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方法(二)
3.混凝土浇筑3.1。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检查模板的标高、位置、尺寸、强度、刚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数量和保护层厚度,并将检查结果填写在隐蔽工程记录表中;清除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的油污;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堵塞严密;木模板应用清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在地基或基土上浇筑混凝土时,应清除淤泥和杂物,并采取排水和防水措施。用水湿润干燥的无粘性土壤;未风化的岩土应用水冲洗,但表面不得有积水。下雨下雪时,不宜露天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应从低处向高处分层浇筑。每层厚度应根据捣固方法、结构的配筋等因素确定。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底部应填充与混凝土中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铸造过程中不得出现离析;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滑筒或振动滑筒下落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发现变形或位移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混凝土浇筑后,必须保证混凝土均匀密实,填满整个模板空,新老混凝土结合良好。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光洁。
为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间歇时,应缩短间歇时间,在第一层混凝土凝结前浇筑第二层混凝土。混凝土运输、浇筑和间歇的总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施工缝
由于技术原因或设备、人力的限制,混凝土浇筑无法连续进行。如果中间间歇时间需要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则应留置施工缝。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因为这里的新老混凝土结合力差,是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施工缝应留在结构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混凝土的压实
混凝土的压实是将混凝土入模成型并压实的过程,以保证混凝土结构构件形状正确,表面光滑,混凝土的强度及其他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入模后,应立即进行充分振捣,使新浇混凝土充满模板的每个角落,排出气泡,从而获得混凝土拌合物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混凝土的振捣可分为人工振捣和机械振捣。人工振捣是用人力捣实、插入混凝土,如捣棒或插入钻杆,使其成型。只有在使用塑性混凝土,且缺少机械或工作量小的情况下,才采用人工振捣。机械振捣混凝土早期强度高,可以加快模板周转,提高生产率,获得高质量的混凝土。应该尽量多使用。
4。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的凝结和硬化是水泥和水发生水化反应的结果。在混凝土浇筑后的早期,采取一定的工艺措施,建立适宜的水化反应条件,称为混凝土养护。养护的目的是为混凝土硬化创造必要的湿度、温度等条件。常见的养护方法有标准养护、热养护和自然养护,根据具体的施工条件采用相应的养护方法。
高层结构和大面积混凝土结构不便覆盖浇水或使用塑料布养护时,宜喷涂保护层(如薄膜养护液等。)进行养护,以防止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保证水泥水化反应的正常进行。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