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我国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第1张

我国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第2张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正在深入探索和迅速发展的交叉学科。景观生态学作为一门学科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20世纪80年代初,景观生态学在北美迅速发展,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国的景观生态学研究起步较晚,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人从事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因此,有必要总结和分析我国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现状,并根据国际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展望我国景观生态学的发展。

1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和发展历史

1.1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和内涵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是德国植物学家Troll在1939年利用航拍照片[/k0/]研究东非的土地利用问题时提出的,用来表达对支配一个区域单元的自然-生物复合体之间关系的分析。Vink(1983)强调景观作为生态系统的载体,是一个控制系统。R.Forman和M . godran(1986)在他们的著作《景观生态学》中认为:“景观生态学讨论了生态铜的异质组合的结构、功能和变化,如林地、草地、灌木、走廊和村庄。”作者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系统研究了景观研究的空结构、景观动态和景观异质性原理。总之,景观生态学是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地球表面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传递和交换,通过生物和非生物与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和相互作用机制、景观空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景观生态学强调异质性,重视尺度,综合性强(傅伯杰,1991;陈昌笃,1991a;刘建国,1992年;肖杜宁,李秀珍,1997;肖杜宁,1999;邬建国,2000年)。1998年,国际景观生态学学会将景观生态学定义为“研究不同尺度上景观空变化的学科,包括景观异质性的生物、地理和社会因素,是连接自然科学和相关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

1.2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历史

1.2.1景观生态学发展史景观生态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被挖掘出来的一门新学科,是地学和生态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早在19世纪中期(1939年),欧美学者就开展了基础研究工作。德国地理植物学家C.Troll在利用航拍照片[/k0/]研究东非的土地利用时,首次提出了“景观生态学”这一术语。二战后,中欧成为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地区,德国、荷兰和捷克成为三大研究中心。1968年,Rintelen私立理论与应用植物社会学研究所所长Tuxen主持了第一届景观生态学国际研讨会。1972年,荷兰成立了荷兰景观生态学会。该学会于1981年组织了第一届国际景观生态学大会,并负责筹备国际景观生态学学会(IALE)。1982年10月,在捷克共和国举行的第六届景观生态学国际研讨会上,国际景观生态学学会(IALE)成立,标志着景观生态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自国际景观生态学学会(IALE)成立以来,景观生态学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异常活跃,涌现出大量的景观生态学专著、文献和其他出版物。世界各地的专家开始将景观生态学理论与自然保护相结合。美国景观生态学虽然发展晚于欧洲,但在创建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美国景观生态学的开创者潘塞伦积极倡导地理学与生态学相结合,研究景观地理学。R.T.T .福尔曼、P.G .里塞尔和米歇尔·戈登是当今美国景观生态学研究领域的杰出代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景观生态学透视》(第一届景观生态学国际会议论文集)(Tjallingli和de Veer,1982)、《景观生态学:理论与应用》(Naveh和Lieberman,1984)、《景观生态学》(Forman和Godor,1986)、《变化中的景观:生态学透视》(Zoneveld和Forman,1990)、《景观生态学的定量方法》、《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Farina,1998)、《景观生态学在行动》(Farina,2000)和《景观生态学的应用》(the

1.2.2景观生态学在中国的发展景观生态学研究在中国起步较晚,我国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积极引入景观生态学。1981年,黄希畴和刘安国分别在《地理科学》上发表了《联邦德国的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景观生态学研究》,这是我国最早在官方刊物上介绍景观生态学的文献。1984年,黄希畴等人在《地理杂志》上发表了《长白山苦山的景观生态学》,成为我国第一篇景观生态学研究报告。此外,林超、童、、(1983)、陈昌都(1985、1986)、景(1986)、李哈斌、吴、、金维根、肖杜宁(1988)等都在中国景观生态学的建立上起到了开拓性的作用。其中有黄希畴、陈昌都、荆等。开始做一些理论探讨和研究工作。1989年10月在沈阳召开的首届全国景观生态学学术讨论会,标志着我国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新篇章,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随后,1992年,中国生态学会景观生态学专业委员会成立。此后,中国的景观生态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肖杜宁等于1990年发表的《沈阳市西郊景观结构变化研究》,开创了我国景观生态学应用研究的先河。1996年5月,第二次全国景观生态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向会议提交了70多篇论文,11名发言者在会上发言。就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生态学与农业和生态环境、景观生态学与城市旅游等话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认为我国景观生态学研究应在深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如土地利用与管理、自然保护区建设、城市与园林规划、旅游观光等。中国学者倡导景观生态学的建设,这在《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与应用论文集》(1991)中有充分的体现,正在得到国内外相关人士的认同和参与。1988年,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成立了景观生态学专门实验室,1989年,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成立了景观生态学实验室,这些都推动了中国景观生态学的发展。目前,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在这方面的研究处于领先水平。

2景观生态学的一般原理

R.Forman和M.Godron(1986)在他们的著作《景观生态学》中提出了景观生态学的七个一般原则:

(1)景观结构和功能原理

(2)生物多样性原则

(3)物种流动原理

(4)养分再分配原则

(5)能量流动原理

(6)景观变化原则

(7)景观稳定性原则

1995年,福尔曼将其补充为景观和区域;补丁、走廊、矩阵;大型自然植被斑块;补丁形状;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人口碎片化动态;景观阻力;颗粒大小;景观变化;马赛克系列;外部组合;必要模式等12个方面。

中国学者肖杜宁(1999)将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概念概括为:景观系统的整体性和景观要素的异质性;景观研究的尺度;景观马赛克;空生态流的聚集与扩散;景观的自然与文化;景观文化的不可逆性、人类的主导性和景观价值的多样性。

3中国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如上所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景观生态学研究有了很大发展。但近十年来,我国学者做了大量工作,出版了一系列景观生态学专著,发表了许多关于景观生态学原理和研究方法的论文,并积极将景观生态学原理应用于景观生态分析、景观生态评价、景观生态设计等景观生态规划,在我国自然资源的管理、保护、开发和利用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1中国景观生态学著作出版进展

近十年来我国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工作如下:

作者作品名称,出版社出版年份

1桂晶《吉林省中西部沙化土地景观生态建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2刘滨谊园林工程系统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肖杜宁《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与应用》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4董城市景观生态商务出版社,1993

5宗《城市景观规划理论与方法》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6徐辉等《景观生态学理论与应用》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7徐华成景观生态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8谢炳庚等《湿地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

9余景观:生态、文化与感知科学出版社,1998

10肖杜宁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1郭森林景观生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傅伯杰等.景观生态学原理与应用科学出版社,2002

3.2中国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3.2.1景观生态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位律师回复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我国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