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 眩晕的病因病机
这是眩晕的自觉症状。头晕,或眼前发黑,视力模糊;头晕就是眩晕,就是感觉自己或外界的景物在旋转,站立不稳。两者常同时出现,故统称为眩晕。轻者能自止。重如乘船,不能旋转,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出汗,甚至昏厥等症状。在西医中,高血压、动脉硬化、内耳迷路疾病(如眩晕综合征、迷路炎)、神经官能症等疾病,当以眩晕为主要症状时,可按此证进行治疗和护理。
病因和发病机制
眩晕主要属于肝,但可累及肾、心、脾等脏腑,病理性质有实有虚,虚者居多。实证以肝阳上亢、痰浊为主,虚证以阴精或气血两虚为主。虚构和事实往往是互相混合的,但代价是虚假的。历代医书对此病多有论述。《内经》记载“凡风致眩晕,皆属肝”,指出眩晕多为肝之病;《河间六书》认为此病为风火所致,认为“风火皆阳,阳偏平,使两阳相争,旋转。”讨论;丹溪心法提出“无痰不致头晕”,主张先治痰。《镜月全书》强调“无虚则不眩”,先治虚。该理论从不同角度和网站阐述了眩晕的病因病机及其临床治疗。
(1)肝阳扰窍:过度焦虑和刺激导致肝阴亏损,肝火过盛,风阳上升,扰窍空和头晕。或者是身肾两虚,病后肾阴受伤,水不含木,阴虚导致阳亢,也使风阳扰乱,引起头晕。
(2)肾精亏虚:先天不足或过度渴求劳动,可导致肾精耗竭,生髓不足,脑中无法充盈。大脑是髓海,因髓海不足而产生眩晕。
(3)气血亏虚:久病后气血消耗,或失血后,虚损已去,或脾胃虚弱,不能将水谷输至生化气血,导致气血两虚,从而导致阳气郁结,血虚导致脑亏,气血不足,从而导致头晕目眩。
(4)痰浊扰窍:过食肥甘,损伤脾胃,失健运,使水谷不精,湿聚生痰,痰湿交阻,清阳不开,浊阴不降,以致头晕目眩。
位律师回复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