近处工作,在爷爷奶奶身边的就是我父母了,由此孙辈中,姐姐和我离爷爷奶奶生活最近。姐姐大我几岁,出生在外婆家,那会儿父亲工作还没调动。所以严格意义上,我是唯一在奶奶跟前度过童年的。

小朋友嘴馋,现在留下的关于奶奶的记忆大都关于吃的。捂柿子,甜甘蔗,土法酒酿加白糖,西瓜沉进井水凉。当然还有二伯和叔叔孝敬老人的糕点糖果罐装水果,不少都被我享用了。

我上小学时,父母都要上班的,每日午饭靠奶奶照料。物资匮乏的年代,鸡鸭鱼肉难上桌,好在家里养鸡,鸡蛋成了无知小儿的蛋白质来源,顿顿不缺。以至于到今天,看见蒸蛋我就会回忆起那段时光。

二伯英年早逝,对奶奶是重大打击。父亲回忆讲,九十年后生活条件逐渐改善,家里有了黑白电视,奶奶也愿意晚饭后跟我们聚在一起热闹一阵。但白发人送黑发人后,奶奶再无心生活中的娱乐,总是早早回屋独自入睡。

她原本体弱多病,长年哮揣缠身,经此变故更是抑郁衰老,二伯去世四年后一病不起。奶奶临终那年我已经上初中,现在回想,奶奶最后病危期间,亲戚们往来频繁,家里总是很多人。

我们孙辈每日放学回家,第一件事总是要到奶奶病床边稍坐,可惜那时我心智未开,还不懂这个行为的意义。

最后当天,父亲叔叔他们肯定有预感。记得是极冷的冬天,早晨我和堂哥正常要去上学,被我父亲拦下让请假,当时我还有些许诧异。

未过多时,中堂哭声大起,大人们四下奔走乱作一团,我木然站在侧房门槛上,不知所措。父亲站在人群外围,独自在角落里黯然伤心。

那个场景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我有生极少看到父亲情绪失控,他是教书先生,小朋友都怕老师,当爹的严厉,更导致我小时候对他敬畏。看到他垂泣,我相当震惊,才回过神来明白父亲和我失去了什么。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一世为人(3)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