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之寻访香江澳,第1张

澳门之寻访香江澳,第2张

第一次到澳门。这里很神奇,光地名就人让人莫名亢奋,双脚一落地,不自觉就会盼着祖坟冒烟赌神附体。眼珠里的行人,个个像家里有矿的,仿佛这里走一圈,人人镀了金身。

穿行在中心老城,小块条石铺路,墙面多用鹅黄,地形不平,街道也就着山势扭曲,满满的伊比利亚民族风,跟西班牙南部小城隆达很像。

商铺酒店里,时常有一些异国脸庞,我也分不清是外劳还是混血,肤色多黝黑,按说里斯本人民肤白貌不美,到了南美才混成了白里透黑,不知何故这里随了美洲样儿。

我一直努力克服自己种族歧视,避免无端地嫌弃,但偏见这东西就是深入骨髓的,明明知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话毫无道理,可看见那些红毛眼绿黑鼻子,总觉得别扭,忍不住地皱眉。

其实换位到这些异乡人和少数人,我想他们心里定也不怎么舒心,人群中差异凸显,免不了被多看两眼,眼光多是怀疑和嘲弄,除了甘心投身网红事业的,这种被免费参观的意思,论谁都不会舒服吧。

澳门的地标当然是大三巴,这名号相当风骚,我老念成大三八,为它的豁达感到敬佩。实地看了也平平无奇,就一教堂残存的墙面,砖墙皱纹多点罢了。台阶上乌泱泱的人群,欢天喜地得摆弄着各种造型,或举手自拍,或同伴持镜。

多数来看,国家和城市的标志首选建筑,越高越大,越奇形怪状越好。这类标志建筑从来就不完全是商业考虑,识别度高,让人记住,看完再来才是要紧。要是能再能有点历史,发生点故事,拍几部电影,那就更完美了。

地球村太大,没有存在感的土地上,人们住久了,也会没有存在感。所以土地和人一样,也要刷存在,刷着刷着就刷出了认同感。

大三八背后有几幅变迁图,记录了不同时代这座建筑的影像,游客们多半一扫而过,却把我绊住了好长时光。

第一幅画面是1834年,石阶两侧好几间低矮瓦房,泥地里杂草丛生,农夫的斗笠随地乱扔。那是道光年间,清统治下的民间残破贫穷,英法的铁甲船已经在珠江口横行了,中华文明显然没做好准备,还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

第二幅画在1890年,瓦房拆除,草地清空,广场有了雏形。两次鸦片战争,清廷已经被洋枪洋炮打怕了。精明的葡萄牙人蹭英法的战争红利,跟清朝签了所谓的友好协议,在条约上做实了霸占,就此开始依着西方人的观念,改造和治理这座城市。

第三幅到了1930年,随摄影技术的普及,绘画改成了照片。台阶上涌现大批人群,拾阶而上,女士们都穿着优雅,旗袍和服混杂。一战后西方势力在远东消减,日本崛起,除了军事上咄咄逼人,绘画、电影和服装等文化元素,也在各地传播,画面上的人物很多和服。

最后一幅拍摄在1970年,一辆载客小巴停在平地,旁边一部拉风的摩托,车手身穿白色夹克,单足点地,正悠闲地和小巴司机聊天。与这悠闲先比,那年的内陆正文攻武斗,多少人都没能熬过那场革命。

这几幅画甲子间隔,切换一幅就过去了两个世代。历史书字数有限,大多只记录时代大事件,大众记忆的兴奋点也都是大事件,那些日常的平静、平凡、平庸就被滤掉了。但这才是历史的真相,一如人生的真相。

作为原先的教堂,大三八地基下层,还保留有常见的殉教墓室,现代改造后约莫两室一厅见方,里面残留着日本人、葡萄牙人、英国人的残缺人骨,全是裸葬,不见棺木,可见那会儿的教众也多少穷苦人士。

这里最珍贵的展品,是一位教徒留下的衣服残片,开始我以为是枢机主教穿的那种红袍子,找半天没有,静下心来仔细读导引,终于在一尊圣子雕像中,发现了嵌在上面的玻璃小格子。里面隐隐约约的几缕灰布条,正是后世瞻仰的神器。

在那个交通极度落后,跑出国门基本上就回去无望的年代,那些传教士去到异国他乡传道。就这些人而言,我很佩服他们的虔诚和毅力,就这件事而言,我又很不以为然他们动不动对陌生人忽悠洗脑。

这些人的来源国强大,当地人会觉得他们傲慢,这些人的来源国弱小,当地人对他们就有偏见。这种印象,不管殖民时代还是移民时代,不管信不信教或者信什么教,我看都没啥变化。

(写于2019年12月12日)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澳门之寻访香江澳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