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

中医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第1张

中医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第2张

拔罐疗法是指拔罐、灌水、药罐的治疗方法。拔火罐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即利用特制的玻璃罐、陶罐或竹罐,借助热量将罐内空气体排除,使罐内形成负压,吸附在皮肤或穴位上,造成皮肤充血或瘀血。具有温经散寒、行气止痛、消肿排脓的功效。

1.货物准备

治疗盘,几个拔火罐,95%酒精棉球,1个血管夹,火柴,凡士林药膏。

2.操作方法

(1)外露部分要凹进去(选择肌肉丰满平坦的部位),薄薄地涂上凡士林油膏。

(2)用血管夹取95%酒精棉球,点燃。

(3)左手握住易拉罐,易拉罐口朝下,右手握住燃有酒精棉球的血管夹。迅速把手伸进罐子里,在罐子周围画一个圈,然后立即把它拉出来。同时,点击所选零件上的罐。

(4)待缸内皮肤肿胀变红变紫后静置10 ~ 15分钟。

(5)提起易拉罐时,左手托住易拉罐口的皮肤,右手托住易拉罐。当空气体进入罐内,拔罐可以脱落。

(6)拔罐后,除保持拔罐外,可在吸完罐后立即拔罐,然后闪罐、吸罐、再拔罐,反复叫罐;如果拔罐是吸着的,用一只手握住罐身,慢慢地上下左右来回推,这叫拔罐,用的面积比较大;如果患处皮肤消毒后,先用梅花针轻敲或用三棱针轻刺出血,再拔罐。放置10分钟后,取出拔罐对皮肤进行消毒,称为刺血拔罐。

3.护理

(1)拔罐时,应使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拔罐部位要平坦,肌肉发达。拔火罐不适合骨头突出,头发多的人。

(2)拔罐前要仔细检查罐口是否光滑,罐身有无裂纹,以免损伤皮肤,或罐身中途破裂漏气。考试网站安排

(3)根据要拔罐的部位,选择大小合适的拔罐。拔罐动作要稳、准、快。不要用点燃的棉球烧烤火罐口,以免烫伤皮肤。

(4)待罐期间,患者应盖好衣服,以免着凉。还要观察拔罐时皮肤隆起的程度和皮肤颜色的变化,即防止因吸力不足导致拔罐脱落,影响疗效,也要避免因拔罐时间过长和吸力过大而出现大水泡。

(5)如果抽出脓液或血,用无菌棉球清洗干净,用无菌纱布覆盖。如果局部有大水疱,用无菌针头刺破水疱下缘,取出渗出物,涂上龙胆紫。必要时覆盖无菌纱布以防感染。

(6)拔罐不适用于高热、惊厥、疾病、皮肤过敏、溃烂、水肿及大血管、孕妇腹部、腰骶部。

4.在护理中的应用

(1)风寒头痛:拔出双侧太阳穴。

(2)虚寒胃痛,恶心呕吐,拔中脘。

(3)腹痛、腹泻:拔中脘、舒天、气海。

(4)风寒湿引起的腰背痛、腰扭伤、挫伤可拔除。

(5)风寒咳喘,拔背俞穴。

(6)生疮初期,蛇咬拉出患处。

位律师回复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白度搜_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 中医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