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生产的组织化历程及其对知识生产的借鉴意义
在《知识生产管理的概念》一文中,作者曾阐述了知识生产管理对有组织的物质生产的组织特征。实际上,物质产品的有组织生产并不是一个与生俱来的过程。从无组织到有组织,物质生产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伴随着物质产品极度贫乏的困难时期。这些艰难岁月的突破,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来自一个名叫瓦特的人,他发明了蒸汽机。有人曾评论说,用机器制造机器,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胜利。也就是说,第一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一次将大型机器引入物质生产过程的革命。马克思曾这样评价第一次工业革命,“在短短的一百年时间里,所创造的价值,大于整个人类几千年来所创造的财富总和。”那么,这个引起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器是什么?瓦特是一名工程师。有一天,他发现水壶烧开了,上面有蒸汽的壶盖砰砰作响。这深深的触发了他,他开始寻找一种可以让水蒸气持续推动盖子的装置。最后,他成功了,并把他的装置命名为蒸汽机。这种机器是用来代替人工作的,因为它比人的力气大,转得快。首先,挖煤的水泵上使用了蒸汽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然后,蒸汽机被用在纺织机上,大大提高了纺纱效率。用马车代替马大大提高了汽车的速度;蒸汽机以其巨大的力量和高速度,成为人类力量和速度的替代品。机器走到哪里,繁重的工作就变得又快又轻。高速飞轮把我们的物质生产推进到了快车道。
那么,大机器能代替所有人的工作吗?别告诉我,很多人都这么想过。但事实证明,机器对人的替代是相当有限的。当时机器只能代替一部分人的工作,当然更多的是代替畜力或者水力所做的工作。对于手艺活,机器是无能为力的。
机器出现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机器出现后,大大提高了材料生产的效率。大型机器的出现对物质生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大机器的出现直接促进了物质生产的效率,使人们能够在同样的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其次,大机器的出现使人们能够完成以前无法完成的任务。由于我们自身力量的限制,一些人做不完的工作,在大机器出现的时候就可以完成。第三,这是最重要的。大机器使人们开始一起工作。在这台机器周围,有一个大规模的车间,许多工人在一起工作。
大机器最终没有完成人的协同生产。机器本身只是提供了组织人的基本物质条件。直到20世纪初,手工业作坊和手工业作坊还是社会生产的主要形式,手工业者是社会生产的主力军。当时,体力劳动带有浪漫色彩,被视为“高贵的手艺”。在当时,工艺作为一种非常神圣的东西,受到行会的保护,成为手工艺人谋生的手段。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10年左右。弗雷德里克?泰勒花了10多年时间分析劳工运动。他通过记录和消除多余的动作,用最简单、最容易、最省力、耗时最短的方式将这些动作标准化,并按照逻辑顺序将这些动作组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项工作。泰勒认为,所谓的手艺是不存在的,因为手艺中没有技能,手艺只是简单重复工作的组合。泰勒意识到这一点后,通过组合这些简单的、不需要技巧的动作,用适当的工具围绕一个大机器组织和执行,他把体力劳动变成了标准化动作的组合。这种劳动的标准化使普通人经过简单的训练就能完成工作,成为合格的工人。这种标准的标准化动作使工人一个个成为工作节点,对工作之间的衔接有了标准的接口。后来,福特通过流水线技术将这些成果固化到整个生产过程中,使组织成为物质生产的必要行为。首先,流水线是一种管理技术,它将各种动作分配给不同的人,并将这些动作(也就是人)按照一定的顺序(生产流程)进行整合,使得体力劳动成为固化的工作,产生了岗位的概念,将人牢牢固定在工作岗位上。这时,物质生产就变成了一种彻头彻尾的有组织的生产方式。这样,体力劳动者的生产率提高了50倍(德鲁克)。这种高效的物质生产直接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物质丰富的现代社会。
从个体生产到组织生产,是物质生产的一大进步。当人们协调起来进行有组织的物质生产时,物质生产的效率就大大提高了。此外,有组织的材料生产使得作品本身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这使得材料生产的过程非常稳定。生产过程不会因为团队中个别成员的离职、生病或其他事件而动荡或中断。这对知识生产非常有用。目前因为某个技术人才的流失,技术无法延期,甚至有企业破产。换句话说,目前的知识生产仍然非常依赖于个人行为。因为生产本身是一种社会活动,具有相当大的追求稳定的内容,所以组织知识生产是历史的必然。
从物质生产的发展史来看,它经历了一个从低效率到高效率,从个体生产到组织生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物质生产变得越来越稳定,受个体不确定性的影响越来越小。在这个过程中,三个因素构成了变革的主体。其中,大机器是这一历史进程的物质基础;泰勒的标准化管理成为了这一变革的技术基础;福特式的流水线生产方式构成了这一历史过程的实现条件。知识生产需要完成从个体生产到组织化生产的飞跃,也需要完成这样的支撑条件。当前,信息技术的进步使知识生产具备了物质条件;语言管理技术完成脑力劳动的标准化;项目管理的团队生产模式将成为知识生产从个体生产模式向组织生产模式转变的关键条件。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