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生美名扬菊坛——小王桂卿的《四平山》与《雅观楼》

武生美名扬菊坛——小王桂卿的《四平山》与《雅观楼》,第1张

  小王桂卿能成为南派武生中响当当的一块牌子,有赖于《四平山》和《雅观楼》中的不俗表现。

  《四平山》的祖师爷是北方的尚和玉,在上海首演者为马春樵(马连良的堂兄)和林树森。而对小王桂卿来说,这本是一场“可演可不演”的戏,不想在去东北演出时,被沈阳中央舞台的赵老板看中了,后来成为王家响当当的一出看家戏。

武生美名扬菊坛——小王桂卿的《四平山》与《雅观楼》,图片,第2张小王桂卿练功(《四平山》)

  《四平山》是小王桂卿学的第一出大戏。为了学此戏,他先跟昆丑高巧童老师学唱昆曲,之后又由父亲教演出技巧。学戏初期,只是严格遵守行当,怎么学的就怎么演,不太动脑子研究人物,但父亲会在小地方动些脑子,让小王桂卿慢慢“开悟”。比如李元霸是花脸,嗓子要粗一点。但父亲偏不让他照花脸的路子念,而要念出孩童的惊奇声来。舞台上小王桂卿一句出口,观众就会心地笑了。为什么呢?很俏皮生动,但也合乎人物当时的心理状况。这以后他就比较会琢磨念法的“味道”了。小王桂卿回忆说:“我学《四平山》时,因为年纪小,学什么都比较僵硬,不讲巧劲;而且一般都是照猫画虎。比如踢腿,双锤随腿而出就是了,不注意力道。第二次学时,就自己想了些新办法,比如'接锤’时,左手扔锤,待锤马上就快要落下时,再转身以右手接锤,吓观众一跳。”这么一边学,一边琢磨,慢慢地就有些自己的心得了。

武生美名扬菊坛——小王桂卿的《四平山》与《雅观楼》,图片,第3张《四平山》 小王桂卿 饰 李元霸

  因为传说李元霸见到上天打雷,很是生气,便以锤打天,结果锤子落下来,人被砸死。所以这个角色在舞台上是以功架为主、不出锤的。从功架戏的角度上说,演得最有气势的是尚(和玉)派。他在此戏的表演中有两个“跺泥”,具体做法是:双手三晃锤,猛“跺泥”;将锤夹在腋下,转身“跺泥”;“捻锤”,这是尚派的特点,非常出名;做势,这也是尚派的特点。小王桂卿学这出戏时,注重过尚派特色。后来黄桂秋看了演出后,告诉他:“你的转锤跟尚派的演法不同,有自己的特点,而且增加了马夫拉马过场的戏,也能把开头唱热,从拿锤开始就火了,不愧是王家的家传!”

武生美名扬菊坛——小王桂卿的《四平山》与《雅观楼》,第4张 【视频】小王桂卿《四平山》片段

  戏中马夫和李元霸的配合不可少。第一场一定要先有个马夫“热热身”,不然李元霸开锣就上四平山,缺少烘托,效果不好。马夫虽小,作用不小,所以小王桂卿让小弟来担此角色。一位观众看后对他说:“你的马夫就像真的在马下一样,那翻身叫绝!”他说的是戏中有一段马夫倒地,李元霸骗腿勒马,马夫再用“叠筋儿”一跃而起,李元霸也正好骗腿越过,两人的劲头和滴水不漏的配合,赢得了一片喝彩。好似周信芳先生的“跑城”,踢蟒振袖,脆劲儿十足。解放后,小王桂卿和弟弟又加上了新招数,使这一段成为全剧的华彩部分。细节为:马夫拉马随锣上,开唱[快板],在唱最后上半句时,开始快速地小串“虎跳”,给观众一点小惊喜!之后,一个快速空心小“虎跳”亮相,再随锣与李元霸换位,由背对背改为面对面,这时,马夫突然“吊毛”、“倒毛”、变“反岔”(即右腿在前,左腿在后劈叉),这动作出乎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唱到最后一句时,一个打马,马夫小“抢背”,重复一次,然后“吊毛”、“倒毛”、变脸(面朝里);马夫突然站起,两人勒马,马夫抓马绳亮相。到此,马夫本应下场了,可他们觉得还不够过瘾,又加上了一段:马夫拉绳,向内滚地,又向外滚地,复向前滚;屁股不离地,反身儿跪地,一个就地“滚背”坐地,以手撑地,从台口蹦到下场门,快速撑蹦;马夫复变“跪搓”,快速向前冲,李元霸前后搓步,马夫滚地,加“乌龙绞柱”亮相。这其中有很多王家的“绝活”,后来成了开场戏,为了精简时间曾一度删掉过,可是这一删,全戏少了热闹,少了精气神。加上后,从一开头就火了起来。

武生美名扬菊坛——小王桂卿的《四平山》与《雅观楼》,图片,第5张《四平山》 小王桂卿 饰 李元霸

  在温州黄金大舞台演出《四平山》时,父亲又给小王桂卿加上了很多“俏头”,提高了难度,观众反响热烈。演出的最后一天,经理来找小王桂卿,说当地观众说这出《四平山》“堪称一绝”,希望能再演一次。演出后,报纸给予“惊、险、花、定、稳”五字评价,到南京演出后这评价又被加上了五个字“美、帅、脆、功、珍”。

  《雅观楼》原本为上海京剧名家李少棠(张翼鹏的大舅)的拿手好戏。1920年初,父亲带着小王桂卿的师弟张翼鹏、李瑞来欲在上海舞台立足,商量要拿出个一炮打红的节目。结果,就有了这出《雅观楼》。北京富连成有一位唱小生的杜富隆先生,曾在上海传授过老本《雅观楼》,茹富兰、茹元俊父子也擅长此戏。

武生美名扬菊坛——小王桂卿的《四平山》与《雅观楼》,图片,第6张小王桂卿《雅观楼》后台扮戏(1940年代)

  小王桂卿演《雅观楼》中的李存孝已有七十多年了。这其中有两次整理过程。第一次是1961年周信芳先生亲点《雅观楼》,为此把多年不演的戏做了一些调整;第二次是1976年为拍摄电影《雅观楼》做资料保存,当时中央要保留一批传统戏资料,设立摄影棚,有几个戏内部参观:李家载录音、言少朋配像的《让徐州》,张学津的《白蟒台》,俞振飞的《太白醉写》,童芷苓、刘斌昆的《十八扯》,小王桂卿的《雅观楼》。后来,电影导演吴永刚对《雅观楼》进行了改动,加入李存孝与孟觉海对打的一段,又将这出戏搬上了银幕。

武生美名扬菊坛——小王桂卿的《四平山》与《雅观楼》,第4张 【视频】小王桂卿《雅观楼》片段
(1976年,电影)

  这一次可动了大手术了。一是整理剧本,由陶雄先生主持,刘梦德和小王桂卿合作完成。他们把能找到的昆曲曲牌、唱词集中起来,一句一字地修改。比如其中有一句唱词是“胆边生”,有“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之说,但这儿只用了三个字,意思含混,不得不改。二是增加表演,如导演吴永刚看完彩排以后,提出一个问题:怎么双方主将见面以后,说了半天,就是不开打啊?演员们觉得很有道理,就加上了李孟二将见面后的一段对打,此后这一段也固定下来了。三是修正人名,在各个版本中,也许是抄写者的笔误,同一人物名称常不相同。为了谨慎起见,小王桂卿等专门找了《五代残唐演义》,才解决了这一问题。比如“孟觉海”的“觉”,应改为“绝”,还有一个丑角大将,老本子中有的写为“丹方腊”、有的写为“班方腊”,而确切的名字应该是“班番浪”。四是加入了导演的舞台处理。导演吴永刚从视觉呈现的角度,提出了很多合理的建议。比如原来的龙套是分两边站(如大门打开一般),他让两边一“拢”,这样离大将近了,也好看了。再如,老演法是大旗跟李存孝上下场时背对着观众下,如此,背后可太难看了:旗子的里面是一根竹竿撑着白布,不该看的全让观众看到了,很是寒碜;而导演要求头场出大旗时,不随大将出来,改为先上大旗,出场后向前、再向后退,最后定位在舞台正中偏后,等李存孝下场后再慢慢横着下场,这就巧妙地“藏拙”了。

武生美名扬菊坛——小王桂卿的《四平山》与《雅观楼》,图片,第8张
《雅观楼》 小王桂卿 饰 李存孝

  《雅观楼》的服饰设计也很动了一番脑筋。比如虎头盔和虎皮甲。李存孝为何要戴虎头盔、穿虎皮甲呢?这是呼应了一个传说:安敬思(李存孝前名)在牧羊时打死老虎,得到虎甲,因其神勇,故而在舞台服装上效法之。但盔甲来得并不随便,而是有讲究的,虎头盔一定要像老虎的头,虎皮甲却不用真虎的纹,而要适当地做些抽象。当时舞台上盛行演出《驱车战将》,主角南宫长万也是戴虎头盔,四个鲁国大将着虎皮甲,服装的不同主要是为了区别身份。再如军令旗。以前唱《雅观楼》者,皆无旗头旗尾,王桂卿拿不准到底要不要,便向老丈人张双凤请教。张双凤反问:“《空城计》的报子、探子若无旗头,还能好看吗?”一句话点明了女婿:得有旗头。后来王桂卿又问旗尾如何处理,张双凤答:“配上一个枪攥子不就行了!”于是,王家《雅观楼》跟别人的不一样,旗子有头有尾。但是后来也并未有人“跟风”,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有头有尾的旗子舞起来必须头儿在前,不能错,但无头尾的就随意了,人家嫌麻烦啊!所以这令旗也成为王家独有的招儿了。


武生美名扬菊坛——小王桂卿的《四平山》与《雅观楼》,图片,第9张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武生美名扬菊坛——小王桂卿的《四平山》与《雅观楼》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