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出让问题迭出寻出缘由对症下药
被称为国家财富守护者的审计署昨天公布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审计调查结果。这一调查结果势必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不仅因为在人们的印象中,长期以来围绕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发生了很多事情,还因为这次被抽查的11个城市在2004年至2006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
根据国家审计署的调查,11个城市存在少收、少收和违规管理使用租赁费等问题。一些地方存在违规协议出让经营性用地、“以租代征农民集体土地”、拖欠和挪用征地补偿资金等问题。事实上,了解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情况的人都知道,这些问题绝不仅仅存在于被调查的11个城市。同时,在时间维度上,直到现在,相关的问题还是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br/】综上所述,围绕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存在出让金的收取、管理和使用问题,土地出让管理问题。以上两种问题的存在,不仅导致国家财富受损,失地农民的利益难以保障,还导致了一些腐败现象。
国土资源部门官员对过去的土地违法行为做了一个总结,反映的问题很明显:一是一些地方政府往往成为违法主角;第二,土地侵犯与当地发展有关,因此有正当的“公开”侵犯案例;第三,大量的土地违法行为使农民成为利益受侵害的主体。不难看出,国土资源部的这份总结与审计署公布的调查结果是一致的。
为什么地方政府会成为违法用地问题的主角?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土地是地方政府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地方财政的主要手段。无论是出让金的收取、管理和使用,还是土地出让的管理,主导权都在地方政府手中。平心而论,地方政府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无可厚非。然而,长期以来,土地出让金的征收、管理和使用存在诸多问题,出让过程中的一些不公平现象屡屡暴露,使一些地方政府陷入尴尬境地。
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对土地问题上的违法违规事件并未引起重视,甚至不以为然。从国家审计署公布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一些城市为了吸引投资,以“零地价”向企业出售工业用地,而一些地方政府则非法减少或变相减少用地单位应支付的出让金。其中,虽然不排除部分官员借机谋取私利,但更多的人认为土地出让金的违规和土地出让程序的违法是“公”的行为,因此违法违规也是情有可原的。
必须注意的是,土地出让金原本属于非税收入,但出现一些问题后,按照“收支两条线”的原则进行规范,纳入财政管理。但根据审计结果,发现11个城市有108.68亿元土地出让金未按规定纳入财政管理,占这些城市收取的土地出让金的3.09%。很明显,国家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政策法规没有得到严格执行,不执行者是政府部门。财务制度和纪律执行不严格,也是土地出让金征收、管理和使用存在漏洞的重要原因。
正是因为土地是一种资源要素,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由于土地出让金和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国家财政遭受了损失,失地农民的利益也受到了损害。这已成为当前备受重视的命题。审计署的这份调查报告再次暴露了这个问题。虽然征地补偿安置资金逐步到位,大部分城市也初步建立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但对于在利益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来说,确保其合法利益无疑是一个考验。
归根结底,围绕土地出让金和土地转让的许多问题反映出一些地方政府仍然没有能够创新政绩观,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仍然不彻底,透明行政仍然是一个追求的目标。从技术上来说,包括财务制度和纪律的执行,还是不尽如人意。国土资源部曾经针对违法用地现象展开了一场执法风暴。现在就算执法风暴有暂时效果,也不能治本。但依靠国土资源部门的努力,只能解决一部分土地问题,比如土地出让金的使用和管理,这些都没有涉及。这也意味着,严格土地管理,守住耕地红线,加强土地出让金管理,防止国家财富流失,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