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周辰芮:时代的群象——小说群体形象题的分析与作答

公开课|周辰芮:时代的群象——小说群体形象题的分析与作答,第1张

公开课|周辰芮:时代的群象——小说群体形象题的分析与作答,图片,第2张

时代的群象

——小说群体形象题的分析与作答

周辰芮

开这堂是因为受到范淑敏老师文学人物形象流变的课堂的影响,范老师敏锐地发现了小说中群象特别是次要人物群象受重视的倾向,于是在楼静老师和范淑敏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我勇敢地选择了人物群象这一小说阅读考点。

如何让高三的公开课高效,这是我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高三需要大量的技巧培训,以及对该技巧的即时训练,学生在即时训练之后才能有一定的获得感,学习效果留存率也会更高,这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做中学。所以,高三的复习公开课需要较大的课堂容量,但又不能大到超过学生的承受范围。因此在这节课我设置了三个需要师生主要探讨的任务,即探究群象塑造的特点,探究群象塑造的类型和探究人物群象塑造的意义。

这里要感谢颜庆林老师非常耐心地帮我梳理了主体探究的几个任务,使我有更清晰的思路。在这三个主任务下,我设置了五个需要学生主动探究和完成的小任务。当然,如果高三的公开课都是呈现课堂做题的任务的话,会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兴趣,故而老师们在课堂上都呈现了围绕高考题型的不同形式的任务,比如将出题权和批阅权交给学生。在这里的公开课里,我也想过让他们出题,但确实需要大量的前置工作,于是我想到了让他们通过标准答案梳理评分标准这一任务,恰好可以在此任务中梳理答题思路。

高三的复习公开课还有一难点,如何汇总恰当而典型的例题以供研究。书写群象的小说不少,但是筛选难,不如就选他们最熟悉的形象题。刚好最近上到小说人物形象这一部分时,老师们选取了很多典型的题目。在一周的训练中,他们熟悉了这些文本,正处在对文本熟悉但对题型全知的阶段,这是总结题型的最好时候。

一开始课堂是非常粗疏和陌生的,我开课的逻辑等同论文开题,会用一个又一个抽象的概念来解读另一个抽象的概念,课堂晦涩如同有障碍般难以开展。这里要非常感谢钟峰华老师一开始的意见,用他们更熟悉的已知的知识和理解来展开对陌生概念的探究。在后续的磨课过程中,范老师也再一次提出这个问题。无论是新课还是复习课,都不能用陌生的更新的概念去扰乱学生思维,而应自下而上,从学生的已知推向未知。

还要非常感谢在我问出我们学过的课文里有哪些群象时,大胆说出祥林嫂的那位同学,请你不要害怕在任何一堂课上出错,大胆表达出你最真实的想法。因为你的错误,将成为老师最宝贵的教学时刻。

注:公开课和本文均选用了群象这一概念,而非群像这一说法,因为笔者认为群象这一概念会让学生明确群体形象这一中心概念。

公开课|周辰芮:时代的群象——小说群体形象题的分析与作答,图片,第3张

【点评】

钟峰华老师:辰芮这节高三复习课,以小说阅读的一个考点——人物群像的分析为教学点,以期帮助学生学会理解与作答小说中的群像特点及意义。课堂教学内容明确且切口小,教学目标明晰。整堂课的三个任务,从探究群像塑造特点到探究人物群像塑造的类型及意义,以及实战训练并分析完善作答。每个任务指向清晰,聚焦核心问题,并帮助学生搭建任务完成的支架,有梳理有整合也有联系和迁移,最后落实训练提升。总之,辰芮这节课是我心目中较为理想的高三高效复习课堂。

颜庆林老师:辰芮的这节课选点巧妙,切口很小,又不乏课堂的张力,能够将群像人物的分析与小说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关联起来进行梳理,体现了教师很高的学科素养。整节课听下来,辰芮对课堂节奏的把控很好,不急不徐,对知识点的呈现十分清晰,例题与练习的勾连也恰到好处。尤其是本节课的选材非常精当,具有典型性,涉及到的题型也较为丰富,说明辰芮作了认真的研究,这种对教学不断探究的精神十分可贵。个别题目如果能够结合小说的主旨进行详细一些的分析,或者题目之间的比较分析,效果会更好。

楼静老师:辰芮的课抓住学生思维的漏洞,从被学生忽略的群体形象入手,带领学生梳理了群像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时带有的时代、人文情怀,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的理解文章的主旨。选择的材料也非常恰当,具有典型性,也容易唤起学生的共鸣与思考。

范淑敏老师:辰芮这个课,从选题到磨课再到最终呈现,她付出相当大的努力。能从纷繁的小说形象题中敏锐地提炼出“群象(沿用辰芮关于群体形象的表述)”的类型,本就不易,更不用说因文设题的改编和拟答案了。这种不易,经历过新编题型的老师们都深有体会。“群像”的书写既是作家的关照从“人物典型”到“人物群体”的流变,也是文学从树立典型到关注次要人物立体性的转变。一次一次的讨论中,小说文本长,新题题型多,从多样变式中萃取共性,从纷繁中爬梳一条线,并在五班磨课之后做到将陌生题熟悉化,我们可于辰芮课堂的细微处见真章。

黎月老师:周辰芮老师的课,亮点颇多,富有成效。一是材料广泛,且运用精当,《蝼蚁》《理水》《动静》《示众》作为主要分析材料,《天嚣》《战争》等作为补充拓展材料,每一篇材料都具有极强的适切性;二是学科延展,升华人文主旨,在讲群象这一主题中,联系美术学科中罗中立的作品《父亲》,引导学生关注个体,关注群体,关注社会与时代,这是文学艺术工作者的人文情怀。三是引导思考,不唯答案是从,引导学生思考“参考答案”的不足之处,让学生尝试修改题目选项的表述,这便调动了学生积极思考。

周小雅老师:辰芮的这堂小说复习课,容量足,步子小,效果好,从“小说人物群像”入手,呈现的任务驱动型教学加活动的教学模式,利于培养学生题目解读能力。我尤其喜欢对鲁迅《示众》这篇小说所提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了思路之后自己作答,直观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这一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充分互学互鉴,让学生有思路地说,更“深层次”地说,而不是单纯地浮于表面,纯靠套路,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她最后“关注个体,关注群体,关注社会与时代,这是文学艺术工作者的人文情怀”的上升,让课堂有了育人的温度。

杭高钱塘语文潮

杭高语文,文脉不绝

钱塘潮声,声声不息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公开课|周辰芮:时代的群象——小说群体形象题的分析与作答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