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补偿差价会不会“绑架”房价?

开发商补偿差价会不会“绑架”房价?,第1张

开发商补偿差价会不会“绑架”房价?,第2张

深圳某楼盘最近推出一个特价单位,均价16000元/平方米,与3个多月前开盘时的均价20000元/平方米相差甚远。为了安抚老业主,开发商以装修款的形式补偿差价,从而成为“深圳乃至全国第一家全额补偿前业主差价的开发商”。
由于房价下跌,前期购房的“高价业主”要求补偿差价的现象在深圳等地并非个例,其中不乏万科、中海等知名地产商开发的楼盘。一家名为泰华阳光海的楼盘甚至为联想集团的团购开出了6.5%的销售价,引起了200多名老业主的强烈不满。他们要求开发商通过赠送管理费、精装修、家用电器等方式给予经济补偿。
面对5000到6000元/平方米的巨大差价,开发商居然全额“补偿”,这就是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相比之前囤积房屋哄抬物价的行为,可谓“见义勇为”。【/br/】应该说这种退房补差价的要求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公平交易原则。房屋交易是一种市场行为。除非合同约定,任何一方都不能将交易风险转嫁给对方。签订合同意味着自愿承担交易带来的所有收益和风险,这就是所谓的“契约精神”。就像股市遵循“买者自负”的原则,投资者不能要求上市公司亏损(商业欺诈等除外。)只是因为股价下跌。因此,“降价补偿”的要求在法律上是没有依据的。
但这种明显违背市场交易原则的“房价补偿”要求,为什么会得到舆论的广泛支持,甚至有业主威胁要采取“断供”等过激行为?抛开对高房价的厌恶,只能说这暴露了中国房地产市场定价机制的混乱。
短短几年间,中国许多大中城市的房价暴涨数倍,而且几乎都呈现单边快速上涨趋势。其间,开发商凭借资金、信息等各种优势,通过囤积房源控制供应节奏,牢牢掌握定价权,成熟市场衡量房地产市场健康程度的有效指标,如房价收入比、租售比等,几乎全部“失效”。再加上地方政府受财税利益驱动,乐见地价房价“双高”。经过长时间的观望,大量有自住需求的购房者无奈被困在追涨的行列中,成为高房价的被动接受者。
在买卖双方实力悬殊的状态下,买家完全没有议价能力,而作为日常必需品(投资品除外)的住房是不可替代的。刚性自住需求者不可能不要房,所以只有一个字:“买”。同样的心,当他们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去买的时候,房价很快就大幅度下跌,甚至资产缩水了几十万元才搬进来。心理落差可想而知。
无论如何,人们很难把“差价补偿”当成开发商保护业主利益的良心发现。相反,“差价补偿”为市场博弈又增加了一个推手。细看之下,大部分“化妆”楼盘都有这样的“隐情”:还有大量后续新房待售,“补差价”更多的是一种促销行为,其向市场传递的信息是:“可以放心大胆地购买,即使未来房价下跌也能获得全额补偿。”
这样一来,会有两种反应:一是自住者在开发商的补偿下,会改变预期,加快入市;第二,炒房者的风险也会大大降低,投机很难退出市场。
而投资投机购房比例高也是中国房价持续上涨的重要原因。在一些大城市的一些楼盘,投资比例甚至超过50%。无论哪种反应,最终都会导致一个统一的结局:激化供需矛盾,形成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从而继续让房价在高位运行,甚至伺机推高房价。这样房价很难回到真实需求的正轨。
从这个角度来看,“差价补偿”表面上是开发商出卖利益,维护购房者利益的举动,实质上是企图“绑架”高房价。

位律师回复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开发商补偿差价会不会“绑架”房价?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