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医学对高血压病是怎样认识的
[全文]
虽然中医没有高血压这个名称,但其病因、病机、症状、预防方法在文献中早有记载。比如《医典》“凡风致眩晕,皆属肝”,“肾虚则头重,髓虚则脑耳鸣”。认为本病眩晕与肝肾有关。方指出:“肝厥则头痛,肝火则厥,心神不宁。”“疼痛会达到顶峰,肝脉、督脉也会达到顶峰,所以……肝昏厥、头痛会导致头晕”。认为头痛、眩晕是肝火亢盛所致。丹溪心法说:“无痰不眩晕,无火不眩晕。”痰火是导致这种疾病的另一个原因。这些都说明中医对高血压早有认识。
根据高血压的主要临床症状、病程及并发症,一般认为应属于中医“头痛”、“眩晕”、“中风”的范畴。但头痛、头胀、心悸、失眠、眩晕、胸痛、颈项强直、四肢麻木、舌僵、腰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状,都可以是高血压的表现。每个症状都有不同的病因病机,相同的病因病机可以导致不同的症状,这就是中医和现代医学的区别。
中医认为,此病可由七情、饮食不当、内伤引起。
(1)精神因素,如长期精神紧张或愤怒焦虑,可使肝气郁结,郁结化为火,耗伤肝阴,阴不敛阳,肝阳亢盛,惊扰首领。肝与肾关系密切,肝火也可灼伤肝肾之阴,导致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2)饮食无节,饮食过度,味甘稠,或饮酒过度,致内生湿浊。日积月累的湿浊可以化为热,热可以把身体烧成痰。痰浊阻滞脉络,扰乱窍窍,也可引起此病。
(3)内伤虚损者,如劳累过度或老年肾虚者,肾阴亏虚,肝失疏泄,肝阳上亢,内风上亢。
在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人体阴阳失调,尤其是肝肾阴阳失调。由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形成下虚上实的病理现象,所以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等症状。但肾阴虚不能养心,心脏也受影响,可见心悸、健忘、失眠等症状。久病不愈,阴损阳,常导致肾阳不足,伴有畏寒肢冷、阳痿、夜尿增多等阳虚症状;也可导致前阴损后阳损,最终形成阴阳两虚之证。阳生亦可化风霜火,而肝风入络可引起肢体麻木,甚至口眼歪斜;肝火上冲的时候,可以看到红眼睛,好生气。火在煽,津液成痰。如果肝阳上亢,则阳亢风动,血逆于气。痰火交络,扰乱心神,蒙蔽意识,引起中风昏厥。
此外,奇经冲任主血海,任脉主全身阴,也与肝肾关系密切,也可引起肝阳上亢,甚至肾阳衰退,造成阴阳两虚,虚阳失调。
0条评论