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区道路网络深化规划研究

广州市区道路网络深化规划研究,第1张

广州市区道路网络深化规划研究,第2张

一.导言

近十年来,广州国民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13%。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各种社会经济活动日益频繁,交通需求总量不断增加。面对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中国加入WTO,要想在竞争中发展,就必须提高社会服务的效率,特别是要提供高效的交通系统,以保证社会各行各业的高速运转。

1984年制定的广州城市总体规划显示,城市形态沿珠江发展,从老城区向东形成天河、黄埔的带状城市结构。1995年修订的城市总体规划极大地改变了城市布局。发展战略是依托老城区,向东向北延伸,形成三大城市群布局,呈L型结构。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59公里增加到385公里。2000年番禺、花都撤市设区后,为广州城市发展提供了机遇空

随着交通机动化程度的提高,汽车的数量在迅速增加,而自行车的数量却在减少。城市道路交通正从混合交通向汽车交通转变。城市发展方向的变化和城市结构的调整引起了路网形态的变化。外围路网特别是高速公路网的发展成为区域道路的主要骨架,迫使城市出入口道路的等级相应提高。城市规模和结构、交通机动化和汽车保有量、外围公路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等主要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原有路网规划难以适应发展要求,有必要深化路网规划调整。

二,路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道路交通特征

(1)车辆数量大幅增加。

1990年城镇机动车保有量为25.1万辆,2000年为69.2万辆,十年增长1.8倍,年均增长10.7%。其中,乘用车数量快速增长,2000年达到17.4万辆,比1995年增长5.6倍。

(2)周边出入口交通与国民经济同步增长。

2000年外围边界线出入口日交通量约为40万辆/日,与1990年的10.5万辆/日相比,年均增长14.3%,其中外地车占62%。

(3)路口车流量大,负荷重。

市区主要路口白天12小时车流量超过10万辆,道路负荷重,堵车时有发生,被迫延长高峰时段以平衡供需矛盾。

(4)私人机动车进入发展阶段。

摩托车在交通中的比例从1990年的30%增加到2000年的43%。私人交通机动化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摩托车改造,正在酝酿第二阶段的汽车改造。

(5)交通走廊进一步加强。

环城东西交通走廊,中心区东风路、中山路,2000年白天12小时交通量为34.7万辆/日,比1996年的29.2万辆/日增长19%。南北河大桥隧道2000年为31万辆/日,比1996年的22.9万辆/日增长了35%。

2.道路网的主要问题

(1)道路结构不平衡

表现在道路系统结构不完善,高速公路等级和环路布局缺失,道路功能等级混乱,比例失调,道路等级衔接不当,造成缺陷。

(2)道路通行能力不足

说明干线路网标准低,断面不均匀,车道宽度丰富,自行车道宽,通行能力不足,导致道路通行能力下降。

(3)交通堵塞加剧。

表现为断头、瓶颈、错位、交叉口与路段间通行能力不匹配、渠化措施缺失,给道路通行能力带来巨大损失。严重的交通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广州的经济发展。

三。路网深化的目标和内容

1.深化的目标

(1)结合城市未来发展形态,构建广州城市道路结构网络,确定主干道系统空的布局,加强城市空结构的整体性和路网结构的整体性。

(2)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系统功能分级体系,明确划分道路等级和功能,形成由快速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道和支路组成的道路系统。

(3)结合周边地区公路网的发展,合理布局城市对外出入口,协调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的干线路网体系,使城市空向外延伸,增强城市的对外吸引力和辐射力。

(4)提高路网容量,减少交通瓶颈,协调交叉口与路段的匹配,合理确定道路等级比例,提高路网整体通行效率。

(5)确定道路技术标准、路线走向、红线宽度、交叉口控制形式,并以平面图的形式明确,提供给规划管理。

(6)提出道路规划管理的计算机应用系统,提高规划管理水平,有效利用信息资源。

2.深化内容

研究重点是路网框架、道路功能分类、技术标准、道路连接、路线走向、出入口分布、交叉口控制、道路等级比例、道路属性信息等。通过现场道路踏勘、方案论证、线形验证,城市干线路网在调整中得到丰富和完善,道路规划具有先进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达到了道路红线控制的详细规划阶段的深度,为规划管理的规范化、规划化、程序化奠定了基础。

路网结构——整体性、层次性、合理性;道路等级-功能分析、分级系统、提高标准和增加密度;路线定位——路线比较、现场勘测、坐标定位、用地协调;出入口-方向、分布、数量、容量以及与周边干道的连接;交叉口布局——互通式立交的分布及控制形式,交叉口的拓宽处理,重要节点的特殊控制;规划-已建道路,待拓宽道路,规划控制,可操作性;道路规划管理应用系统——更新平台、加强链接、增加道路属性、图层管理、查询和动态维护;四。道路规划的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功能分类

高速公路——负责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连接主要对外出入口,设计速度100km/h,6-8车道,红线宽度80-100米。

快速路——负责城市内机动车道与外部交通设施的连接,连接城市内三大组团和地块,形成路网骨架,设计速度60~80km/h,车道6~8条,红线宽度60~80米。

主干道——承担大城市组团内的机动车交通,连接主要城市组团和区域中心,形成路网的基本形态,设计速度40~60km/h,6~8车道,红线宽度40~60米。

次干道——路网主干道系统的补充,连接组团内部,交通与服务并重,设计速度40km/h,4-6车道,红线宽度26-40m。

绕行——服务功能为主,交通打造景点出入口衔接。设计车速30km/h,2~4车道,道路红线宽度15 ~ 20m。

位律师回复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广州市区道路网络深化规划研究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